渊回禅修:打坐随息止息,思想应该放在哪里?心不知道该怎么办
渊回禅修:打坐随息止息,思想应该放在哪里?心不知道该怎么办
这个问题非常好,一看都是实践的人才会有这样的问题。
最近我专门出个内容,交流一下。
先简单说一点,详细的内容,后面专门发视频或者文章,再详细说。
走观息法门就是要观察呼吸一路下去。在三禅,四禅之前,呼吸都是存在的,换句话说,在三禅四禅之前都要观察呼吸,都能够观察呼吸。这是一个关键。
有了上面的关键,就会明白,呼吸会伴随我们很久。一般人一辈子都在随息当中,只会偶尔遇到止。
到了息遍身的时候,呼吸才算接近停止。这个时候基本就经过了未到地定,要接近初禅了。
到了后面呼吸真正近似停止了,就可以起观了。无论是baigu,还是bujing,或者是十六特胜中的观想都才可以启动了。
观 一启动,就会升起相应的智慧。有了智慧,就能解决各种各样的问题了。
这是一条路,止息得定是个其中的基础。
上面是一个大致的路程和方向,可现实情况是怎么样的呢?
呼吸只有到了很深的禅定,才会近似于停止,或者停止。
大多数人可能一辈子都碰不到那种情况。 很多人都是把呼吸非常非常微弱的状况,当成了所谓的止息。这个应该是渊回在这里第一次提到。
一般人都是别人观察呼吸,别人思维乱想。那个思想精神,完全没有达到一个足够安静的状态。
在这一类情况下,在思想精神没有绝对安静的情况下,某些微细的呼吸是很难观察到的。
说得更严酷,无情点就是思想没有绝对安静,很多微细的呼吸,是观察不到的。
比如,“知 息长短”,大多数人只能观察到粗浅的呼吸长短。很多微细的情况,他们分辨不到,比如说呼吸绵绵若存,若存若亡的那个状态。
再比如,“知息遍身”,只能关注到粗浅的外在呼吸,内在的呼吸状态也是察觉不到的。
这里面很多细节说多了,有时候并不太好。说多了会影响大家的进程,因为人都会有一个先入为主的观念。还是比较麻烦的,等到大家再碰到具体的问题,再一点一点地展开。
当然,听了渊回这个也不要失去信心。本来就是一个由浅入深的过程,关键在于理论正确,多加实践。
好了,大家有问题在评论区提出来。欢迎大家点赞,收藏,转发,推荐关注渊回,我们下期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