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故事——赵构禅让背后的故事

宋高宗赵构这个人是一个非常复杂的人,可以说他把我国中庸文化的精髓演绎到了极致。无论是主战派,还是主和派,还是投降派,都被赵构驾驭得团团转,几派人之间打得鼻青脸肿,就是没有赵构什么事儿。连“靖康之耻”和“苗刘兵变”这样的塌天大祸他都能躲过,只能说赵构是个福大命大之人。赵构的处世哲学非常有一套:投降,他能推到秦桧身上;主和,他能推到赵鼎身上;主战,他能推到岳飞身上,反正自己就是不出头,让所有人都觉得他赵构是“自己人”,到头来怎么死的都不知道。

赵构也有他的难言之隐,那就是生育问题。赵构本来与妻妾生了一大堆子女:几个女儿和一个儿子。几个女儿在“靖康之耻”的时候,被全部掳到金国去了,再也没回来。赵构唯一的儿子赵旉出生在1127年。因爆发了苗刘兵变,刚刚三岁的小皇子赵旉(fū)被推举当了一个月的皇帝,随后再度“让位”给他老爹赵构。但是赵旉在这次兵变中受的惊吓不浅,不久就生病了。当年七月,赵旉随赵构来到建康(南京),一天,伺候的宫女不小心踢倒了宫里的炉子,发出巨大的响声,小孩听到后嚎哭不止,病情加重,当月就死了。

 从此以后,尽管后宫众多佳丽再也没有为他生过孩子。正史上没有记载赵构无后的具体原因,但是民间野史就开始到处风传赵构是因为被金兵追击受到惊吓造成无后。当然野史可信度比较低,但是正史不会明说这种事。

就在赵旉死后不久,赵构就在宗室里挑了两个孩子赵伯琮和赵伯玖作为自己的养子,这在历史上是罕见的,要知道赵构在收养赵伯琮时刚刚26岁,身体正是强健的时候,这么年轻就急着过继养子,很可能是他自己已经意识到问题了,因此要早作打算。

当年,北宋曾爆发了一场轰轰烈烈的“濮议”事件。当年宋仁宗迟迟没有儿子,于是便将赵光义的曾孙赵宗实收为养子。随后赵宗实继位为宋英宗,明明是托宋仁宗的福,但宋英宗却希望将自己的父亲追封为皇帝。这在当时,引起了一系列的斗争和反对。宋英宗虽然胜利在望,但由于他过早崩殂,这件事也没有了最终的定论。虽然是有惊无险,但却给了宋朝偌大的警戒。

宋太祖崩殂后,便有人大胆预言说:太祖的后代还会再得江山。而赵构登基后,此话又被宣扬出来。赵构便开始极力铲除威胁,赵子崧遭到流放,死于被贬之地。不仅如此,威望赵廷美的后人也惨遭构陷。凡是一些有威望的宗亲,赵构宁错杀一百,也不肯放过其一,以至于冤案无数。

而作为北宋地位高贵的安定郡王系,赵构也进行了势力的削弱。他将选养子的事宜交予了赵令旷,撇清了自己到底责任。而赵令旷又深知赵构的用意,便选了两个家世最不入流的养子,作为赵构未来要培养的皇子。而作为回馈赵令旷做了新的郡王。

当然,赵构选养子并不是说选就能选的,他也需要有充分的理由,证明自己选择太祖后人为养子的原因。毕竟太宗的后人也在虎视眈眈,赵构如何才能服众呢?于是他便借由孟太后托梦一事,名正言顺地选择太祖的后人,这一托词也让朝堂之人哑口无言。孟太后是宋朝的一代传奇太后,他本是宋哲宗的皇后。当时宋朝新旧党派争执不下,而孟太后因为支持旧党被废后。但宋徽宗登基后,旧党又一朝得势,孟太后又被复位。但随后新党再起,孟太后又再次被废后。但这时又正逢靖康之乱,宫中有名分的妃嫔都被金人掳走,可孟太后此时乃是废人,自然无人关心她的处境。于是当宋朝朝堂乱作一片时,作为现今唯一有话语权的孟太后,再次受到万人的尊敬。孟太后去世后,她的地位在南宋也是尤为尊贵的。因此赵构便说,自己之所以要择太祖的后人为养子,这也是出自孟太后的意愿。而古人又尤为信托梦一说,故而信以为真。

不得不说,赵构在选择养子一事上,倒还真是用心良苦。先是谨记北宋先前的教训,由此忌讳太宗一代的后人。再进行对太祖系的势力削弱,以铲除对皇权的威胁。随后,再用孟太后托梦一事作为自己的有力托辞,表面上显得自己敬重先人老祖宗。但实际上,都是为了稳固自己的皇权罢了。他并不在乎南宋交给谁的手里,才能迎来国力的昌盛。赵构只在乎哪位养子能够顺从自己的命令,不对自己造成威胁。

这些养子在宫中待了2-30年,赵构都没有立太子,因为他还怀有最后一丝梦想。不过,惊喜最终没有到来,在赵构55岁的时候,他终于认命,决定从众养子中挑选一个作为太子。当时有两位准太子人选,一位叫赵琢,一位叫赵玮。

赵构为了测试他们的能力,竟想出了一个有悖伦理的方法:就是给两位皇子各送去10名宫女,也不说该怎么处理,就看他俩的反应。赵琢沉不住气,有美女就尽情享用,也不管这些宫女是谁的女人。赵玮却在老师史浩的授意下,将这些“小妈”们待若上宾,从头到尾恭恭敬敬。不多久,赵构就将这些宫女们招了回去,一问之下,高下立判,赵玮就这样做了太子,他就是后来的宋孝宗赵昚。赵构用这种近乎违背伦理的方式选定自己的继承人,真是让人叹为观止。不过,这就是赵构的处世哲学。

绍兴三十二年(1162年),宋高宗让位于赵昚,宋太祖赵匡胤七世孙,宋朝的皇位再次回到宋太祖的这个支脉。据传,赵构早有禅位之意,曾经告诉过赵昚,赵昚流着泪坚决一再推辞,适逢边事爆发没有结果。同年七月,赵昚在即位后的第二个月,颁布手谕,召主战派老将张浚入朝,共商恢复河山的大计。并且接受史浩的建议,下诏为名将岳飞冤狱平反,追复其原官,赦还岳飞被流放的家属。除此之外,赵昚还逐渐开始为被贬和罢免的主战派大臣平反复官,积极备战。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