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病毒狡猾,还是我们太疏忽?新冠病毒检测,为何会出现假阴性?

此次流传盛行的新型冠状病毒让很多人处于惶恐的状态。

而大多数人应该都知道,想要判断新型冠状病毒,除了一些基本的症状外,最主要的还是要通过核酸检验才能确诊。

而在近日有报道医院一名患者在经过三次检测后均为阴性,并没有检查出病毒核酸,最终在下呼吸道样本的确诊下才判断是患上新型冠状肺炎。

在浙江一名被感染的医生也是进行三次核酸检验后才确诊。

可能有很多人比较疑惑,病毒核酸检验是确诊新型冠状病毒的金标准,但却有患者经核酸检测检验出了假阴性,是病毒太狡猾还是发生变异,又或者是检验用的是试验盒出现问题?

在种种猜疑中,大家无非关心的就是要给问题:随着病毒核酸检验频繁检测出假阴性的情况,是否会导致大量患者被漏诊?在漏诊后所带来的传染范围会不会持续增加?

我们先说什么是病毒核酸假阴性?

假阴性是指感染上新型冠状病毒的人,它在进行病毒核酸检验后显示阴性,没有显示感染上病毒,而导致假阴性出现的结果有很多,并不一定是病毒核酸检验出现问题。

可能有以下几种情况:

一、采集样本时病毒采集过少或者没有采集到

新型冠状病毒主要是感染人体的下呼吸道以及肺部,所以大多患者是以干咳为主。

而很多患者在被采集样本的时候主要是采集咽喉部的样本,而咽喉部的病毒量比较少,很容易出现采集不到病毒或者采集量过少的现象,就会出现假阴性。

二、试剂盒准确性出现问题

在理论上像病毒核酸检测试剂这样的产品是需要经过长时间的临床试验才能明确它的有效性。

但由于这次新型冠状病毒的突发让很多产品都是加急生产,没有经过全面的临床试验,所以在检验的时候试剂盒也有可能会出现问题。

三、运输储存的过程中出现失误

由于样本的运输,储存检验等过程都有严格的要求,在执行的时候任何一环出现错误都会导致结果被影响,特别是在疫情期间,有些医院的环境以及实验室的条件跟不上,就可能会出现检查错误的现象。

说到这里可能有很多人认为既然病毒核酸检测会出现假阳性,那是否应该放弃这项检查?

其实核酸检验相对来讲比基因检验更快,而且在操作的时候更加容易,在突发的病情面前,它有着难以替代的地位。

说假阳性的出现可能会有漏诊,但并不会形成大规模传染。

因为病毒核酸检验主要是作为新型冠状病毒的确诊标准,而有需要进行核酸检验的人大多都是疑似疾病患者,在没有确诊疾病之前医院会将患者进行隔离,并且在后续整治的过程中会多次进行核酸检测以及临床诊断来得到结果

并不会让凭借检查结果为阴性就让患者出院

即便是医院要对疑似患者或确诊患者解除隔离,也需要满足一定条件才可以。

例如患者的体温需要恢复正常三天以上、呼吸道症状明显好转以及进行检查时肺部影像炎症明显有被吸收,同时连续两次进行核酸检验呈阴性等

而且大家需要明白的是事实上新型冠状病毒病不可怕,大多数患者感染后只是轻症。

重症及死亡的案例多为一些老年人或引起较严重的并发症患者,所以大家

不要产生恐慌并且排斥隔离,隐瞒情况,导致原本没那么严重的病情加重,最后害人害己。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