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的嫪毐有啥特长?《大秦赋》演不了,赵姬为此“千里送”
在秦朝漫长的历史长河里,嫪毐同样受到人们的关注,历来影视剧中对嫪毐的刻画也从不敢轻慢。在对待嫪毐的问题上,始皇帝也再次展现了他的政治才华,如此一个长期秽乱后宫直到后来预谋造反的整个过程都在其掌握之中。而嫪毐本为常人,能在深宫之中为所欲为少不了一些本事,而这些本事让人难以启齿以至于影视剧通常一笔带过。
吕不韦奇货可居的故事家喻户晓,因此换来了秦朝万人之上的无上荣光,直到秦始皇登基后才开始有所收敛。长期与太后亲近的他敏锐地察觉到其中潜在的危机,果断为了江山而让了美人,不仅其自身断绝与太后的来往,为了不让太后藕断丝连而费尽心机把嫪毐送到她的身边。使得本为凡人理当寿终正寝的嫪毐走上了政治斗争的不归路,在前有始皇后有丞相的秦朝注定了其悲惨下场。吕不韦天生敏锐的洞察力,之所以送嫪毐而非他人,是因为这嫪毐在当真是独一无二,也从侧面反映了赵姬的本性。
为了送嫪毐进宫吕不韦同样煞费苦心,先假以宫刑之罪让嫪毐有了进宫的条件,随后尽除其胡须使其成了名副其实的宦官。嫪毐也并未辜负丞相的期望,不仅成功地俘获太后芳心,也让吕不韦再无后顾之忧。然而赵姬不顾身份放纵情欲,不仅沉迷私通还因此怀孕,为了讨男宠欢心不顾政治厉害而公然加官进爵。不仅将其封侯还假算卦之名而千里送,然而嫪毐终究不懂政治。加上如今封地百里更是肆无忌惮,在其属地大肆封官许愿成了小人得志的典型。
然而物极必反,富贵加身为所欲为使得嫪毐忘乎所以终究提前结束了自己。关于嫪毐叛变的起因在《史记》中并未详细记述只说有人告发嫪毐假宦官的身份以及私通太后说了大逆不道的话“王即薨,以子为后”。而刘向的《说苑·正谏》中则相对生动形象:
“毐专国事,浸益骄奢,与侍中左右贵臣俱博,饮酒,醉,争言而斗,瞋目大叱,曰:吾乃皇帝之假父也,窭人子何敢乃与我亢!所与斗者走,行白皇帝,皇帝大怒”
可见嫪毐叛乱起因告发无疑,司马迁没有添油加醋较为客观,而此时正值始皇帝冠礼不久,究竟是偶然天灾还是幕后人祸值得玩味。
《史记》中说“人之告嫪毐,毐闻之。秦王验左右,未发。上之雍郊,毐恐祸起,乃与党谋,矫太后玺发卒以反蕲年宫”,可见始皇帝知晓之后并没有立即处置,其中不难看出其政治手腕,私通犯上远远达不到其想要的政治效果,故而“未发”。其了解嫪毐为人,越是不动嫪毐越慌,果然因为恐惧而举兵造反落得个车裂的下场。
结语:
嫪毐毫无政治头脑,本为一常人,其悲惨结局可以说是吕不韦一手造成。他深知嫪毐的长处,更了解赵姬的品性,其目的自然水到渠成。而关于嫪毐的长处影视剧通常一笔带过或者以传统宦官乱政的形象加以概括。事实并非如此,《史记》中记载:
“始皇帝益壮,太后淫不止。吕不韦恐觉祸及己,乃私求大阴人嫪毐以为舍人,时纵倡乐,使毐以其阴关桐轮而行,令太后闻之,以啗太后。太后闻,果欲私得之。”
其得宠太后直至封侯领地都得益于“大阴人”三字,虽然说其能拉动车轮让人咋舌,但不可否认其异于常人的事实,这些自然无法登上荧幕的大雅之堂。吕不韦深知“太后淫不止”,才投其所好,其老谋深算不言而喻。然而精于算计的奇商万万没想到自己也因此而跌下政坛。一人亡于色,一人亡于“闻”,一国太后与传奇商人尚且如此,我们又如何能不戒之甚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