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法规】针对《特殊教育提升计划(2014-2016)》谈认识
针对《特殊教育提升计划(2014-2016)》谈认识
张宏 济南大学特殊教育专业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对全纳教育的定义是通过增加学习、文化与社会参与,减少教育系统内外的排斥,关注并满足所有学习者多样化需求的过程。全纳教育的目标群体是所有适龄儿童,当然这其中也包括特殊儿童。所以我们可以更狭义的来理解一下这个定义:教育者对特殊儿童本着不排斥的态度,以促进特殊儿童发展为目标,在关注特殊儿童个别化教育需求的基础上,提供特殊儿童适合其自身的教育和安置方式。
为了提升特殊教育发展水平、切实保障特殊人群受教育权利,特制定了特殊教育提升计划(2014—2016)。这份计划的总体思路是先提出总体目标;然后将总目标直观拆分为三个需要完成的重点任务;接下来提出了保证任务完成的六项措施;最后强调了在整个进程中的政府组织领导工作。
由于我之前见习的学校是一所培智学校,所以我将主要从这一方面来谈我对这份提升计划各方面的认识。
提升计划中,总体目标为全面推进全纳教育,使每一个残疾孩子都能接受合适的教育,并对特殊儿童教育入学率做了明确规定。这里的全纳可以说是最浅层方面的全纳,即不排斥的意思,政府主导、社会支持、各方参与,以使特殊人群能和普通人群一样,享有最基本的受教育的权利。为实现这一目标能运用的方式有很多,像是特殊学校、普通学校的随班就读、普通学校的特殊班、资源教室、送教上门,虽说收效大不相同,但都是一直在倡导的措施。
三个重点任务指的是:提高普及水平、加强条件保障、提升教育教学质量。
在普及水平这方面除了包括扩大特殊人群义务教育规模,更主要的是强调提高非义务教育阶段残疾人接受教育的比例。去到培智学校不难发现,对智障儿童的教育主要集中在义务教育和职业教育这两大模块,学前教育比较少见,但这恰恰是教育的关键时期;再者,经过职业教育之后,学生便被投入社会,很少有继续高等教育的可能,这主要是受其智能的制约,可能其他障碍的学生,诸如视力障碍者,进行高等教育的可能性会相应高一点,但不可否认的是,很多学校会因为学生的残疾而将其拒之门外。将两大模块扩大为四大模块,我认为这便是这个任务所要完成的,特殊儿童学前教育开展的好,会使接下来的教育产生事半功倍的效果;对于某些轻度智力障碍儿童或有特殊才能的儿童或者是学业成绩达标的特殊儿童,我们也应该看到他们的优势所在,不能带着有色眼镜看人,要给予他们充分的机会发挥自己的潜能。这也是主要措施(1)扩大残疾儿童少年义务教育规模和(2)积极发展非义务教育阶段特殊教育所要完成的任务。
在加强条件保障这方面,主要指的是改善特殊教育办学条件,要知道特殊儿童是有着特殊需要的儿童,相比于普通儿童,他们需要密集的干预设备与措施,像是在培智学校中,体能康复训练设施、感统训练室等,这是每个培智学校所不可或缺的,硬件是基础,基本的设施建设是绝对少不了的。在主要措施(3)加大特殊教育经费投入力度和(4)加强特殊教育基础能力建设方面,提到的便是保障这一任务得以有效实施的措施。
在提升教育教学质量这方面,课程标准、教材体系、师资水平、评价体系,要日趋完善。我们可以这样理解:普通教育、特殊教育都是全纳教育的一部分,普通学校有适合自己的一套规模,那必然要根据特殊儿童的特点来形成一套适合特殊教育教学的体系。目前,由于培智学校容纳的一般是中重度智力障碍儿童,所以他们的课程标准和教材体系都相对比较简单,以生活适应和康复训练为主,学科类课程所占比率不大;培智学校的教师大多是有着普教背景的老师,往往没有受过正规的特教训练,有时在教学中会按照老一套方式来教导智障儿童,但随着他们与特殊儿童的交往愈加频繁,他们中的部分人也总结出了一套对特殊儿童教学和与其交往的有效方式;再者,培智学校没有普通学校那样严格的评价体系,总体给人的感觉会比较懒散,学生上学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的情况屡见不鲜,没有了教学任务的压制,教师教学的积极性也会降低。主要措施(5)加强特殊教育教师队伍建设,(6)深化特殊教育课程教学改革主要是针对此任务的达成,措施(3)加大特殊教育经费投入力度中也提到了与此有关的内容。
在这份计划的最后,是为了保障全纳教育目标的实现,对政府组织领导工作的强调。通过分析这份提升计划,不难发现政府扶植特殊教育发展的举措不是一刀切,没有强调特殊儿童必须进入普通学校来学习和生活,若是如此,不仅会对普通学校造成特别大的压力,而且也不利于特殊儿童的发展,真正能学到东西还是坐一天混一天不得而知。
践行不排斥原则,对特殊儿童进行不同安置方式和教育方式的选择;着眼于特殊儿童个别化需求,提高特殊儿童学业成就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这还有赖于政府的具体引导和上述举措的实际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