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和大学》

本文为 瑞学堂 高校系列文章

城市和大学,其实是密不可分的。看一所高校的浮沉史,一定会折射出其所在城市的荣辱史。

在清朝和民国年间,中国有教会大学、有公立大学、有国立大学、还有私立大学。最早的教会大学,是上海的圣约翰大学。后来还有北京的燕京大学、济南的齐鲁大学、南京的金陵大学、杭州的之江大学、成都的华西协和大学、广州的岭南大学等等。这些大学的勃兴,反映了当时这些城市教会的力量,以及城市的开放程度。

最早的公立大学出现在天津,由晚清名人盛宣怀所办。此大学原名北洋大学堂,如今改名为天津大学。盛宣怀除了在天津办北洋大学;在上海还办了南洋公学,也就是今日上海交通大学和西安交通大学的共同前身。由上可以看出清末的时候,南上海北天津,是中国城市中的明星。

一九一十年代,蔡元培出任教育总长的民国年间,教育部一度将大部分称呼为大学的学校,纷纷改名为高等学堂或高等师范。当时全国只保留三所国立大学,分别是:北京大学堂北洋大学堂山西大学堂。可以想见,当时的太原,因为有晋商,因为有阎锡山,在国内的地位很是不凡。

一九二十年代,因为纪念国父孙中山,各地的大学,纷纷改名为国立中山大学。国立第一中山大学在广州,即今天的中山大学。国立第二中山大学在武汉,也就是今日的武汉大学。国立第三中山大学在杭州,就是如今的浙江大学。国立第四中山大学在南京,后来改名为中央大学,如今分解为南京大学、东南大学、南京农业大学、南京师范大学、河海大学等一众高校。国立第五中山大学在开封,也就是今时今日的河南大学。

诸位请看,当年作为河南省会的开封,尚有宋都的余威,和广州、武汉、南京、杭州这些城市可以掰一下手腕。当然,也有省立中山大学。比如甘肃省立中山大学,就是今天的兰州大学。可以看出,当时兰州的城市地位,不如以上五城。

民国年间,很多军政名人,亲自担任大学校长。比如一九二十年代,张学良出任东北大学校长。一九三十年代,阎锡山出任山西大学校长。一九四十年代,蒋介石出任中央大学校长。他们所在的城市:沈阳太原南京,也是那个年代万众瞩目的焦点。

解放之后的一九五十年代初,为了学习前苏联的高等教育模式,迎来了中国高校发展史上极其简单粗暴的院系调整。主流大学被彻底打乱。院系调整后,很快产生了全国重点高校。首批重点大学共6所,分别是: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农业大学北京医学院(如今已并入北京大学)。可以看出,除了首都,东北江城哈尔滨是那时中国城市的翘楚。

到了文革,所有的社会秩序悉数破坏,所有的高校又被洗牌。不少高校解体,或被迫迁离中心城市。如今在合肥的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就是文革时迁出北京的13所高校之一。

也正因为高等教育在文革中被粗暴格式化,所以1978年重新设立88所全国重点大学的时候,很多地级市也分到了一杯羹:比如阜新的阜新矿业学院,大庆的大庆石油学院,齐齐哈尔的东北重型机械学院。计划经济在那时绝对是主流,所以东北的重点大学多且强,和各自所在的城市地位暗自呼应。的确,这些学校也能培养出诸多领军人物。比如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校长徐惠彬院士就出自阜新矿院77级材料系,广东省省长马兴瑞就出自阜新矿院78级机电工程系。

到了211的年代,随着中国城市发展的此起彼伏,重点大学名单又经历了一次洗礼。伴随着一批城市的黯然出局,是另一批城市的焕然一新。计划经济年代传统的优势城市开始衰落,以东北和西北更为明显。

双一流高校的名单,更强化了城市的地位。如今中国高校的排名和录分、尤其是本科录取分数,简直就是中国城市排行榜的另外一种表现形式。

从2004到2019这十几年中国高校的理科各省录取加权平均分前11名可以看出,除去杭州的浙大、合肥的中科大、南京的南大外,京沪各平分4所。北京为北大清华人大北航,上海是复旦上交同济上财。可以充分看出2座超一线城市对国人巨大的吸引力。

而山东大学、吉林大学、东北大学、兰州大学等传统名校的招分,被原来对等甚至弱于自己的诸多学校纷纷超越。与其说普罗大众对高校是用脚投票,不如说普罗大众对城市在用脚投票。相反,经济强市中原来并不抢眼的高校,如苏州的苏大、宁波的宁波诺丁汉、深圳的深大等,表现一年胜过一年。

哈工大有3处校区:哈尔滨本部,外加深圳威海。高考录取的结果,是深圳校区遥遥领先,哈尔滨本部排在第2,威海最末。很明显,考生和家长在这里首先选择的是城市。

很多人会觉得中科大是个特殊例子,其招分并不受所在城市的束缚。的确,其所在的合肥虽然近年发展很快,但毕竟和国内强二线城市比,并不出众。中科大能保持很高的录取分,是因为身上挂着科学院和少年班的金字招牌。但这些人也许忘了,中科大可是13所文革时从北京外迁的高校之一。假设中科大本部还在北京的话,今时今日他的录取平均分,不可能输给复交浙,哪怕碰到北清也毫无畏惧。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