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亮剑》中李云龙用大拇指测距离,准确炮击敌人,这是什么原理?

《亮剑》中有一幕场景,令我们印象深刻――在危难情况下,柱子顶着巨大压力仅用了两发炮弹,就轰炸了间隔几百米的距离远的坂田联军的指挥部。几百米的距离,仅凭肉眼,在没有任何测量仪器的帮助,他是如何知道准确的间隔距离从而射中的呢?
仔细观察后可以看到,每一次发射炮弹前,柱子都会伸起胳膊,竖起大拇指来回的眨眼,然后便能准确的发射。在其他抗日影视剧中也曾多次出现过这样的场景。他们在测量什么?其中又有什么原理?
一、搞清楚用大拇指测量距离的具体操作方法
要想炮弹射得准,距离测算就不能少。这样的方式,其实是在估算炮弹到目标物的距离,这种估算方式,在军事上有一个专业名词,叫“跳眼法”。它的具体操作方式如下:
①找到目标物,举起右手臂,使右手臂垂直于身体,然后朝着目标物竖起大拇指。
②闭上左眼,使右眼、右手大拇指、目标物处于同一直线上。
③再睁开左眼,闭上右眼。这时会发现,大拇指在目标物上的位置变了。设大拇指的原位与改变后的位置之间的距离为X。
④用X乘以10,得数就是自身与目标物之间的距离。
这就是跳眼法的使用方法。虽看起来简单容易操作,但是在真正实践时,我们便会发现它的一个弊端――误差大。使用方法中设的X的数值,是需要自己估计的,普通人很难做到估计准确,猜测数值与真实情况时常是大相径庭的。
要知道,估测后的数字是需要乘以十的,对于较远的物体,几米的错误判断,就有可能造成与真实情况相差几十米的误差,所以要熟练掌握“跳眼法”,就需要熟知寻常物体的长度,比如人的高度、楼房的高度、栅栏的宽度、车子的长度等等,平时多留心一些数据,可能会在关键时刻派上用场。
在军队上使用这种方法,战士们需要经过严格的训练,这样测算出的数字才会相对准确。在那个战争年代,缺少精密仪器时,炮兵们往往都会使用这个办法。除此之外,跳眼法并不完美,它也有距离限制,不能距离太远,也不适合近距离,一般在二到四千米内使用。
二、明确“跳眼法”的使用原理:
这种方法据说是红军长征和抗日战争时期的“神炮手”赵章成发明的。我们可以用相似三角形来探究这种方法的原理。如图所示:
图中,点A为右眼,点B为左眼,点O为大拇指,点C为大拇指在参照物上的初始位置,点D为左眼观察时大拇指在参照物上的位置。CD为需要估测的长度,CO为要求的长度。根据“两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相似”,可知三角形ABO与三角形CDO相似,从而得到OA:AB等于OC:CD。说得通俗一点,就是利用相似三角形对边比例相等来知道手臂长与眼距的比值等于估测长度与要求长度的比值。
测算后可得,大多数人的眼距长为六点四厘米左右,而手臂长约为六十四厘米左右,比值为十,所以便可印证上文所提到的将估测长度乘以十便能得到要求的长度这一操作方法。
三、战争中常用的其他测量方法:
“跳眼法”大多是炮兵使用的,因为当侦察兵或狙击手需要估测距离时,不方便做出将手臂大举起来的这种动作,容易暴露行踪。所以当他们在没有其它仪器的辅助下测量距离时,往往是直接使用“目测”的方法。
目测是通过视力、实践经验和目标清晰程度来判定距离的一种方式,通常采用“判断法”和“比较法”。
1、比较法
比较法顾名思义就是要通过比较得到所需的距离。用已知的距离(比如电线杆、车子、人、房屋的高度)来与要求的距离相比较,来估测距离。亦或是将要求的距离分成若干段,分段进行比较,以此推算全长。
2、判断法
判断法是通过观察物体的清晰程度来判断距离的一种方法。在天气条件正常,测量者视力正常的情况下,判断法的使用规律如下:
· 能够看出人脸特征,武器的外部零件,相差大约在一百米内。
· 能够看到水壶,武器上的零件,相差一百五十到一百七十米之间。
· 能够看到树叶、铁丝、房顶上的瓦片,可以估计相差大约二百米。
· 能够认出衣服颜色,但是看不清五官时,大约在二百五十到三百之间。
· 人脸不清时,大约四百米。
· 能看出门是否开合,能看清窗户的格子,可以分清男女,但是人头和肩膀分不清时在五百米左右。
· 行人走路时能看出左右腿,手和胳膊分不清时,大约距离七百米。
· 看到人体上下一样粗的时候,距离一千米。
· 分不清动作,但能看到电线与树干时在一千五百米左右。
· 将人看成小黑点时,距离在两千米以上。
· 房屋模糊时就在三千米以上了。
但是每个人的视力情况都不相同,真正使用这个方法时,战士的实战经验是十分重要的。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