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西医的方法学中医,难以真正进入中医之门
编者:中国古人重视以体验为基础的,用心观察世界,现代科技注重实证为依据,用逻辑思维判断、推理。不同的思维方式常常会得出不一样的认知与改造世界的方法。那么,体验作为中国古人认识世界的一种非常重要的方法,在他已经逐渐淡出了现代人的视野之时,我们应怎样如何来看待之?有如何看待其如何与中医产生的关联呢?
文/王蓄之 首都医科大学中医药学院 博士
老子平日里思考人性,观察自然,探寻道。一天,老子路经溪流,看着潺潺的溪水,陷入沉思。过了一会,若有所悟,感慨道:“上善若水。”老子是怎样得出这个结论的呢?“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
水从来都是从高处往低处流,人却都是要从低处往高处走的;水到的地方,往往是人所不喜、不屑、不耻的地方。水来到这里,并不是为消磨时光,而是为了濡养、滋助万物的生长。
以体处之 以心验之,体验中医入门之道
水在“利万物”之后,却不见他对万物有任何索取、要求任何回报。这样的性情,已经与“道”很接近了。
上面是一个典型的“体验”的例子。这里,老子之体在溪水边,体验的是水之性。以身体处水旁,我与水融为一,以我心验水性,即是体验。我们会发现,其实作体验工作的,并非老子之“体”,而是老子之“心”。既然如此,为何不叫“心验”,而叫“体验”呢?
中国文化很强调身与心的统一,如中医理论中,肝主怒。怒在心中而非体内,但心中之怒会带来体内肝脏的损害。(编者注:中医中的“肝”与西医中的“肝脏”不能完全对等)。
反过来,体内肝脏染疾,脾气就容易变坏,经常发怒。身心本一体,密不可分。老子如果没有以身处水的经历,又何来上善若水的体验呢?
体验作为中国古人认识世界的一种非常重要的方法,在今天已经逐渐淡出了现代人的视野。人们更为熟识的认识方法,是实证。值得我们信赖的,不再是心中的领悟,而是科学的数据。医生需要解决的,不再是患者的症状,而是检查的指标。信仰科学,追求实证,本无可厚非。但如果仅仅以这样的方法来学习中医,恐怕就注定了难以真正进入中医之门。
一个人心中的世界,往往决定了眼中的世界
中医根植于中国传统文化,中医理论处处铭刻着传统文化的烙印。体验的方法,自然也就是我们学习中医至为重要的一种方法。一个人心中的世界,往往决定了眼中的世界。
我们是以体验为基础,用心观察世界,还是以实证为依据,用脑分析事物,常常会得到完全不同的结果。
掌握了体验的方法,时时不忘以体处之,以心验之,也就掌握了学习中医的大道。逢山水,可以心验其山水之性;见花草,可以心验其花草之性;处世间,可以心验其人情之性;临病症,可以心验其正邪之性。如此则寓学习于生活,法医道于自然。自学中医,乐在其中,何苦之有?
编辑 |小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