倡导不是强制,疫情防控既要有力度,也要有温度
倡导不是强制,疫情防控既要有力度,也要有温度
1月27日,在国务院新闻办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国家发改委秘书长、新闻发言人赵辰昕表示,就地过年的政策是分级分类的,中高风险地区要严格执行相关规定,低风险地区倡导大家就地过年,确需出行的,希望大家不要前往中高风险地区。各地在政策执行过程中,不能擅自加码,更不能层层加码,坚决不允许采取“一刀切”的措施阻断返乡出行,要给人民群众多一些保障。
实践证明,减少人员流动,对疫情防控十分重要。不仅可以有效防止疫情的传播,而且可以减少疫情防控的投入。如果人员流动很大,各地投入的防控力量也要加大,防控的力度增强,更会带来居民心理压力的加大。因此,倡导就地过年,减少人员流动,是非常重要的一项举措,也是增强防控合力的一条措施。
而从各地对待就地过年的态度来看,也是非常积极的,措施也是非常扎实的。相关企业为了把员工留在原地过年,也采取了积极主动的举措,河南一家企业就对留下来过年的员工,每人发了2万元。这样的举动,不能不让员工感到暖心,也让舆论对这家企业支持疫情防控的态度表示赞赏。
也正因为如此,很多在外地工作的人员,特别是已经发生疫情地区的人员,都主动选择了就地过年,不再流动,体现了顾全大局的意识。而所在地政府,也为就地过年人员增多,增加了物资供应和配备,确保就地过年人员增多后,城市供应不出现任何问题。
需要注意的是,在倡导就地过年的同时,也有一些人希望回家过年,特别是家庭老人身体不好、孩子还小的人,想通过假期陪陪老人和孩子,尽一点孝心。同时,所在地也不是风险地区。对这些人,显然也不要采取强行阻止的方式,而应当将相关的疫情防控知识宣传到位,把相关的防护措施落实到位。尤其是需要乘坐公共交通、火车等回家的居民,更要帮助其做好途中的防护工作,切不可麻痹大意。回乡后,当地政府则要组织对他们进行适当的核酸检测,以避免可能存在的风险。
应当说,绝大多数地方这方面的工作是做的比较好的,是衔接和联系比较畅通有效的。但是,也出现了极少数地区过度防控,防控措施层层加码的现象,强行阻止居民返乡。显然,这也是不对的。就地过年只是倡导、鼓励,不是强制、强行。如果将其变成强制措施、强行行为,就走偏了,就使防控工作失去温度了。越是紧张的时候,工作就越要有温度、有温情,要让可能出现的流动人员能够在比较的基础上做出正确选择。强行阻止,只会激化矛盾,让想流动人员更加不愿就地过年。所以,各地在处理就地过年问题上,尤其是相关人员的家乡,切不要把所有人员都当作是中高风险地区回来的。只有那些国家明确认定的高、中风险地区,才是列入到风险管控的地区,而不是所有地区。这一点,必须把握好、掌控好,避免引发新的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