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馀年丨张剑迟:“盖上帽”

随着春节的临近,家乡的年味又一次浓了。这年味唤醒了我儿时的记忆——四十多年前,到姑奶奶家走亲戚的情形又一次浮现在眼前。

大年初三,吃罢早饭,爸爸推出那辆旧飞鸽牌自行车,收拾好提兜,然后驮着我去走亲戚。爸爸要先到莒镇神庄,把我放在神庄姑奶奶家,然后他再去莒镇街舅爷爷家。

神庄距老家十几里。我坐在自行车后架上,扶着父亲的后腰,耷拉着两腿,寒气儿顺着棉裤腿嗖嗖地往上跑,我却在寒风中兴奋地东张西望。

到神庄姑奶奶家,我已冻得两脚麻木,站立不稳。姑奶奶踮着小脚,急忙拉着我走进堂屋,让我坐在小板凳上。

她随即拿来一把柴,在我面前点燃,让我烤着小手。接着脱下我的棉鞋,架着我的脚丫烤火。

袜底冒出的一缕缕热气,缓缓上升。脚渐渐苏暖过来。姑奶奶又烤我的棉鞋,柴火的烟热钻入鞋洞,热了鞋底,暖了鞋帮。

我趁热穿上棉鞋,那暖瞬间钻入脚心,沿着脚踝跑入心门。我的快乐开始了。

父亲离开后,姑奶奶迈着小脚,领着我来到大门口。她从怀里掏出温热的皱巴巴的两毛钱塞到我手里,接着嘱咐:“放好了,放好了,别让他们看见;可别掉了。”

看到钱,我顿时兴奋起来,赶紧把它塞进棉袄荷包里,用力压了压。我快乐的心似空中飞翔的小鸟。我牵着姑奶奶的手,到东边荷塘上,踢一下冰上枯干的荷梗;到南边田埂上,眺望爸爸去的地方——莒镇街。

吃中饭了,姑奶奶端来两个热腾腾的白色粗瓷碗:一碗是熥的猪肉片,另一碗是熥的炸藕合。白色的肥嫩肉片挨挨挤挤地趴在白色的瓷碗里,惹我的眼;藕合光亮的油面褪去后,软软乎乎。

我喜上眉梢,抄起筷子,夹了一块大肥肉,刚想放进嘴里。姑奶奶连忙说:“慢点,慢点,先吹吹,别烫着。”

姑奶奶帮我吹了两下,我慌忙把肉放进嘴里,有些烫,烫得我嘶嘶哈哈。肥肉片在牙齿和舌头的帮助下,左右摇摆,上蹿下跳。我的幸福和快乐也随着嘴角溢出的油脂跑了出来。

姑奶奶看着我,眼角眉梢都是慈爱的笑。几筷子之后,蓦然发现:肉片下面竟然全是白菜。虽然那白菜也浸在光亮的油珠里。

姑奶奶说:“解馋了吧?再吃些藕合。”

我点了点头,又疑惑地看了两眼白菜。

我快乐地吃着藕合,在“咯吱咯吱”的脆裂声中,寻找着肉末的香。几块藕合吃罢,下面也露出了白菜。

多年后,我对父亲谈起这件事时,父亲苦笑着说:“这叫‘盖上帽’。那时候都穷,过年时来了亲戚,也没什么可招待的,于是‘聪明人’就想出这么个‘好办法’。喝酒的时候把菜端上来,凑菜数。大家都心照不宣,谁也不动筷子吃。到最后吃饭的时候,一人来块肥肉或藕合后,再借着下面的白菜吃馒头。”

“你把肉吃了,你姑奶奶只能吃白菜了。”爸爸接着说。

2010年秋天,我去神庄看望姑奶,她已年近九十。坐在暖暖的砖炕上,她拉着我的手,精神矍铄地唠叨着娘家的人和事,唠叨着现在的好社会,眼睛带着光,眉梢带着笑。

如今,我已年过五十,对肥美的“上帽”也厌倦了多年,对年的感觉似乎也越来越淡了。但我依然会满怀欢喜地去迎接新年,不为吃,只为那一辈辈绵延久远的骨肉亲情。

窗外不远处,小区物业刚刚挂起的大红灯笼在微风中舞动着——年快到了。

(0)

相关推荐

  • 38棉鞋样

    38棉鞋样

  • 庆馀年丨迟磊:上世纪七十年代这样过年

    我是上世纪七十年代初期在农村长大的,在那个物质并不丰裕的时代,过年对孩子来说显得尤为重要. 尽管到了上学的年龄就随父母到县城读书了,但是每到放了寒假,就早早地盼着他们把我送回老家去,一来是和一起长大的 ...

  • 夏之韵丨张剑迟:童年的乡村夏夜

    盛夏之夜,溽暑难消.行走在小城的街道上,聒噪之音搅闹着耳鼓,这时我便想起童年的乡村夏夜. 夕阳还未完全落山,培洪爷爷右手摇着蒲扇,左胳膊夹着一领苇席就到了村西的街口. 他先用一把大扫帚清扫卫生,然后将 ...

  • 庆馀年丨赵自力:添香

    我家有个传统,新年的第一天,给孩子们的不是压岁钱,而是他们喜欢的书. 于是,每年的正月初一一大早,在孩子们的"新年好"的稚嫩声中,长辈们把提前准备好的各种书籍一一分发给孩子们.在书 ...

  • 庆馀年丨张丽娟:正月初三,回娘家

    "二十三,糖瓜粘:二十四,扫房子······三十晚上熬一宿,大年初一扭一扭!"客厅里,儿子和小伙伴欢快的童谣伴着笑声传入了我的耳朵,开心的孩子们期盼着新年的美食.长者的红包,还有美 ...

  • 庆馀年丨任洪明:家乡的“熬年”

    在我的家乡笃马河下游一带,人们把除夕守岁叫"熬年".这一传统的地方年俗,由来已久,很有特色. 大年三十上午,家族中辈份最高的年长者便把又珍藏了一年的祖谱拿出来,郑重地悬挂于中堂.然 ...

  • 庆馀年丨张桂婷:年味升级,亲情愈浓

    临近春节,人们已经开始准备年货了. 大街上卖春联的.卖年画和灯笼的多了起来,街道道路两侧树干上,悬挂着密集的串灯.网灯.流星灯,各式造型的花灯格外引人注目,扮靓了城市街道,到处弥漫着年的气息,节日的气 ...

  • 庆馀年丨石绍辉:打灯笼

    小时候,天天盼过年,过年可以吃肉,吃白米.白面,吃点心.水果,穿新衣,放鞭炮,打灯笼-- 尤其是进了腊月,一天天地掰着手指头数,恨不得明天就过年. 嘴馋那是肯定的,至于放鞭炮我并不怎么感兴趣,对成帮结 ...

  • 庆馀年丨任洪明:口误

    拜年是家乡农村春节期间的一项传统习俗. 去年春节正月初一清晨,我和"亲门近枝"同一家族的一干人,也和村里其他晚辈一样,出了这家进那家,给庄乡院中长辈叩头请安.我们每到一家,一进院子 ...

  • 庆馀年丨王清福:小时候的年

    小时候就是盼过年.儿歌这样唱道:"绑天灯,采松凹,穿新衣,戴新帽.打灯笼,看庭照,吃饺子,放鞭炮." 那时候没有电灯,一到夜晚黑灯瞎火,小孩子晚上出门总是提心吊胆.只有过年了才能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