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趣幽默的“小包总”杨烁,原来是这样的爸爸,连网友都心疼他儿子

01

近日,亲子综艺《一起出发吧》播出,演员杨烁在节目中呈现出的对待儿子杨雨辰严厉的教育方式引发网友热议。

节目中,刚到达目的地时,父子嘉宾需要选择居住的房间。杨烁先是询问儿子的意见,杨雨辰直白地回答说要五号,结果却遭到杨烁的反驳。

杨雨辰说道五号是他的幸运数字,但杨烁却试图说服儿子选一号,不过没有成功。选择结束后,节目组告诉杨烁,五号房的地理位置较差,又高又远,而且只能通过步行的方式到达。同时出于对孩子的考虑,节目组告诉杨烁,路途较远,如果杨雨辰不舒服能适当抱一下。

而杨烁却摆着一张不耐烦的脸,似乎觉得要走得这么辛苦,错都在儿子身上。一路上不停抱怨和责怪杨雨辰,但孩子毕竟是孩子,年纪尚小,心灵脆弱,还没能达到独立做出正确判断的能力,他要如何知道哪一号房最好?

面对自家的孩子,杨烁从来都是责怪,没有一处让他满意的,还一直摆着嫌弃的表情,看到杨雨辰不会叠衣服时,不是走上前去耐心地教,而是不停地地训斥讽刺。“叠几折?我是这么教你的吗?”

看到杨雨辰一脸委屈的模样,观众都觉得心疼。

对此,杨烁在节目中表示不会放弃自己的教育方式,但会改变一些态度,对儿子不那么严肃。“自己家的孩子我特别心疼,但他是个男孩子,将来要成为一个男子汉。”

看得出杨烁也是爱儿子的,他一边喝斥一边用手也护着孩子,只是在这种教育方式下成长的孩子,活得得有多小心翼翼,多痛苦啊!

很多父母希望孩子将来有担当、抗压能力强,平时很少赞美孩子,故意打击讽刺孩子,认为只有这样孩子的心理才能更强大。

殊不知,孩子的成长需要的是“教育”而不是“打击”,过于严厉总不认可孩子的教育方式,非但不会磨练出孩子的意志力,还会导致孩子出现“否定自我”的心理问题,变得懦弱不自信,甚至会剥夺孩子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憧憬。

02

昨天外甥来我家,说想住在我家,再也不想回家了。细聊之后得知,外甥被爸妈联合痛骂了,不是跑得快差一点被混合双打。

外甥今年5岁,长得帅气可爱,是家里宝贝。妹妹和妹夫对他宠爱有加,买最好的衣服用品,上当地最好的幼儿园,连玩具都选质量更上乘的,总之在他们的能力范围内给外甥最好的。大小节日妹妹两口子都会抽时间带外甥出去玩,他家旅游的纪念品都装了一大箱子。

对于这种宠爱,好多父母是做不到的,这也是外甥的幸运。相比妹妹我自责自己对孩子做的不够,没有更多的时间陪孩子出去玩,也没能让孩子上更好的小学,是个不称职的妈妈。

可随着外甥的长大,变得越来越敏感,很会看脸色。经常问妹妹,妈妈你高兴吗?高兴就笑一个,孩子好像生怕妈妈不高兴,他又爱父母,又怕他们。也许是工作压力的缘故,妹妹和妹夫的脾气都很大,对孩子没有一点耐心,一点小事也会惹他们发火动辄就批评、痛骂。

这次是由于幼儿园的元旦演出,外甥给搞砸了。原来外甥班级的同学一起表演踩踩踩舞蹈的,按事先彩排外甥站在第一排。可是正式表演时,也许是第一次上台紧张,外甥在台上不仅没有跟着音乐跳舞而且还哭了起来,整个舞蹈别的小朋友都卖力的跳着,只有外甥一动不动的在那里抽泣着,这让站在台下观看的妹妹和妹夫非常生气。舞蹈结束后,生气的父母还没等外甥换好衣服,就粗鲁拉着外甥离开了表演场,连接下来抽奖和聚餐活动都没有参加。

出了活动现场两人轮流责骂了,骂了外甥哭都不敢哭,怯生生的跟在他们后面跑。

回家后妹妹并没有问外甥在台上哭的原因,而是一味的责骂,你怎么那么没用啊,别的小朋友都能跳那么好,你怎么就不行,你真笨,你总是这样一遇到事情就知道哭,巴拉巴拉骂了一路。

可怜的外甥经常接受到这样的负面评论,导致聪明可爱的外甥缺乏自信,与他们的感情也不亲密。

03

每每谈起外甥,老公就感叹外甥可怜,遇到如此暴躁的父母。也许是受家庭的影响,妹妹好像完全沿袭了母亲当年的做法。记得小时候与外甥同样的经历,现在想起来还心有余悸。

那是小学四年级的一次作文竞赛,每个班派一个人参加比赛,我有幸被选上,比赛前已经将稿子背的滚瓜烂熟了,上台后背的也挺流利,可就在结尾的时候,我忽然怎么也想不起来了,就站在台上干着急,越着急越想不起来,最后主持人看不下去了,问你的作文完了吗?我像获救似的的点点头,木木的走下台,心里别提多沮丧了。

