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结局:李自成承改朝换代的天命 宋献策却说出他来世大使命
上篇说到,清朝的英亲王阿济格率兵追杀李自成到九宫山,亲眼目睹了李自成自杀后的尸身,并让人为李自成简单的落葬立碑。可是一个月后再回到九宫山,打开墓穴一看,李自成的尸身已经腐朽不堪,完全无法辨认。照说九宫山里那样阴凉的气温,尸体不会腐烂的那么快,这咄咄怪事令阿济格着实摸不着头脑。
【明】唐寅
宋献策和李自成进了一个山洞,那么到底发生了什么事?到底发生了什么事,古书上并没有记载,所以世间都不知道了。不过修道的人中却还秘密流传着一个说法,故事的大结局就给大家说说这个事。
李自成跟着宋献策朝山洞深处走去,这个洞叫皇躲洞,皇帝的皇,躲藏的躲,您要是有机会到九宫山去旅游的话,还会看到这个洞。外面看洞不大,两人进去前卫兵也特地查看过,洞内并不深,可是两人沿着洞走了一会儿,就感觉洞越来越大,前面渐渐出现了光亮,不一会儿,两人竟然走出了山洞,前面豁然别有一番洞天。只见面前绿树葱翠,花香鸟语,清澈的溪水从山涧潺潺流过,美得如同仙境。
【宋】赵伯驹
李自成隐约觉得这里有些面熟,进了山谷,就看见前面一座小庙,李自成陡然激动了起来,他大步流星冲了过去,一把推开庙门,正看见自己的师父,正笑吟吟的等着自己。李自成喜极而泣,觉得自己仿佛又变成了多年前那个五岁的小孩黄来儿,扑通一下跪在师父面前,连声喊:师父,师父!大和尚赶紧扶他起来,说:“陛下且不可行如此大礼,老衲实乃消受不起啊!”
师徒二人和宋献策一起落了座,李自成这才知道,虽然师徒二人已分别三十多年,师父对他的一举一动全都了如指掌。正如宋献策早前所言,李自成是承天命而来,完成这一桩改朝换代的大事。现在既然已经完成使命,李自成也要返回自己原来的地方。只是一旦来到人间,必然沾了人间的烟火俗气,所以还是要经过一番苦修,方能求得正果,重归故里。同时李自成未来还有更大的使命,所以还要暂留在人间与众生结缘。
现在,面前这一道一僧,就是给他一个机会,到底选择哪一门派。宋献策先发话了:“陛下,这修道的好处自不用说了,你原本不是担心如何脱身吗?”你看,原来李自成的自杀,是宋献策使的障眼法。那尸身是道人指物化物的一个小把戏,那树上吊着的,不过是宋献策在林中随手捡的一截树枝而已,幻化作了李自成的样子。所以阿济格并没有撒谎,也没有眼花,他看到的确确实实是李自成的样貌。只不过这植物化物维持的时间不长,所以得赶紧让树枝彻底腐烂了,清兵再来开馆验尸才不会露馅。
【宋】佚名
李自成听了大笑起来,说道:“我身为闯王勇猛无敌,百折不挠,你却让我没来由地上吊自尽了,这岂不有损我一世英名!”宋献策忙回道:“倒不尽然,陛下征战一生,杀敌无数,按理说造下不少杀业,理当偿还。不过因为您是承天命而来,顺天意以达成天象的变化,所以这杀业也不能完全算在你身上。只是这崇祯朱由检本来命不该绝,却承受不住寻了短见。虽然是他自寻死路,可这根子却还系在您这儿,也算欠了他一命。您这一自尽,就算是以命相抵,两不相欠了。”
听了这话,李自成感慨万千,说道:“原来如此,可是我这一生杀人无数,里面总有些个误杀的,到何时才能一一还清啊!” 大和尚接口道:“阿弥陀佛,我佛慈悲,只要放下屠刀,诚心向善,自会善解恶缘,苦尽甘来。”
