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警察看一枚指纹觉得眼熟,揭开31年前悬案凶手的真实身份

2012年4月18日,上海市公安局刑侦总队工作的刘志雄,在警方指纹库中查找指纹时,无意间发现一枚指纹让他觉得眼熟,由于警方指纹库全国联网,所以,指纹库中汇聚了全国的指纹,在浩瀚如海的指纹数据中,瞥见一个似曾相识的指纹,这样的概率有多大?恐怕是无限趋近于零吧。

但刘志雄坚信,这枚指纹一定有问题,在他的印象中,这枚指纹似乎与另一枚被疑凶遗留在作案现场的指纹相似度很高,随后,刘志雄放下手中的工作,带着无比激动的心情着手进行比对,结果显示,他的感觉是正确的,让他感到眼熟的那枚指纹,与31年前凶手在作案现场留下的指纹匹配成功!

尘封了31年的档案,记录的是一件悬而未决的大案,因为刘志雄获得全新的有力证据,这件因为缺乏证据而搁置31年的档案被重新打开,那名横跨三省作案后销声匿迹的凶犯,将面临法律的制裁!

1981年,仅仅不到两个月的时间里,警方接连收到4起报案,报案地点横跨了沪、浙、赣三个省份,引起警方极大重视。·

既然是来自不同地点的报案,笔者为什么要将这四起案件归结到一起呢?这里面有一个重要原因,这四起案件虽然在不同地点不同时间发生,但共同点是,四起案子的案发地点都是在旅馆内,作案手法也都是采取电击抢劫,四起案件,三人致死,一人幸存,在当时造成了很大的影响。

四起案件中的唯一幸存者名为冯守安,案发时的年纪52岁,在浙江上虞小越公社农机厂做一名供销员,大家别小瞧了这供销员的职务,它的工作职责可相当于咱们今天的采购和销售员,冯守安在农机厂就是这么一个角色,采购和销售两头跑,权力大责任也大,每天忙得的是不可开交,四处出差是他的工作常态。

1981年8月25日,冯守安在上海完成销售工作后,马不停蹄地乘火车又赶往嘉善,火车到站的时候,残阳西陲,天已半黑,冯守安如平时出差一样,就近在火车站附近找了一个旅馆休息。

彼时的旅馆,与今日大有不同,倒是与一些拼床住的公寓有点类似,当时的旅馆并非是一人一间房,有时候人多房少,旅馆经常会将素不相识的旅客安排到一个房间住,冯守安当晚住的旅馆就是这种情况,房间中除了他以外还住着另一个陌生人,这个人坐在床上,蚊帐也放了下来,看不清模样。

冯守安对此并未在意,经常出差在外的他,早已经习惯了这种情况,旅途劳顿之下,他此时只想早点休息。但冯守安的安全意识还是比较高的,睡前特意摸了摸裤子兜里的200多元钱、支票和全国粮票,确认都还在以后,将裤子折叠起来放在枕头下,安心躺在床上的冯守安很快就睡着了。

时间来到晚上11点左右,在旅馆住宿的人也都基本结束了聊天,逐渐安静了下来。但就在这时,危险却悄然而至,正在熟睡的冯守安,突然感觉到有什么东西触碰了一下他的额头,他顿时感到头颈内一带,瞬间传来一片“阴凉”,冯守安猛的向额头一甩手,幸运的打掉了凶手正在行凶的电线!

冯守安惊醒后,定睛一看,发现他的床头正站着一个人,他的头上裹着黑布,只露出一双眼睛,冯守安大喝一声:“谁?你要干什么?”冯守安下意识地问完这句话后,看到那个人弯腰捡起了地上的电线,立即意识到危险,开始大喊救命!

冯守安住的房间距离旅馆的收银台不远,他的高声呼救立即吸引了旅馆值班人员的注意,并前往查看。头裹黑布的嫌疑人见势不妙,翻窗而出,借着黑夜的掩护逃跑了。

事情发生以后,旅馆服务员立即报警,等到警察赶来后,在冯守安住的房间内,发现了嫌疑人逃跑时遗落的作案工具,那是两根由很多种颜色的电线接起来的电线,从天花板上吊下来的一盏白炽灯上悬着。

当时的旅馆,照明一般都是靠这种简单的白炽灯,为了方便旅客用电,旅馆的白炽灯一般在灯泡顶部有两个插口,可以当做插线板使用,那两根垂下来的电线,正是接到了其中的一个插口内,显然,那个逃走的嫌疑人是想通过这两根电线导电,将熟睡中的冯守安电死,至于杀人的东西,很可能冲着冯守安兜里的钱财、支票和全国粮票去的,冯守安虽然没有显露这些东西,但他对裤兜中物品的重视态度,引起了嫌疑人的歹心。

