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善、性恶”争论千年,被王阳明终结,人性最初到底如何?

我们都知道百家争鸣时,孟子说:性本善。后来荀子说:性本恶。

人性最初到底是善是恶,这个问题古代学者争论了一千多年,直到明朝时王阳明才将这个辩题终结。

那么人性最初到底是怎样的呢?

其实这个问题看似简单,实则牵连之广,涉及许多大哲的一生。

这还要从孔子说起,他最早提出“性相近,习相远也”。老先生也没想到,就因为他的一句话,给后人造成了多大的困扰。由此开启了诸子对人性初始的研究。

“性善”“性恶”之争,乃是诸子百家五大经典辩题之一。它跟“义利之辨”一同成为最有热度也最持久的两大辩题。

而孟子与荀子,作为孔子之后最有成就的两位儒家大哲,一个代表儒家理想主义的一支,一个代表儒家现实主义的一支。

冯友兰先生认为:

孟子在中国历史中的地位,等同于柏拉图相对于欧洲历史,气象高明亢爽;

荀子在中国历史中的地位,等同于亚里士多德相对于欧洲历史,气象笃实沈博。

言归正传,下面我们就从头开始。

孟子在养“浩然之气”

一、性本善,及其发展

一上来,孟子就说“人皆有不忍人之心”,就是所谓的人性皆善。

例如一个小孩将要掉进一口井里,有人突然看见了,心中立刻会生起担忧、警惕、恻隐之心。不是他跟孩子的父母是朋友,也不是说他想被相邻称赞,只是不忍心听见孩子的惨叫。

所以从这里,孟子就推导出每个人的天性中都有善的一面。

【注意:孟子的“性善”只是说每个人的天性中都有“善”,而不是意味着“纯善”。】

但“不忍人之心”太过抽象,“善”的具体概念是什么?

孟子又说了,保持并且做到“仁、义、礼、智”四端,就做到了“善”。

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孟子·公孙丑》上)

若做不到呢?

做不到?做不到就是禽兽!

别误会,这可不是骂人的话。

前面说了“善”在孟子看来只是人性中的一面,但还有些其他“成分”,这些“成分”本身无所谓善恶,若不适当控制,就会通向恶。这个“成分”,孟子认为是人与动物共有的,它代表了人的生命的“动物”方面,不应当认为是“人”性部分。

也就是说,只有“善”才属于人性,人的本性中除了“善”剩下的,只是“兽”性,不算“人”的性。

所以,说到这里,孟子就认为要扩充我们人性的善端(仁义礼智),因为我们是人。

那我们人跟禽兽的具体区别是什么?

孟子说,人之所以为人,因为人有人心。“心之官则思”,能思考便会产生理性。按照理性而行,人才算合乎于人。

然后孟子又说:

仁,人心也;义,人路也。(《孟子·告子》上)

注意,这里的“仁”,就是上面说的人心;“义”就是人心思考产生的理性,叫“义”理。

所以孟子上面那句话也就是说:人应该心中怀着“仁”的心,用“义”来发扬我们心中的“仁”,这就是“善”,否则就是非人。

总的来说:人的天性中都有“善”,但也有“兽”性的成分,只不过这部分剔除在“人”性之外。我们是人,所以要发扬“善”。人有人心,这个人心就是“仁”,“义”则是发扬的路径。人只要守“仁”心,用“义”理,发扬四端,就做到了“善”。

以上便是孟子完整的“性善论”。

别忙,还没完。

孟子还认为,人人都可以成圣人,只要把“仁义礼智”四端发扬到“人伦之至”。

但是在发扬的路上,成败利钝,要受各方面环境的影响,不是人力所能控制的。所以我们行事,只问当不当行,当行则行。至于成功还是失败,就看天了。所以如果想要成为圣人,就必须知“天”。

若夫成功则天也,君如彼何哉,强为善而已矣。(《孟子·梁惠王》下)

二、告子及其他

在孟子同时代,还有三种人性说观点:

1、人性既无善又无恶;

2、人性既可善又可恶;

3、有些人的人性善,有些人的人性恶。

与孟子同时代的告子,就是第一种观点,并与孟子展开激烈辩论。

告子认为“性”只是人生来便如此的性质,是天然的产品,无所谓善,也无所谓不善。它以后表现出来的善恶,乃是教育和习惯作用的结果。

告子曰:性无善无不善也。(《孟子·告子》上)

然后告子举了个例:人的本性就像流动的水,向东方开凿引导,就流向东方;向西方开凿引导,就流向西方。人性不分善恶,就像水不分东西一样。

在“善”的发展上:

如前所述,孟子认为,怀着“仁”的心,用“义”来发扬善。

告子也认同“仁”在内,属主观;“义”在外,属客观。

他说,比如我爱人,爱在我不在对方,属于主观,为内。又如有个年长的人随着时间流逝而长年纪,长年纪在他,而不是我导致的,所以是客观。

孟子也是个机灵鬼,一下就抓住了告子的漏洞,说人家随着时间而长年纪,但是你也在跟着对方长而长。

孟子曰:且谓长者义乎?长之者义乎?(《孟子·告子》上)

关于告子的更多学说,现在早已失传,我们能看到的都是他人引用的观点,所以也就不知道他是否还有其他的解释了。

第二种观点:人性既可善又可恶。

有的人认为,像周朝因周文王、周武王兴盛,人民就变得善;周幽王、周厉王在位时,人民就变得暴力。

所以人性既可以善,也可以恶。

或曰:性可以为善,可以为不善。是故文武兴则民好善,幽厉兴则民好暴。(《孟子·告子》上)

但是这里有个漏洞,孟子讨论的是人的最初天性,而不是后来在社会中表现的性情,两者有本质区别。

第三种观点:有些人的人性善,有些人的人性恶。

还有人认为,尧是上古圣君,他的儿子象品性却很坏;舜那么贤良,他的父亲却一心想他死;纣王那般残暴,他的侄子微子启、比干却有很贤能。

这一点跟上一点相同,只看到最终表现的结果,而没有论及最初的本性。

王充的《论衡》就说:

“周人世硕以为人性有善有恶,举人之善性养而致之则善长,恶性养而致之则恶长。……故世子作《养性书》一篇。”(《本性篇》)

王充提出了一个“养”字,当真传神!

