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有个县名看似现代却得于清朝,在此设府名字还与云南的府重名
在处处讲究“以民为本”的今天,爱民、亲民、利民、为民等等词语屡见不鲜。山东省滨州市有个惠民县,这个名字乍一看上去,和上面所说的众多带民字的动宾词组都是一样的,给人的感觉这个县应该是新中国成立之后才成立。
其实,惠民县设置于雍正十二年(1734年)六月,其名字的来历为在县城东南二十里的惠民沟,这条沟开凿于明朝景泰年间,目的是为了导引徒骇河水溢出注入黑洼渚,嘉靖二十四年大水时,佥士王煜对其再加疏浚,成为民众灌溉排涝的重要工程,因为对它非常依赖,因此得到了个名字为惠民沟。
清朝惠民县河渠图,可见惠民沟
那么这一年为什么设立一个惠民县呢?这件事对于当地的官员来说是个大喜事,惠民县所拥有的地盘是属于一个叫做武定州的地方,由于武定州特殊的地理位置,“控制海疆,为全省北门锁钥,州牧一官实难兼顾”,是山东省北部的门户,可以控制海面,所以仅仅是州一级的官员对于管理这一带来说很难兼顾到全面,所以在雍正十二年(1734年)六月把设置于雍正二年的武定直隶州升为了武定府,由于府一般不能直接管理地方,因此就在武定府城设置了附郭惠民县。州变成了府,所在的地域行政级别提升了,相信有很多人应该因此沾了光,提升了品级。武定府到清末时领9县:惠民、阳信、海丰、乐陵、蒲台、沾化、利津、青城、商河县。
清朝武定府
不只是“惠民”这个县名有来历,“武定”这个名字的更有来历。这一带在历史上自秦始皇实行郡县制以来,或名为厌次、或名为乐安、或名为棣州,在明朝宣德元年(1426年)改为武定之前,其名字为乐安州。从字面上看,看上去是“安居乐业”的乐安州怎么突然跳跃式的变成了给人以“金戈铁马”感觉的“武定”了呢?这个过程是充满了杀戮和血腥的。
清朝武定府城图
上个世纪60年代末的惠民县城
原来明朝宣德皇帝朱瞻基的叔父、汉王朱高煦,自恃在靖难之役中屡立战功、并多次拯救永乐皇帝朱棣于危难,对明仁宗朱高炽、明宣宗朱瞻基一系取得皇位极为不满,他在封地乐安州积蓄实力,幻想着和他父亲一样通过“靖难”取得皇位,在明宣宗继位后就起兵造反,不料壮志未酬、兵败投降,在被贬为庶人后和他的世子以及8个被封为郡王的儿子一起被赐死。随后,明宣宗将乐安州改为武定州,以显示自己平定叛乱的功绩,并且以这种方式警示其他的藩王。
云南清朝武定州
由于明朝时期还未重视对全国范围内重复地名的弊端,所以明宣宗在把“乐安”改为“武定”的时候,当然也不注意这个问题,结果就出现了两个叫做“武定”的地方。除了山东省的这个武定州,还有一个在云南省的武定府,其府治所在为今天的云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武定县县城,按照明清时行政级别来说,府要大于州,所以云南武定府论级别要高于未升格之前的山东省的武定州。
清朝武定直隶州
云南武定府的设置要上溯到元朝。这一带本为彝族先民罗婺部落地,元宪宗四年(公元1255年),罗婺部落归顺元朝,并于公元1257年被授予罗婺万户侯,元宪宗十一年(1274年)设武定路,明初洪武年间为武定军民府,到了公元1567年明廷正式派驻流官,设立武定府。清乾隆三十五年(1770年)二月,因辖县太少,不成府制,降为直隶州,至清末领两县:元谋、䘵劝县。
元朝武定路
因为地理位置重要,山东省济南府的武定州在雍正十二年由直隶州升为了府,而由于管辖的县太少,云南省的武定府在乾隆三十五年由府降为了直隶州,两者的身份好像掉了个个。不过随着民国初年的废府州存县制度,山东的武定府被撤销,府治所在的附郭县惠民县名被保留了下来。云南省的武定州则是由州改为了县,成为了武定县。府名不存,而级别较低的州名改为了县仍可以保存了下来。其中的得失,好像在侧面诠释了什么叫做“塞翁失马”。
您了解的情况是这样吗,欢迎在文章底部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