中学校长应怎样管理学校
校长是学校工作的管理者和改革者,受党和国家的委托,对内团结兴校,对外树立形象。其职责就是要全面贯彻执行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政策,团结、依靠广大教职工,发挥学校教育的主导作用,努力促进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协调发展,形成良好的育人环境。培养新一代人才,需要一流的学校,需要富有现代思想和现代意识和技能的一流校长,从某种意义上说,有什么样的校长,就有什么样的学校。这次学习,我聆听了北京四中、五中、八中的校长的经验介绍,并参观了这些先进的学校无不说明了这样的观点:要实现学校管理的最佳效能,关键在于校长怎样管理学校。下面就中学校长的管理职能谈点新思考。
一、强化战略决策职能
纵观著名校长办学成功经验,他们的共同特点是:善于总结办学治校实践中的成功经验和失误教训,在理论中溶入了校长的个性特点,独到见解和独特的教育风格,形成了一整套行之有效的教育指导思想。一个校长的教育思想首先体现在他的办学思想上,端正办学思想是管理好学校必须解决的首要问题。这就要求校长必须要有经营意识和经营头脑,精心谋划学校的发展战略,而正确的战略决策又来源于校长良好的政治素养包括:坚持四项基本原则与改革开放,坚决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和政策,把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放在首位;具有一定的理论修养,能运用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指导学校工作;热爱教育事业,热爱学校,热爱学生,通情达理,与人为善,尊重、团结、依靠教职工;实事求是,勤奋学习,作风民主,联系群众,顾全大局,公正廉洁,艰苦奋斗,严以律己;对待工作一丝不苟,认真负责;具有勇于进取和改革创新精神;认真抓好全面育人,促进学生健康发展。
强化校长的战略决策的核心问题是善于提出学校的发展目标。校长要善于摆脱以往的从属思想,学会独立思考,要对学校的未来进行长远思考,对学校的适应性进行审慎思考,对学校的发展特色进行深入思考,要搞清楚我们是怎样的学校?我们应该是什么样的学校?我们将来会是什么样的学校?……据此提出自己的办学发展目标。北京八中龚校长就有一个独到的办学思想,他把教育的战略决策纳入了社会整个大系统中,充分开发和利用信息源、财源、师源、生源,依靠社会、家长、校友,在继承的基础上,确定了八中的办学目标和培养目标,培养出大批优秀的学生和一支德才兼备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总结出先进的办学经验和理论,使八中成为北京市推进素质教育的典型,把八中办成“全面育人,办有特色”学校。北京八中龚校长的经验很值得我们学习。 随着校长管理主体地位的进一步强化,校长的战略决策职能将更有迫切性和开拓性。校长不仅再现决策,更应当创造决策,使学校管理收到预期的效果。
二、强化教学管理职能
教学是学校工作的中心,是学校的主要工作内容。学校就是一个以教学为中心层层展开的有机系统。作为学校最高管理者的校长,必须抓住教学工作这个中心,取得对教学的驾驭权,才能有序高效地管理好学校。北京八中龚校长的成功经验已得到充分的证明:他长期以来,坚持以教学为中心,把课堂教学作为实施素质教育的基本途径,对课堂教学提出了六方面的改革,他重视教学管理,强化制度建设,倡导“改革心要热,改革的头脑要冷静,要理智”。多年来,他以教育科研为先导,重调查研究,使八中的教育教学质量和管理水平始终保持在北京市教育系统的前列。正如陈孝彬先生所说的“教学是教育的主体部分,又是教育的基本途径。”也是“教育改革及教育质量提高的需要。”(《教育管理学》,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286页)