冯守安虽然常年在外,住旅馆更是常事,但如此危险的事情,他还是头一次经历,旅馆为他换了一个房间,但冯守安却再也睡不着了,一直等到天亮,按照流程去公安局录完笔录,又去医院做了检查,确定身体并无大碍以后,就急冲冲地离开了嘉善,返回自己的老家了,劫后余生的冯守安,回老家后就再也没打听过案件的进展了。

冯守安不知道的是,嫌疑人对他电击抢劫其实已经是第二起案件了,此后,这名嫌疑人分别在1981年9月12日在江西省上饶市和9月25日在九江市接连犯案,两起电击杀人案与冯守安案的作案手法极其相似。

而这一系列的电击杀人案中,第一起案件的发生地则是在上海。

1981年8月10日,上海市静安区延平路建华旅社中发生了一起电击案,这也是4起电击系列案中的第一起,负责此案的侦查员名叫王学仁,在上海市公安局静安分局任职,发生命案的地点正好处于他们分局的辖区。

由于后来连续发生的电击系列案,王学仁都参与调查了,所以他对这四起案件印象非常深刻,尤其是他率先接到的第一起电击案,印象尤其深刻,直到许多年后,王学仁依然清晰的记得当时了解到的案发经过。

8月10日,上海市静安区延平路建华旅社的服务员,如往常一样到每一个房间打扫卫生,当她来到位于地下室的42号房间时,她发现睡在3号床的人一动也不动,服务员已经不是第一天看到他在这里睡觉了,奇怪的是,这个人在这里整整睡了两天,连姿势都没变

服务员出于好奇,仔细观察之下发现,在这么客人的嘴边,竟然有一摊血,这可吓坏了服务员,立刻尖叫起来,随后,向警方报案。

警方接到报案以后,上海市公安局刑侦处和静安分局的刑侦技术人员立即出发,赶到现场后开始了技术勘察以及案件调查。

经过一番调查后,警方迅速地确认了死者的身份等信息,他的名字叫李某(这里不以实名,算是一种尊重,希望大家理解),男性,在青岛假肢厂上班,是厂里的采购员,此次来到上海,是因公出差,身上携带了200多元钱,这个情况与冯守安的情况比较相近,80年代初的200元钱,绝对不是一个小数目,足以令一些心怀不轨的人惦记。

除此之外,警方还调查到,李某手腕曾有一块手表,如今已经不在了,还有他随身携带的一个皮包也不翼而飞,警方根据这些情况,初步断定这是一场以抢劫为目的罪案。

同时,侦查员还在李某的身上发现了十几处烧灼的痕迹,经过技术人员检查后认定,李某正是因为电击致死,他身上这十几处烧灼是电击留下的痕迹。

死因确定后,再加上身边财物的遗失,警方初步将李某的死亡定为一场有预谋的电击杀人抢劫案。

李某的基本情况确认以后,对嫌犯的追踪就此展开,与他同屋居住的人,成为警方调查的首个目标对象。根据旅馆的服务员反映,与李某同屋居住的人自称叫李义清,男性,中等身材,说话时操着一口北方口音,也就是30多岁的样子,他在一星期以前,就已经入住了,但在案发的前一天,就已经没再见过他了

服务员又积极配合警方,查询了这个自称是李义清的人退房情况,发现账本上并没有他的退房记录,也就是说,这个人是不告而别。

得知这种情况以后,警方凭经验推断,此人极有可能是畏罪潜逃了,立即将追捕李义清定为破案的一个重要方向,分配出侦查员专门负责追缉此人。

想要抓捕李义清,首先要弄清这个人的真实身份,如果是在今天查案,可以直接调取办理入住时的身份证来获取身份信息,但在80年代初的旅馆,办理入住根本就不用提供身份证,这样一来,侦查员的办案难度增大许多,旅馆内也没有监控,想要弄清楚此人的真实身份,难!