三、性本恶,及其匡正

荀子的宇宙观,是自然主义的,所以他的学说有唯物主义倾向

荀子的哲学可以说是教养的哲学。他认为,凡是善的、有价值的东西都是人努力的产物。价值判断来源于文化,文化是人创造的。

由此可看出,荀子非常强调人的主观能动性。所以他才写了名篇《劝学》,提出“人定胜天”的思想。

好了,下面开始谈性恶说。

荀子认为人性必须加以教养,因为人生来就有求利求乐的欲望。

他说,现在的人生来就好利,正因为顺从了天性,所以相互争夺才会发生,礼让就消失了。生来有残疾的,让人心生嫌弃,因为顺从天性,所以残缺盗贼横生,忠信就没了。生来就有耳目之欲,喜好声色犬马,顺从了天性就会有淫乱发生,礼义就亡了。

看出差别了吗?

  • 孟子认为人天性是善的,现实中的恶是因为人受环境、教育的影响,没有很好的发展善。天性中“兽”性的一面受环境影响滑向了恶。
  • 而荀子则认为现实的恶行,恰恰是因为人天性中的恶没有得到抑制,按照天生的欲望行事,人的阴暗面就彻底暴露出来了。

所以,荀子认为要用法律来约束人性的恶行,再用“礼”来化育人性中的恶念,内外兼用。

故必将有师法之化,礼义之道,然后处于辞让,合于文理,而归于治。用此观之,然则人性之恶明矣,其善者伪也。(《荀子》)

这里的“伪”可不是虚伪之意,而是人为的意思。

是说人性虽恶,但人人可以通过自己努力而向善,这个努力便是后天的“学”。这里恰与最开始说荀子“劝学”和提出“人定胜天”的理念。

只要去学习,先天人的恶,人性的阴暗面,便会得到抑制。

荀子同孟子一样,也认为人人都可以成圣,但方法路径不同。

孟子要发展仁义礼智四善端到“人伦之至”,并且要了解“天”。

荀子认为人性恶,没有善端,故不需要像孟子那般发展善端。他认为,人性中虽然没有善端,但却有相当的聪明才智。人只要有才智,教养他仁、义、法、正,一学就明白了,人心也就会跟着向善。长久的累积学习,成为习惯,圣人就可以累积而成。

可以看出:

孟子重“德”,荀子重“学”。

孟子有唯心论倾向,荀子有唯物论倾向。

先秦孟、荀二派之争,类似于宋明时代程朱、陆王之争。

四、终结者

时间来到一千多年后的明朝,性善、性恶经过千年演变,已经不再是哲学辩论的核心之一了。

这时出现了一位大哲叫王阳明,他继承发扬了陆九渊的“心即理”的哲学思想,提出“致良知”,并最终创立了新儒家的心学。

性善性恶之争在程朱理学这里不成为问题,因为理学的核心思想是“性即理”,重点在用格物来致知,以达到顿悟而成圣。

但是在陆王心学却成了一个必须解决的问题。因为王阳明说“天下无心外之物”,也即是说世间的善、恶其实都已存在于我们“心”中,要想“致良知”,就必须先分辨出“心”中的善、恶。

怎么去分辨呢?

首先,王阳明将恶分为两种:道德的恶、物质的恶。

道德的恶,指的是我们每个人在世间所做的坏事。在他看来,这就是人的欲望的发展超过了一个限度。但是只要在这个限度以内,即便人有欲望,也不成其为恶。

善恶皆天理。谓之恶者非本恶,但于本性上过与不及之间耳。(《传习录》下)

物质的恶,是指我们日常所见到的所用的东西的恶。在他看来,这就纯是产生于我们每个人对事物的喜好了。比如有人喜好猫狗,有的人不喜欢,物质的恶就产生了。

接着,王阳明则认为,一切外在的事物原本就没有善恶之分。

就像世间的花草,哪里有什么善恶之分?当我一心赏花的时候,便觉得花是善的,旁边的草是恶的;当我们要用草的时候,就又会觉得草是善的。由此可见,善恶都是由我们的喜好产生的。

最后,王阳明总结出“王门四句教”,统一道德的恶与物质的恶。

无善无恶心之体,

有善有恶意之动,

知善知恶是良知,

为善去恶是格物。

至此,人的天性是善是恶的争论,到此得到了最终解决。

值得一说的是,王阳明也延续了从孔、孟、荀传承下来的,人人皆可成圣贤的思想。

理学成圣的路径是,格物以致知。格的多了,知识积累的多了,形成顿悟最终成圣。

心学成圣的路径是,致良知。人人都有良知,就是人的本心,通过良知知道“是为是,非为非”,并且遵从良知的指示而行。换句话说,用知行合一的方法,把他的良心付诸实践就成。

用我们现在的话说就是:凭良心办事。

以上。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