苔花如米小 也学牡丹开

苔花如米小 也学牡丹开

----参观中国特殊教育博物馆有感

路钧

云南省鲁甸县特殊教育学校

初到南京,便感受到这个城市火一般的热情,主办此次国培的南特温馨而热情服务,连空气也透出三十多度的热情,在室外每迈出一步都有热情洋溢的空气给你一个的熊抱,热汗便从全身每个毛孔渗出,真有些欲拒还休。

南京特殊教育师范学院内的中国特殊教育博物馆是学校的,但不仅是学校的,从其名称上便能大体读出其级别,冠以“中国”二字,其境界自然就扩大了,其间也饱含着上一辈盲聋人士的厚爱与支持,据学校领导介绍,此博物馆不仅能承担起“中国”二字,还是中国独一无二的特殊教育博物馆,其中的一些实物,还能代表世界特殊教育发展的历程,便深感南特对特殊教育的痴情与用心了。

博物馆正门内塑有至圣先师孔子的揖手塑像,教育家孔子以彬彬有礼的形象展现一代圣师的魅力。右侧为“百爱”墙,整面墙壁以各种汉字字体及不同语言的“爱”字为背景,采用阴刻、阳刻、平贴等艺术手法将九十九个“爱”字镌刻于其上,整个布局错落有致而摄人心魄,“百爱”墙缘何仅有九十九“爱”,解说领导一语解惑,最后一个爱字没有镌刻在墙上,而让参观者铭刻于内心!无限的创意植根于对特殊教育深刻的理解与感悟。

(百爱图)  

(博物馆馆铭)

博物馆以实物、雕像、图片、影视等形式记录了近现代特殊教育的起源及发展,让参观的教师对特殊教育有了一次追根溯源的宝贵机会,也对特殊教育一路发展的筚路蓝缕、栉风沐雨有了更深刻的认知。参观时间虽然近三个小时,但于近二百年的特殊教育发展历史而言还是挂一漏万的。

中国古代大约西周时期便有官办的盲人乐师专门的职业技能教育学校,但规模极小,《礼记.礼运》:“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疾废者,皆有所养。”提出了理想的社会生活状态;《荀子.王制》记载:“古者以废弃之人,主噗卜巫祝之事。”表明政府对残疾人有一定的关注。

观博物馆之后,大体感受有三:

一、中国近代特殊教育萌芽于西方的传教士

随着中国封建社会的积贫积弱,西方的坚船利炮敲开了中国的大门,列强在收刮中国的财富时,也带来了传教士,他们希望到“遍地黄金”的天国发财,到中国后却发现底层人民处于水深火热的疾苦中,特别是盲人和聋人更是食不裹腹、衣不遮体,于是,一些教士便择地办学,收留盲聋人士,开展教学,这便使得中国极少数盲聋人士开始了新的人生历程。1874年,英国苏格兰长老会传教士威廉.穆恩在北京东城甘雨胡同创建了中国近代第一所盲校——瞽叟通文馆,后改名为启明瞽目院,引进布莱尔盲文体系,创立中国盲文,即“瞽手通文”也称“康熙盲文”,教学上设文学部、音乐部、工艺部、体育部 ;1878年循道会牧师李修善在湖北汉口创立汉口训盲书院,设盲文《三字经》《圣经》赞美诗等;1887年,美国传教士梅理士.查理夫妇在山东登州创办“启喑学馆”,1898年迁到烟台,招收到杭州周耀先、福州黄女士等,这些学生学成后各归家乡创办学校,为中国的盲教育发展奠定了新的基础。新中国成立之后,人民政府接管了启喑学校,现为烟台市聋哑学校。

二、中国的特殊教育开端于盲聋人办盲聋学校

1915年元月,湖北武昌汉口训盲学校的盲人刘

先骥在长沙创办了“湖南导盲学校”,开创中国近代

史上中国人自己创办的第一所规模较大的特殊教育学校。1931年,聋人龚宝荣在杭州创办杭州市私立聋哑学校,后改名杭州市私立吴山聋哑学校,培养了大批自立自强、学有所成的聋人学生,这些毕业生在全国各地创办聋校,开创了聋人办聋校的一个新时代。此校解放后与德国传教士顾蒙恩女士1908年创办的长沙瞽女院合并为长沙市盲聋哑学校。

三、现代特殊教育在继承中发扬

就在我们慨叹特殊教育发展如雨后春笋般出现,但不知道如何对特殊教育的发展定位之时,却很少知道特殊教育在近代的发展已经超过百年,从百年老校的发展中,我们可以借鉴成熟的办学经验已经很多了,只是我们没有用更多的时间去探寻特殊教育的发展历程,仅在自我认知的范畴寻寻觅觅,了解了特殊教育的发展历程,我们便清楚了特殊教育的发展方向,特殊教育的兴办是国家发展富强、民主的体现,也是盲聋智障儿童享受教育权利的需求。

参观了中国特殊教育博物馆,我们清楚了特殊教育发展的艰辛历程,先贤在促进特殊教育发展时何尝不是踽踽独行,与鲁迅“救救孩子”的呐喊何异!时至今日,再困难的特殊教育学校也不能与当日相提并论!木之有本、树之有源,博物馆记载了特殊教育发展的本源,既是铭记,也是召唤,特殊教育艰辛的岁月已经过去,飞速发展的时代已经到来,在“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的时代大背景下,特殊教育工作者更应该扬鞭奋进,成就他人亦成就自己。

无论您远走何方

请点击二微码,关注我们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