好在李义清在入住的时候也不是什么都没提供,当时他提供的是一封吉林省双阳镇(县)中医院的介绍信,成为调查他真实身份的一个重要线索。侦查员随即前往吉林省双阳镇实地调查,遗憾的是,这封介绍信是嫌疑犯伪造的,在双阳镇根本就没有这家中医院。

根据以上的情况,侦查员王学仁做出判断,这是一起有预谋的杀人抢劫案件,凶犯提供的信息全都是伪造的,他自称为“李义清”的这个名字,极有可能也是假的。

在那个没有监控也没有身份制度的年代,想要追缉一个使用虚假信息的嫌疑人犹如大海捞针,但王学仁却坚持不肯放弃,不愿意放弃任何一丝可能性,他认为嫌疑人伪造信息的时候,将地址写成吉林省双阳镇,很可能与他真实生活的位置有一定联系,为了这个渺茫的可能性,王学仁与他的同事们,乘车北上,在东北各省整整追查45天。

在王学仁去东北调查期间,上海方面的工作也没有停滞,侦查员们继续在42号房间进行排查,寻找一切细微的证据,42号房间位于地下室,空间其实并不大,在警方地毯式的搜索下,终于在42号房间的通风管道内取得了重要线索。

原来,嫌犯在作案以后,并没有将作案工具带走,而是顺手藏在了通风管道内,那是一根由多种颜色连接起来的电线,在电线的一端连着一个女性的头箍,头箍上又焊了两个可以通电的金属物体,显然,这是一个凶犯为了犯罪而精心设计制作的一个作案工具。他正是利用这个工具,通过照明用的电灯来充当电源,再通过电击的方式达到犯罪目的。

除了这根电线以外,侦查员还在通风管道内发现了一把西瓜刀,嫌犯的犯罪意图非常明显,一旦电击不成,他便会利用这把西瓜刀继续行凶,其心思缜密、下手狠毒的特点,在侦查员过往的调查经历当中,也不常见。

随着侦查工作的深入,技术组也传来好消息,在通风管道内,成功提取了4枚指纹,其中一枚是拇指指纹,另外三枚分别是食中指、食指、无名指的指纹。

为了万无一失,避免造成乌龙事件,警方又向旅馆的服务员了解关于通风管道的情况,得知这个通风管道最近没人碰过,平时也没人去碰它,根据这个情况,侦查员们基本判断,通风管道的指纹,基本上可以确定是属于犯罪嫌疑人的。

后来,侦查员们对4起电击案现场做勘察后,现场共获取了数十枚指纹,用事实证明了当时的猜想是正确的,但是当时的条件十分有限,没有电脑协助对比指纹的情况下,侦查员们只能靠肉眼对指纹库里的十万份指纹进行比对,效率和准确性并不高。

至此,警方追缉电击系列案嫌疑人的工作,陷入了困局,在没有取得新线索的情况下,只能被迫搁置,但指纹的比对工作,却一直在进行,这个案子也始终有人在关注,一直到31年后抓捕嫌犯归案,几代刑侦人始终没有放弃过。

2012年4月18日,刘志雄在警方指纹库中发现的这枚让他眼熟的指纹,主人名叫艾红光,之所以能在指纹库中见到他的指纹,是因为他在1983年犯过抢夺罪被判了3年刑,从而被鹰潭警方将其十指指纹备案存档。

为了证实自己的想法,刘志雄一刻不停,立即在指纹库里搜索起31年前发生在上海的全国首例电击命案凶手留下的4枚指纹,时间过去31年,刑侦技术也早已经有了巨大飞跃,比对指纹的工作早已经用电脑替代了肉眼,刘志雄利用电脑,很快就完成了曾经难以完成的比对工作,结果令人欣喜,他看起来眼熟的那枚指纹,与潜逃31年的凶手指纹匹配成功!

刘志雄迅速将自己的这个重大发现向市局领导汇报,上海警方闻讯,倍感振奋,如果这个叫艾红光的人就是31年前的“李义清”,那么几代刑侦人的坚持了努力就没有白白付出。

刘志雄汇报情况的次日早上,警方前往鹰潭抓捕艾红光的人员便已经驱车上路,负责带队的上海市公安局刑侦总队一支队负责人万宗来坦言,自从他在1992年参加工作时,就知道了这件悬案,此后工作的20年中,只要一想到这个案件,总觉得心里有根刺,希望此次抓捕行动,能够将心里的这根“刺”拔掉。

可见,31年前这起命案的悬而未决,成了警方几代刑侦人的“心病”,案件虽然被迫搁置,但追缉凶手的脚步却一刻也未停止过,这也是刘志雄为什么能看到嫌犯的指纹就感觉眼熟,那是因为他已经将31年前凶犯留下的指纹印在了心里,刻在了脑里呀!

