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件最有意思的中国青铜器——凤柱斝
双凤朝阳——凤柱斝
凤柱斝
商代晚期。通高41厘米,口径195厘米,重29千克。1973午出土于陕西省岐山县贺家村,现藏于陕西省历史博物馆。
斝(jia)是青铜礼器的一种,为盛酒之器,盛行于商周时期。此斝因两个立柱上各铸有一只高冠凤鸟而得名。
器为侈口,口沿立双柱,三个三棱锥足,腹部略向外鼓。腹部纹饰分成上下两段,均饰以云雷纹为地纹的饕餮纹图案,并铸有五道凸起的棱脊,两柱项端各置一圆雕高冠的凤鸟。鸟作站立状,冠耸立,圆目鼓睛,举目远眺,身躯娇美,生动传神,具有很强的装饰效果和艺术造型。
此物的凤形柱帽虽然较大,但重心设计得当,整体造型大方稳重,呈现出一种祥瑞之气,并不给人以头重脚轻之感。
凤是鸟中之王,向来被人们当作祥瑞幸福的象征和爱情的比喻,早在三干多年前,已被人们理想化,并赋予种种神秘的色彩。凤鸟是商周青铜器上常见的装饰题材,表现手法变换多样,变化多样,神态各异,显示出凤鸟不凡的风姿。但这件斝上的凤鸟为立体造型,极为罕见,反映了三干多年前商代青铜造型艺术的高深造诣。
斝,是一种青铜酒器。甲骨文中有其象形字。《周礼·春官·司尊彝》:“秋尝、冬蒸,裸用斝彝黄彝。”《说文.斗部》见:“斝,玉爵也。夏早盏,殷日斝,周日爵。”众多青铜斝总体上都纹饰繁缛,穷极富丽,因此斝不是寻常的酒器,应是正规祭祀、盛会活动中的用器。
从器形上看斝与爵较为相似,也有杯、錾、三足、双柱,但不同之处是器口沿宽大,没有流和尾。基本造型为侈口,口沿有柱,宽身,下有长足。斝的形制较多,器身有圆形、方形两种,有的有盖,有的无盖。口沿上有一柱或二柱,柱有蘑菇形、鸟形等不同形式。腹有直筒状、鼓腹状及下腹作分档袋状几种。
斝自新石器时代就已萌芽,而主要流行于商代至西周初期,并常与爵组合配套入葬。装饰上,早期较为简单。后来渐趋繁缛精细。常用蕉叶纹、饕餮纹、云雷纹等纹样装饰,有的以云雷纹做地,其上饰有多层花纹。它与爵、角等酒器一样,在西周中后期饮酒之风减弱后,便逐渐退出历史舞台。
明清以后,因已发明了蒸馏酒,酒精度数提高,酒具也相应地变小了,斝作为酒器,彻底地消失了。
在《红楼梦》第四十一回《栊翠庵茶品梅花雪怡红院劫遇母蝗虫》中有写到:“又见妙玉另拿出两只杯来,一个旁边有一耳,妙玉斟了一斝递与宝钗。”可知在后世的斝不仅为酒器,也可作茶具使用。
关联文物
饕餮纹斝:商。通高33厘米,口径18.1厘米,腹径13.8厘米。1983年出土于铜陵县古湖乡童墩村,是铜陵也是整个皖南地区迄今发现的年代最早的珍贵文物之一。为筒腹,口外侈,双菌状柱,柱顶饰涡纹,平底,三角锥足,腹部上下各饰一周饕餮纹,上下对称,非常精美。现藏于安徽省博物馆。
知识链接
《说文》上讲:“凤,神鸟也。”凤凰,是中国古代传说中的百鸟之王,自古以来就是传说中最重要的吉祥神奇之物,和龙一样为汉族的民族图腾,是吉祥和谐的象征。
首先应该指出的是,“凤”和“凰”在神话中原本是两种不同的神鸟。后世人通常将凤和凰解释为雌雄不同的同一种鸟。
凤凰的起源约在新石器时代,原始社会彩陶上的很多鸟纹是凤凰的雏形。最早凤凰属风,在古代风神信仰中,认为世界上的风是由巨大的鸟拍动翅膀产生的,这种能产生风的鸟就是凤凰,故崇拜凤凰为各方风神,认为四方各有一只巨鸟在拍动翅膀。后来风的代表逐渐被呼风唤雨的龙所取代,而凤凰也逐渐衍生出祥瑞、女性或者是火等这类的象征。
据《尔雅·释鸟》郭璞注,凤凰特征是:“鸡头、燕颔、蛇颈、龟背、鱼尾、五彩色、高六尺许”。其性格高洁,非晨露不饮,非嫩竹不食,非千年梧桐不栖。神话中说,凤凰每次死后,会周身燃起大火,然后其在烈火中获得重生,并获得较之以前更强大的生命力,称之为“凤凰涅槃”。
凤是人们心目中的瑞鸟,天下太平的象征。被认为是百鸟中最尊贵者,为鸟中之王,有“百鸟朝凤”之说。古人认为时逢太平盛世,便有凤凰飞来。凤凰也是中国皇权的象征,常和龙一起使用,民间美术中有大量的类似造型。龙凤呈祥是最美丽的,最和谐的,也是最具中国特色的图腾。
(来源:《80件最有意思的中国青铜器》<文物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