坚持以教学为中心和加强素质教育并不是矛盾的。教学是学校实施德、智、体、美等诸方面的基本途径。那种把教学仅仅理解为传授知识的观念是一种陈腐的观念,把加强素质教育理解为减少基础知识教育而加强社会活动教育也是片面的。素质教育的基本内涵应该是一种整体的基础性的教育。它的整体性,即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教育内容要全面,要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基础性,即它是基础教育。特别是在义务教育中,是为学生今后的全面发展打好基础,基础性不仅仅是指全面的基础知识,还包括基本的能力和健康的心理。加强素质教育是指在指导思想上的突出地位。明确素质教育在全面发展教育中的定向作用和动力功能,并不意味着去弱化文化课教学,强化技能课教学,强化品德课教育。现代教育是一种立体教育,教学工作的渠道除了课堂教学外,还应包括课外活动,社会实践等非教学因素。教学活动除了课程表上规定的课程之外,还包括隐形的课程,如校园文化建设等等。以教学为中心,就是要求校长要抓好教学活动的各个环节,使素质教育得以真正落实到位。
学校的教学工作是由教学常规、教学改革、教育科研三个相互联系的层次组成的,三者同步运行,有机结合,推动着教学质量的提高。课堂教学则是教学工作的基本组成形式,教规、教改、科研的成效必然集中体现在课堂教学之中。因此,校长要对教学理论和教学决策,对教学系统结构及其构成要素,对教学过程及其基本环节,对课程结构和教学内容,对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对教育质量的控制与反馈,对教学组织及环境等系统地进行研究,从而准确地把握教学管理的重点、难点,提高管理教学的自觉性,针对性和有效性。 当然,校长要管理好教学,自己还要善于学习,向学识渊博的目标努力。校长除经常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党的方针、政策外,要有计划地学习现代的教育学和管理学的知识。要学好中学的主要课程和教学大纲,还要注意学习各地的教改动向和先进经验,努力使自己的领导工作成为创造性的劳动。一所学校的教学质量,归根结底取决于教师的质量,取决于教师的学识、素质和修养。一个勤学善学修养好、造诣高的校长,不仅工作起来得心应手,而且又能以此形成良好教风、学风乃至校风的巨大合力。
三、强化内外协调职能
在新的环境下,学校已经成为一个开放的系统。越来越多地直接与社会各方面发生联系。面临社会各利益集团提出的种种复杂要求,校长的公关职能将越来越重要。公关是一种“内求团结,外求发展”的经营管理艺术,是协调组织内外关系的管理职能。学校是公关的主体,也要面对组织内外的公众,并与之发生各种各样的联系。这就要求校长要掌握公关艺术,更好地发挥协调的职能,正确处理好内外协调的几个关系。
1、处理好校长与党支部书记的关系。
要想把学校领导好,校长和书记的密切配合是非常重要的。校长和书记必须严格要求自己,自觉接受制度的约束,必须舍弃个人的私心杂念。校长在管理中精明,书记要开明:校长做到掌权不揽权,用权不独断;书记坚持不代办,监督不挑剔。校长和书记要各尽其职,各负其责。坚持“三分三合”的原则,即职责上分,思想上合;工作上分,目标上合;制度上分,关系上合。同时还要做到“四个一致”;即:①目标认同,在政治上与党中央保持一致;②情感融合,在思想上团结一致;③尊重信任,在工作上言行一致;④信息交流,在认识上协调一致。校长和书记必须建立起互相支持、信任、协调的新型关系。就能产生整体交叉效应,获得1+1〉2的工作效果。
2、处理好校长领导与民主管理的关系。
校长的领导作风要民主化,不能想怎么干就怎么干,要善于走群众路线。教师是学校工作的依靠对象,学生是学校工作的服务对象。校长要和教师及学生保持密切的联系,关心他们的疾苦,保障他们的合法权益,倾听他们对学校工作的意见和建议,使他们真正成为学校的主人。校长要维护领导班子的团结,尊重集体领导,要使班子中每一个成员的才能都得以发挥;校长还要定期向全体教职工大会或学校教职工代表大会述职,充分发挥教代会在学校民主管理中的职能作用,尊重教代会的职能和权力,主动争取教职工代表的民主监督,尊重教职工的民主权利。学校的重大决策要经过教职工大会或教代会通过,以组织手段保证学校的民主管理的实施。