当天,赶赴鹰潭抓捕艾红光的专案组抵达后,先来到鹰潭市公安局调查艾红光的相关情况。根据调查显示,这名叫艾红光的人,户籍在鹰潭市下辖的一个镇子,平时靠务工谋生,经常在江西各地的建筑工地干活,没有固定的工作地点。

当地警方得知案子的来龙去脉后,积极派出警力配合专案组调查,大力排查艾红光可能务工的建筑工地。

4月21日下午,外出排查的人员传回了消息,他们在工地打听到艾红光的下落,目前应该在南昌市进贤县与抚州市东乡县交界的一个工地上干活,可惜的是,当专案组闻讯赶过去的时候,才知道那个工地早完工了,艾红光也已经离开了。

线索中断后,侦查员们觉得继续到艾红光的老家去调查,看看能不能得到他的线索,侦查员们再次回到艾红光的老家后,立即将当地包工头的名单给列了出来,一个一个的联系沟通,打听艾红光的下落。

功夫不负有心人,在侦查员的积极调查下,终于打听到了艾红光的下落,有人告诉警方,在邓家乡那边,有一个正在施工的沪昆高铁段工程队,前不久这个工程队招了一批农民工,艾红光去了那里干活了。

邓家乡位于南昌市进贤县与抚州市东乡县交界地,与鹰潭市艾红光的老家,距离近100公里,专案组丝毫不敢怠慢,立即驱车赶了过去。

4月23日中午,专案组抵达了目的地,当侦查员们来到工地,手持艾红光照片在工地四处打探的时候,发现身穿着红翻领T恤的艾红光,正在与工友有说有笑的聊着什么。

万宗来立即命便衣刑警悄悄向他包抄过去,确保他无法逃脱后,万宗来这才走到艾红光的面前,冷冷地对艾红光说:“我们是从上海过来的警察,我应该称呼你艾红光,还是李义清呢?”

艾红光在毫无防备的情况下,突然听到“李义清”这个名字,面部表情明显有些不自然,但他很快就恢复了正常,还故作镇静地说道:“我听不懂你说什么,认错人了吧?”但他的狡辩没有任何意义,与当地民警确认后,他就是艾红光。

确认身份后,专案组将他依法逮捕。后来艾红光在监狱中被问及当时的感受,他说,“手铐带到我手上的那一刻,我才意识到,原来这么多年过去了,警方一直都没放弃对我追查。”

艾红光被专案组带回上海后,面对警方的审讯,艾红光并不配合,心中一直仍存有逃避罪行的侥幸心理,他狡辩道:“我又不是电工,怎么会用电击行凶呢?”又说:“你们看我像个杀人不眨眼的凶手吗?”

艾红光的狡辩没有任何意义,在警方调取了他的指纹做比对后,证明他就是当年行凶的罪犯,艾红光再也无力反驳,经过剧烈的思想斗争后,年过六旬的艾红光终于低下了头,承认了自己的犯罪事实,嘴里还不停地喃喃道:“我就知道这一天迟早会来的。”

1981年,家里有3个孩子的艾红光,生活条件很差,经济负担也重,但他不想着努力赚钱养家糊口,反而动起了歪心思。

艾红光以前在江西老家的时候,见过有人在池塘里电鱼,他就想,如果将这个方法用在人的身上,会不会同样奏效呢?这样他就可以抢劫他人的财物了。

艾红光很快将这个罪恶的想法着手实施,他准备了电击行凶的电线,将抢劫的目标定在了企业跑外勤的采购员身上,因为他们的身边往往会带着采购所需的钱款,而且往往是单身一人全国各地四处跑,容易下手。鬼迷心窍的艾红光,从此走上了谋财害命的道路。

在作案期间,艾红光为了隐藏自己的作案工具,就将电线藏到了通风管道内,也正是这样一个举动,留下了他永远无法逃避的罪证,最终被绳之以法,被上海静安区法院一审判处死刑。

人生是一场无法回头的旅行,总会途经一些坎坷的路段,但面对困难的时候,一定要学会坚强,靠自己的努力战胜种种困难,最终就一定能走上坦途。千万不要像艾红光这样,恶从单边生,走上了一条不归路。

正义或许会迟到,但永远也不会缺席,法网恢恢疏而不漏,犯下滔天大罪的艾红光,最终得到了应有的惩罚。

致敬警方的几代刑侦人,将永不放弃的刑侦精神一代又一代地传承下来,让罪恶无所遁形,31年的追缉路,用实际行动见证了“正义必胜”!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