可没想到接下来的遭遇更让人生不如死。我走下台后找到在台下观看的妈妈,迎接我的却是一副后妈脸和一顿臭骂。她对着那么多同学和家长近乎吼叫式的骂了我一顿,具体骂了什么,我忘了,但是当时恨不得有个地缝钻进去的心情还还犹如昨日。

自那以后,我就患上了上台恐惧症。直到现在,不管我多么熟悉在台下做了多少准备,只要一上台大脑就一片空白,说话都不顺畅了,这个缺陷给我的工作带来很大的印象。所以,我特别心疼外甥,担心那么好个孩子在父母的暴力语言中,渐渐变得压抑,懦弱,胆小。

记得小时候,因为无意中对爸爸说了句我把你的钱都买了玩具的话,而被爸爸骂“你个败家子”,由于不理解死字的含义,对父母说了句你们越来越老然后就死了的话,被妈妈说“忘恩负义的东西”......

这些父母不记得的话,都会给我造成了一些心理阴影,即使时隔多年,想起来依然会隐隐的疼痛。而我的父母,却并不觉得那些话是对我的伤害。

但是在那个物质相对匮乏的年代,家长受教育水平普遍较低,那些话,每个家长或多或少都对他们的孩子说过。

可受过高等教育的妹妹,却对这种暴力语言所造成的后果视而不见,让人唏嘘。

《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里说过,在每个人的心中都饲养着一头名为'语言暴力’的猛虎,它会轻易地摧毁信赖、尊重和平等的心态。比起行动的暴力,这头猛虎伤人的方式不同,痛苦却不遑多让。

在孩子面前,语言暴力是把屠刀,父母以爱之名行害之实。

04

俗话说:“好言一句三冬暖,冷语伤人六月寒”。

国外有一篇寓言故事,一位樵夫救了小熊,母熊对樵夫感激不尽。有一天夜晚,樵夫迷路借宿到熊窝,熊安排他住了一宿,还以丰盛的晚餐款待了他。翌晨,樵夫对母熊说:“你招待得很好,只是有一点,也是我唯一不喜欢你的地方,就是你身上那股臭味。”母熊心里怏怏不乐,但嘴上说:“作为补偿,你用斧头砍一下我的头吧。”樵夫按要求做了。

若干年后,樵夫遇到熊,问起头上的伤口好了吗,熊说:“噢,那次痛了一阵子,后来就不痛了,伤口愈合后,我就忘了。不过那次您说的话,就是您用的词,我一辈子也忘不了。”

语言暴力的杀伤力时常比肢体暴力更加让人不寒而栗。因为语言伤害,刺伤的是心,是灵魂。语言暴力往往超越肉体所遭受的侵害,即使时光流逝,也难以冲走语言伤害引起的灼痛。

生活中,有很多父母像妹妹一样,一边宠爱孩子,一边伤害孩子。不管我们漂亮与丑,贫穷还是富有,孩子对我们无条件的爱。孩子是这个世界上,你怎么凶他,他都爱你的人。

因为我们是大人,是家长,自认为懂得更多,就无所顾忌的骂孩子,还美名其曰的是为他好,可我们有没有问过比我们弱小很多孩子的感受呢?

没有当父母时,以为父母对孩子的爱,最无私最伟大,等我有了孩子一定可以好好爱孩子的。可作了父母才发现,其实孩子的爱才是最单纯,最暖心的。

我们经常出于各种原因凶孩子,骂孩子,甚至损孩子,从没有考虑孩子会伤害孩子。其实,孩子需要的从来都不是高级玩具和漂亮衣裳而是父母无条件的爱。这种爱中重要的一点就是,父母的耐心,包容,接纳。

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对于孩子的错误当然需要父母批评和指正。但父母可以换一种更温和的,易于孩子接受的方式。

《非暴力沟通》一书中说:“把你的眼睛想象成就是一台录像机,他只是在记录一个一个很真实的画面,把你所看到的画面不掺杂个人评论告诉孩子,这是最好的方法。”不要把把事实和意见混为一谈,收起那些令孩子气馁的负面评论,我们要多用眼睛看孩子。培养一个像摄像机一样的眼睛,站在事实的角度去接纳孩子。

当父母与孩子说话时,可以考虑以“我”作主语,比如,“我希望你下次出门前可以检查一下书包,确保所有东西都带齐了”,这样能给予孩子正面引导的同时,也可以带来缓和的语气和效果。

父母善意的提示和正确的引导,会让孩子感受到父母的耐心和理解,从而拿出更合作的态度配合父母。

语言,是一个人给另一个人的精神支撑。语言可以给人温度的,也可以给人绝望。暴力语言是一种杀人于无形的方式,没有任何痕迹,但它足以摧毁一个人。

因此,别再一边宠爱一边伤害你的孩子了,幼小的他们太无助了。别在做愚蠢的父母,让孩子因你的语言而绝望。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