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科学院外籍院士李爱珍:科研是生命的绝大部分

李爱珍

在成为美国国家科学院外籍院士之前,李爱珍的名字并不为大多数人所熟知。诚如她自己所言:“我只是一个一直默默无闻坚持在科研岗位上的人。”

现年78岁的李爱珍,是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的研究员,从事半导体材料研究五十余载。这位行事低调的女科学家,有着至为朴素而宏大的人生追求:为祖国在科学领域谋取一席之地。

李爱珍出生于华侨家庭,“祖国”二字在她心中似乎有着更为复杂而丰富的含义,成为她人生的精神支柱。然而也正是因为这一特殊身份,让她的科研之路遭遇诸多坎坷。

上世纪60年代,分子束外延技术为半导体科技界带来一场技术革命。作为先进的半导体材料制备手段之一,分子束外延设备可以生长出微波毫米波高速电子器件、红外探测器、红外光电器件等所需要的核心半导体材料。这些器件在国防、医疗、环保、经济等领域都具有重要作用。在很长一段时间内,西方国家一直对中国禁止出口分子束外延设备。

从事半导体材料和器件研究的李爱珍,自上世纪80年代起开始在国内开拓研究半导体量子纳米结构与分子束外延单原子层生长技术这一前沿学科领域。1980年,她获得被公派至美国卡内基梅隆大学电子工程系做访问学者的机会。

“业务上是推荐我,但政治上认为我是华侨家庭出身,'文革’中又被批斗过,有人怕我出去了就不会回国,争论得非常厉害。”幸得恩师邹元爔院士不避风险举荐她赴美,李爱珍才最终成行。

在此之前,李爱珍从未接触过分子束外延设备,面对发不出论文、完不成出国任务的风险,她选择直面挑战:“我们国家一定要有自己的技术,一定要有一批为了国家不计较个人得失的科学家为之努力。”

师从国际半导体科学权威米尔纳斯,李爱珍在美国专攻分子束外延技术生长超晶格、量子阱、异质结人工合成超薄层纳米材料。两年后,她完成任务回到祖国,很快又远赴沈阳科学仪器厂参与分子束外延设备的自行研制工作。

随后,是一段没日没夜拼命工作的岁月。1989年,国产分子束外延设备通过验收,技术能力和制造水平取得巨大进展。冷战结束,西方被迫解除了分子束外延设备的出口限制。李爱珍的研究也由此得以提速。

在美国做访问学者期间,李爱珍曾前往著名的贝尔实验室拜访过被誉为“分子束外延之父”的卓以和。1994年,卓以和与贝尔实验室的同事卡帕索宣布,在世界上率先成功发明量子级联激光器。这被认为是半导体激光领域的又一次革命性进展。

深知其“对于国家安全和国民经济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1995年起,已年近花甲的李爱珍带领课题组,开始在中远红外量子级联激光器领域的探索。

5年后,李爱珍的课题组成功研制出5至8微米波段半导体量子级联激光器,实现了亚洲范围内此类激光器“零的突破”,中国由此进入掌握该先进技术的国家之列。这项工作,被学界认为是李爱珍最为突出的科研成果之一。

“世界上没有几个实验室可以做到,而且这些实验室的人员大多有过在贝尔实验室工作的经历。李爱珍能够独立地做出来,对中国而言是一个很大的功劳。”卓以和曾如此评价道。

在2007年当选美国国家科学院外籍院士时,媒体曾称其为一位长时间在国内默默无闻的“老太太”。事实上,李爱珍在半导体材料科学界早已蜚声国际。2003年,李爱珍当选为亚洲太平洋材料科学院院士;2004年,她又被第三世界科学院(现发展中国家科学院)授予工程科学奖。

“没有实在的工作,哪里还能有什么荣誉呢?”李爱珍是个喜欢感恩的人,每每谈起自己的成就,她总是要感谢他人给予的帮助,“没有科研平台和团队,没有科研经费,根本无法做出这些工作。”

熟悉李爱珍的人,则看到了更多荣誉背后的辛勤汗水:“人家是勤奋,她是拼命。”有同事大年初一给她电话拜年,结果家里没人,最后打到实验室才找到她。

几十年如一日,李爱珍说她的科研生活比常人更单调。年轻时,她曾酷爱文学,在复旦大学读书时还参加过诗团,“大学毕业后,光做科研时间都不够用,哪有什么业余生活”?

