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键盘,大大舞台
摘 要:器乐教学的引用并非是对唱歌教学的取代,而是当作对学生的音乐教育的目的,更是用来实现教学和艺术相结合的方法和手段。评价是对于学习成果的考量,是教育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结合B校开展的口风琴教学活動,本文通过器乐教学、评价方式两大方面,对B校开展的器乐演奏评价进行探索与思考。
关键词:口风琴 评价 演奏
21世纪初,各国的音乐教育在音乐教育家的努力下呈现出百花齐放的态势,他们在重视节奏、音准训练的基础上,看到了学校音乐教学中对器乐教学的重要意义。
根据我省出台的一系列教育考试制度的改革,初中学业水平测试中音乐学科的考核已蓄势待发。国内部分教育学专家认为我国现有的考试评价体系还是以中高考为主体的各种总结性外部评价体系占主导地位,而与教学息息相关的课堂评价却长期无人问津。而音乐学科恰恰不能用“一纸定乾坤”的方式来考量学生的音乐学习水平。音乐是一门实践性非常强的学科,评价的多样式远大于其他学科。
B校虽为一所城市的公立学校,但有三分之一的在校生为借读生或插班生,并且这类生源呈逐年递增的态势。学生在小学阶段接受过乐器教育的人均比例不足10%。所以,我校在市区举办的器乐比赛中,一直都是“全员参与”,把所有会演奏乐器的学生集合在一起,组成一个器乐大拼盘。对于音乐教育,处于家长不重视,学生不了解的状态。学校为了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也希望学生能在初中阶段掌握一门技能,于是全校普及口风琴演奏活动,当然,这项工作的过程中,每年也都会受到新生家长的不理解。作为学校唯一的一名音乐教师,口风琴是课堂教学与音乐社团、校园活动之间一个非常得力的媒介。学校使用的教材是人民音乐出版社出版的(2012版)音乐教材。
一、器乐教学不容忽视
器乐教学一直都是课程标准中的一项重要的教学内容,从20世纪末开始,课程标准就指明音乐课堂中包括器乐教学。《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指出“器乐演奏对于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提高对音乐的理解、表达和创造能力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前言部分的三大章节都提到了器乐教学。在第三部分“课程内容”中的“表现”,更是明确指出,“7~9年级,每学年能够演奏乐曲2~3首”。
根据学生的不同能力,在课堂上采用分层教学。以七年级上册《友谊地久天长》(演奏)课为例,因为歌曲旋律中有多处大跳的音程,对于没有键盘基础的新生来说是很容易弹错音,有的学生乐感较好,他们是能听出错音,但苦于手指“不听使唤”;有的学生乐感稍弱,他们并没有对自己的错音有反应。前者时间久了会放弃,后者容易“沉浸”在自己的音乐中,会破坏班级整体演奏的效果。因此,在这节课中,根据歌曲的伴奏,编写了较为容易的低声部伴奏,对于键盘能力较弱的学生来说,他们可以完全胜任,而且符合初中生追求个性的心理特点,学生很乐意参与完成低声部的内容。
二、评价方式“包罗万象”
评价是教育教学的方向和内容。考什么、评什么也就决定教师在课堂上教什么,虽是无奈但也是摆在现实的必选题。但由于音乐学科的特殊性、专业性,针对音乐学科的评价方式也应是多样性。
1.形成性评价
形成性评价是指在教学过程中,为调节和完善教学活动,保证教学目标得以实现而进行的确定学生学习成果的评价。
对于初一的学生来说,还是以形成性评价为主。在学生个人或小组演奏后,教师按照教学设计中的目标和内容制定乐曲的评价标准,并逐一对演奏的学生进行评价。让学生在听评的过程中,耳濡目染,知道欣赏、聆听器乐演奏时要从哪些方面入手,自己在演奏乐曲时应该注意到的问题,从而改进、完善作品的演奏。
2.过程性评价
结合语文、英语学科的课前诵读欣赏展示,音乐课上针对初二的学生及初一下学期的部分班级,也开展了口风琴的课前展示。以小组为单位,轮流进行课前口风琴的吹奏展示,对学生是一种舞台表演的锻炼,教师也通过每节课前的口风琴演奏检验学生口风琴学习的程度。
每组展示后,其他小组的成员可以对该组的展示从表现性、技术性等方面进行评价,先说值得同学们学习的长处,再提出应改进、提高的方面。有时,展示的小组成员也会对自己的表演不满意,而自己提出不足之处。在课前展示后的评价中,以小组自评和学生互评的方式,为展示小组加分。学生在这个环节中,不仅得到了演奏能力上的提高,也培养了学生反思与欣赏的能力。
为了调动在校所有学生的学习、生活积极性,学校每周开展“流动红旗”活动的评比,每个班级黑板的两侧都有针对班级各小组的学习、纪律、卫生等项目的评比。借鉴了学校日常教学方面的工作经验,音乐学科每学期开展“班班有音乐”活动,以年级组为单位,在学过的歌曲当中任选一首进行比赛,比分排名纳入班级考核中,学生和班主任的参与热情十分高涨。
3.表现性评价
表现性评价是在20世纪90年代,美国兴起的一种评价方式。指“教师让学生在真实或模拟的生活环境中,运用先前获得的知识解决某个新问题或创造某种东西,以考查学生知识与技能的掌握程度,以及实践、问题解决、交流合作和批判性思考等多种复杂能力的发展状况”。表现性评价是注重过程的评价。
在课标的四大方向:唱歌、演奏、综合创新、识读乐谱。从而可见,音乐学科的评价方式,表现性的内容占主导。音乐学科是一种理性与感性交织在一起的一门学科。大连地区的初中使用人民音乐出版社出版的教材。在一次教材解析会上,该出版社的主编吴斌老师曾说过,要培养学生三个阶段“唱会歌、会唱歌、唱好歌”。这三个阶段,就是由理性认知逐渐过渡到感性意识上,在器乐教学中也是同样的道理。学生在遇到一首新作品时,会因为好奇,而努力的聆听、唱谱、练习演奏。当他们能够完成作品的吹奏时,有些学生会产生倦怠感,这时就需要教师为他们搭建各种可以让学生们展示的平台,独奏、小组合奏展示等活动。当学生们知道他们要在接下来的舞台上有自己的“角色”时,每名学生都会不遗余力地投入到练习时,即便他之前已经认为自己可以完成这首作品。
结语
国家音乐课程改革,不仅是教材内容更加规范化、国际化,更完善了音乐课堂的管理,“一言堂”的音乐课早已不复存在。同样,老师“一锤定音”的成绩也逐渐被多面评价所替代。对器乐演奏评价多样性的评价方式必将继续探索与实践。
参考资料http://a.shayumeichuang.com/index.php?c=show&id=78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