瓜瓜斋:古人的议论文经不起推敲
下面是明人沈野《印谈》里的一段:
印虽小技,须是静坐读书。凡百技艺,未有不静坐读书而能入室者。或曰,古人印章,皆工人为之,焉知其必静坐读书者耶?曰:譬之时文、古文,虽田叟稚子,随意道出,亦有奇语。石勒不识字,能作诗歌。印章亦尔。
文从字顺,没毛病?我觉得有毛病。
作者的观点是:印章虽然是雕虫小技,但也要多读书,才能“入室”,成为行家。这个观点合理与否,我们暂不理,先看他的论证过程:
他说:“凡百技艺,未有不静坐读书而能入室者”。用“凡……未有”句式,表示没有例外情况。就是说,不静坐读书,是不可能成为行家的。接着,他给出了别人的反驳:
古人印章,皆工人为之,焉知其必静坐读书者耶?
我们知道,包括沈野在内的明清人,所崇尚的汉印,是由汉代工匠刻的。工匠大都不读书,但却刻出了令沈野们称赏的印章。面对这个反驳,沈野没有说:“你怎知古代工人不读书”,因为他知道,古代工人的确不读书。于是,他给出了两个论据来回应:
第一,农村的童叟,不识字,但他们随口说出的话,可能媲美文学家。
第二,后赵皇帝石勒不识字,但会口头创作诗歌。
这两条论据,是为了佐证反方,还是为了证明自己?他最后说“印章亦尔”,好像是说,不读书的汉印工匠,好比不识字的童叟和石勒,也会出产佳作(刻出好印)。从这点看,沈野好像是为了佐证反方。可这不是糊涂吗?他还“曰”个啥劲?
如果说沈野的意思是,童叟和石勒,只是偶尔道出奇语诗歌。不读书的工匠,只是偶尔刻出好印,没有普遍性,更不代表他们就“入室”了,这似乎说得通。但这又跟事实不符。毕竟,令沈野们称赏的汉印,多由不读书的工匠刻成。
所以我觉得,沈野给出的论据,做的是无用功,甚至适得其反,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问题出在哪里?
我觉得,沈野忽略了汉代和他的时代的不同。汉代,印章由工人刻制,文人极少亲自操刀。汉代工匠也有审美诉求,但肯定不同于明代文人。沈野的时代,文人介入刻印,亲自操刀,要求印里有士气、文人气,是明人的普遍追求。这些虚无缥缈的东西,他们认为非靠读书养成不可。因此,像书法、绘画一样,读书成了刻好印的背景支撑。而明人认为汉印里存在的那些个美,与其说是汉代工匠创造出来的,不如说是明人从中“发现”、“发掘”的。惟其如此,艺术才能发展呀。
可以这样修正沈野的观点:汉代工匠不读书,可入室。明代刻印者不读书,只能沦为刻字匠。
沈野缺乏的是这种历史观,只是静态地发表议论,原地打转转,出了纰漏。
前不久读到一篇文章,指出孟子、庄子等大家的文章里的一些逻辑问题。那些问题,我以前根本没觉察到。自此,我翻古人的东西,就留个心。这不,最近读了些论印章的文字,发现好几篇有问题。今天先举这一篇。
其实,我缺乏逻辑训练,不能保证上面的分析都合理。我是中国人,中国人可能大都缺乏这方面的训练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