李爱珍从未将科研看成一份“上班来,下班走”的工作,在她心中,“科研是生命的绝大部分”。2001年退休后,她仍未离开她所挚爱的实验室。

========================

我国一位半导体领域女科学家,她曾带着中国在极其艰难的条件下,从无到有走向亚洲第一,可她先后4次申请中科院院士,却都遭到落选,能力不够?成就不够?

几经波折,如今的她,竟被美国国家科学院评为外籍院士,成为中国第一位获此殊荣的女科学家,而她说的一句话,让无数人动容.......

她,就是李爱珍。

1936年5月出生于福建的李爱珍,父母都是归国华侨。

18岁那年,李爱珍以优异成绩考入复旦大学,毕业后被分配到上海冶金所。

那时的中国,经济、科技,都满目疮痍、百废待兴,我们想发展新的科技产业,想要购买新的技术,面临的却是西方国家的拒绝。

尤其是半导体材料领域,西方一丁点技术都不愿意给中国,那样的条件下,我们要想发展,难如登天。

中国人只能靠自己!

在这艰难的时刻,一批年轻的热血科研人挺身而出,高喊着自立自强的口号,成为科技领域的跋涉者、开拓者,22岁的李爱珍,就是其中的一员。

此后,她将自己全部的青春、热血全都浇灌在半导体研究这片热土!

在老师和同学的眼中,李爱珍这人有一股执拗劲,无论干什么,都要干到最好。

在实验室,她每天最早来最晚走,我国半导体事业的艰难起步阶段,李爱珍从一个助理科研员,做到研究员,再到大专家,从研究稀有金属化学、到化合物半导体、再到半导体外延薄膜材料。

她化身为铺路的石头,一点点铺就我国半导体领域的大道。

几十年的付出,她也换来耀眼的成就:

在男性科学家为主导的材料学领域,很难想象,她一女儿身,以不输于男性的毅力和努力,成为我国半导体方面的领头人!

1970年左右,国外研究出了分子束外延设备,在半导体领域、芯片制造方面,这是一项十分尖端的技术设备系统。

这项技术革新可以说是行业的一场科技革命,直接影响国防、医疗等重要领域,单看其构造和零件,就知道制造的复杂和精细程度。

分子束外延设备

这样先进的设备,对当时的我们来说迫切需要,却苦于无法生产,再加上国外技术封锁的十分严密,我们花再多钱也是求而不得。

为了能学到这门技术,1980年李爱珍作为代表,公派留美学习进修,但很多人对此是极力反对。

因为此前,国内不少科研领域的人去到国外,就不回来了,毕竟无论科研水平还是物质待遇,美国都比中国好得太多。

再加上李爱珍是华侨的身份,十年运动期间又曾被“折磨”,谁能保证她不被外面的世界所诱惑?

还有的人说,她年纪也不小了,已经44岁,谁又能保证她的学习能力、思维能力,能和年轻人一样敏捷?

万一学成不归.......

又或者学都学不会........

非议的声音越来越多了。

好在,李爱珍曾经的导师力排众议,导师相信,自己的学生永远是当年那个干什么都要做到最好的得意门生,她无论什么时候都不会让国家失望!

就这样,年近半百的李爱珍来到美国卡内基梅隆大学做访问学者,开始了分子束外延技术的研究。

刚到美国,在一帮年轻英才中,因为年纪较大她不怎么受重视。但她拿出了“拼命三娘”的架势,工作起来完全是不分昼夜,设备要求超高真空工作条件达不到,她一个人埋头实验室足足3个月,凭一己之力终于找到问题所在!

这位中年妇女如此执着的科研毅力,让美国人刮目相看。

在李爱珍进修结束后,他们也曾重金挽留。

然而,此前,他们低估了这位中国女性的能力,之后,他们低估了她的爱国情怀!

进修完成,李爱珍立即回国!

为了打破西方对中国设备禁运,李爱珍决定,造出属于我们中国自己的,分子束外延设备。她说:“我们国家一定要有自己的技术,一定要有一批为了国家,不计较个人得失的科学家为之努力。”

在她和团队没日没夜的努力下,1989年,属于我国自己的分子束外延设备,终于研制成功!

是她,带领团队打破了西方的技术封锁,让中国成为第一个掌握此技术的亚洲国家!

但是,李爱珍人生中最突出的成果却并没有止步于此,她在迈入暮年,还为祖国创造了又一次科研辉煌!

1995年,当她听说美国贝尔实验室在世界上率先成功发明量子级联激光器,顿时心急如焚。

这一成就意味着半导体激光领域取得又一次革命性进展,也意味着,我们中国又不知不觉中落后了一大截!

不行,一定要追上去!