李自成沉吟片刻,说道:“我一向以救度众生为己任,修道虽好,却只能做个清静真人,只有大慈大悲普度众生的佛门,方可了我救度世人的心愿啊”。大和尚和宋献策听了都频频点头。宋献策虽然觉得有些遗憾,可也认同李自成的想法,于是不再啰嗦,当下和师徒二人道别而去。宋献策下世的使命就是来辅佐李自成,并传授他修炼的真机。可是李自成选了佛门没修道,他一时间就没事儿干了,阳寿未尽,只得继续在民间游荡着。
根据阿济格的奏报和康熙元年《武昌府志》记载,1645年顺治二年,阿济格俘获李自成的两个叔叔和一妻一妾、刘宗敏和一妻二妾、总兵官左光先和一妻三子、太原府明晋王的两个妃子。清点人员和物资,缴获金印一颗,马骡六千四百五十,船三千一百八艘。后来宋献策也被清军俘获。阿济格将李自成的两个叔叔斩于军前。刘宗敏不肯投降,也被用弓弦勒死。唯独宋献策毫发无伤,被阿济格放走了。
阿济格怎么偏偏就把宋献策给放了呢?这也是个让后人很疑惑的事情。据说宋献策和阿济格做了个交易,阿济格知道宋献策神机妙算的功夫了得,就跟宋献策说,只要他把真相告诉自己,就不杀他。那么宋献策到底告诉他什么了,古书上也没有记载。总之阿济格后来就真的把宋献策放了。分手前,阿济格还好奇地问了一句:“那先生你以后干什么呀?”宋献策回说:“还能干什么,重操旧业继续当我的算命先生呗。”
宋献策后来带着徒弟归隐深山,秘密传道授业。徒弟也问过宋献策,李自成未得江山,难道这“十八子主神器”的谶言就落空了吗?宋献策神秘地一笑,答道,虽然李自成此时未得江山,可将来主神器之人,还必是“十八子”。
李自成是否出家修行这个事儿,虽然在史书上没有明确记载,但也还是在人世间留下一些蛛丝马迹,所以李自成出家这个版本在民间流传的也非常广泛,甚至连金庸都凑了回热闹,在《鹿鼎记》里让李自成以和尚的身份客串了一把。
有人说李自成带着两个贴身亲兵剃度出家,跑到甘肃兰州青城投奔亲戚,后来在当地终老。甚至当地还有个叫李文生的农民,拿出大顺国玉玺和李自成佩剑,以及一份从清朝时流传下来的族谱,说自己是李自成的后人。但据学者考证,可能此自成非彼自成也,恐怕只是同名同姓而已。
还有一个说法是,李自成出家后,以法号奉天玉来到湖南石门夹山寺出家修行,并于顺治年间圆寂。后来在当地发现了闯王令牌,6枚“永昌通宝”铜币,7个西安王铜马铃,还在夹山寺地宫密室中发现了石雕龟形敕印,这个“敕”印的敕和诏书的“诏”字,都是皇帝才能用的,可见这奉天玉大和尚也不是寻常人。不过有人说奉天玉大和尚的口音不是陕北口音,年龄也对不上。当时李自成不过四十岁左右,而这位奉天玉大和尚都已经七十岁了。
还有人说,那个跟随奉天玉大和尚一起修行的弟子,才是真正的李自成。他化名李锦,法号野拂,操陕北口音,年龄恰在四十几岁。据记载,野拂身材高大,气度不凡,精神饱满,文才迥然,夹山寺还留下不少他的诗作。在夹山寺发现的李自成咏梅诗残版,可能就是野拂的。奉天玉大和尚圆寂后,叶拂便搬到湖南省张家界慈利县,隐居在土家族乡茅庵村,并在那里收徒,传授佛法。
真实的历史扑朔迷离,要能够完全复原历史的本面目,恐怕也不可能了。在这个历史舞台上,每个人都扮演着或大或小的角色,如何演好自己的角色,才是更重要的吧。(全文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