3、处理好与教职工的关系。
校长应该十分注意自己在教职工面前的仪表、言行和举止,善于听取各种意见和建议。当遇到矛盾时,校长要冷静对待,切不可感情用事,要主动解决问题。校长平时能严格律己,有奉献精神,率先垂范,就会使人感到亲切,备受人们尊敬,产生一种感染力,促使教师自觉地为办好学校努力工作。如果校长言行不一,要求教师做到的,自己首先做不到,人们自然会敬而远之。
校长还必须克服偏见,客观正确地衡量评价每一个人,并要善于创造条件,满足教师的合理需要。对于生活需要,要关心体贴,亲自过问,及时帮助解决;对于自尊需要,要从尊重出发,真心诚意地信任教师,依靠教师,让他们在工作中获得充分的归属感、安全感;对于成就需要,要尽力为广大教师,特别是年轻教师,为他们提供可以大有作为的机会。这样,校长就能用自己的人格魅力,在教职工中赢得尊严和威信。
4、争取上级的支持。
上级领导的支持是校长工作最有力的保证,为此,校长应当积极主动地完成好上级交给的任务,及时与上级沟通,同时还要以开拓精神,卓有成效的业绩得到上级的认可。
5、争取社会、学生家长的配合和支持。
四、强化信息管理职能
21世纪是信息技术的世纪,信息技术将使学校教育突破时空的限制,使学校的教育方式和管理方式发生全新的变革。目前,国内外一些学校正在开发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将计算机技术运用到学校各项管理工作中,利用计算机进行教学质量监控,发布信息,开展CAI教育进行数据库管理,开发网络课程等,极大地提高了教学效益和管理效能。佛山市教委领导也以战略的眼光,正进行全面调查并实施“二期工程”,积极地给中小学校引入信息技术,将最有效地开发利用教育信息资源,使信息管理成为校长的重要职能。
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将对传统的学校管理模式形成巨大的冲击,学校管理技术的现代化正向我们走来。请校长立即掌握这些技术吧,否则,将无法胜任未来的工作。 五、强化开拓创新职能
教育事业是创造性的事业,现代教育的核心是培养人的创造精神和创新能力。校长管理学校不能因循守旧,要重视研究新情况、新问题,善于利用内部、外部环境的优势,因地制宜,改革创新,不断开创新局面。
管理思想的创新是校长管理学校的首要问题。它要求校长对教育的改革和发展进行超前思考,包括对整个社会变革和发展,具有敏锐的观察力和感受力;还要求校长能用联系和整体的方法来分析与思考当前学校教育改革面临的现状和发展的需要,从而创造性地思考整个学校教育改革的总体思路,并引导教师统一认识,同心同德沿着校长的改革思路去思考和实践。 当然,创新绝非突发奇想,心血来潮。校长应当把创新的必要性和可能性有机结合,立足于学校的现实基础,提出学校的创新目标和策略。应当着力培养学校师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鼓励和支持师生的创新实践。为此,校长应当确立创新的理念,把组织思想运用到学校组织中,通过大力提倡组织学习、自我管理,使广大教职工自我超越,不断创新,最终达到学校组织的创新和进步。
面对校长管理职能的新的变化,校长应当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备。为此,要求校长要尽快转变认识,改变以往被动的思维模式,进行角色换位,明确自身的职责、权利和义务,以充分发挥自身作为管理主体的地位和作用。同时,校长还要迫切提高自身的管理能力,尤其是预见力、决断力、人际关系协调能力以及掌握和运用现代管理技术手段的能力,重塑自我。 领导就是开拓创新。这是21世纪教育改革与发展对校长管理学校的呼唤。这种创新,不仅向校长提出了管理学校的思想、目标、措施和手段等方面的创新要求,而且更需要校长根据学校管理内外环境的变化,以及整个社会、整个国家,乃至整个世界的发展情况进行系统、整体的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