时不我待的使命,推动着李爱珍以60岁的年纪,再次投入到研发奋斗中去。

5年后,她交出了一份震动世界的答卷:成功研制出,5至8微米波段半导体量子级联激光器,实现了亚洲此类激光器“零的突破”,中国,由此进入掌握该先进技术的国家之列!

这项工作,被学界认为是,李爱珍最为突出的科研成果。

世界“六冠院士”卓以和教授这样评价:“世界上没有几个实验室可以做到,而且这些实验室的人员大多有过在贝尔实验室工作的经历。李爱珍能够独立地做出来,对中国而言是一个很大的功劳。”

而在国外,这样的消息无异于平地起惊雷,这可是一位65岁老太太的研究成果!

她为祖国奉献毕生,不光是丰硕的科研成果,还有留给后代的座座“宝库”:

是她创建了,上海冶金研究所分子束外延半导体微结构材料实验室;

创建了固态源分子束外延实验室、气态源分子束外延实验室;

参与创建中国科学院信息功能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

建立了,世界银行贷款信息功能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

也是她,促使国际顶尖级的,“中红外光电材料和器件国际会议”第一次在中国上海召开。此前,这一国际会议一直在欧美“转悠”,哪个国家能举办,意味着这个国家的研究得到了国际同行的重视和认可。

当这些成绩被一一摆出来的时候,人们才意识到,李爱珍这一路付出了多少。

她也早已凭此蜚声国际,2003年,当选为亚洲太平洋材料科学院院士;

2004年,她又被第三世界科学院授予工程科学奖。这是中国科学家第一次获得该奖!

但是,李爱珍在国内竞选院士的经历,却不太顺利。

1999年,李爱珍被推荐参评中国科学院院士,参评院士有个条件,60岁以下的需要2个需要推荐人,60岁以上的需要6个,而李爱珍已经63岁了,最后因为推荐人不够落选。

之后她又参评了2001年、2003年、2005年的院士评选,但最后还是因为年龄等各种原因,没有通过初选。

四次落选院士,很多人为李爱珍感到惋惜、遗憾。而她本人早就看淡了名利,她说,为国家做贡献是最根本的初心所在,不需要这些所谓的光环加持。

没想到的是,在2007年,美国国家科学院选举外籍院士时,已经71岁的李爱珍当选了。

在此之前,中国仅有10位科学家获此殊荣,而李爱珍是中国第一位入选该院院士的女科学家!

大家知道这个消息都挺震惊的,毕竟李爱珍还未当选本国院士,她一下进入公众视野,媒体称其为:一位长时间在国内默默无闻的“老太太”。

有不少人为她没能当选本国院士抱不平,还有的人说,美国抛来了这样的橄榄枝,李爱珍一定会选择到美国发展的。

然而在这种时刻,李爱珍说的话让人十分动容:

“我能够当上外籍院士,依仗的是祖国提供的平台、项目研究经费、科研环境等的支持。”

“虽然我屡次落选,但我认为,不能用我当选美国科学院外籍院士,来作为引证自己,应该当选中科院院士的理由。”

她更拒绝离开祖国到国外发展,她说:“我是华侨家庭出来的,华侨最晓得祖国两个字意味着什么,这两个字一直在心窝。”

“做学问要先把人做好,人做歪了,再大的学问,也不可能得到人家的尊重。”

得之我幸,不得我命,名利不过过眼浮云,老太太更看重的,是祖国在国际上的学术地位,国人感叹:“一生所为,一心许国,无怨无悔。”

之后,退休的李爱珍一直留在国内,争分夺秒从事科研,为祖国的发展倾尽全力。

老同事们感慨地说:“人家是勤奋,她是拼命。”

有老友大年初一给她打电话拜年,结果家里没人,最后打到实验室才找到她,她视科研如生命。

2020年中国科学院官网显示,李爱珍的研究成就:先后获国家发明奖1项,国家科技进步奖4项,省部级奖16项。

而每每谈起自己的成就,这位已经84岁的老人家总是要感谢他人给予的帮助,“没有科研平台和团队,没有科研经费,根本无法做出这些工作。”

“没有实在的工作,哪里还能有什么荣誉呢?”

点滴汇就卓越,努力成就不凡,不管是科研还是为人,李爱珍这一生无愧于心,无愧于人。

她的一生,把科研当作生命,始终如一,在她这样的年纪,这样的成就面前,最关心的莫过于祖国的发展,那些所谓的头衔、名利,在这样的胸怀与情操对比之下,已然显得微不足道。

淡泊名利、默默无闻,这样的一位伟大科学家,才是今天真正值得我们仰望和敬重的人!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