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绪策书画作品选集(十)
2016.11.08 中国画家赵绪策
赵绪策,男,号西月,一九四七年出生于四川成都市新都区。赵绪策自幼酷爱绘画,坚持自学,勤于写生,居四川汶川映秀二十年,得益于卧龙自然保护区、青城山、都江堰山川灵气,认真研习中国历代优秀绘画艺术和西画绘画基本原理,深得何海霞、吴丈蜀、徐无闻等书画大师的指教,形成自己独特的绘画艺术风格与特色。其作品题材广泛,工写俱佳,尤以画虎形神兼备、气势恢宏、独具特色而著名海内外。作品远传欧美、东南亚和港、澳、台地区,参加全国书画大展获金奖、荣誉金奖、创新奖等,书画作品入编《中国书法家选集》和《中国美术家选集》、《巴蜀书画集》、《蓉城翰墨》等大型画集;中国文联授予"海峡两岸徳艺双馨艺术家"荣誉称号,中央电视台授予2014《感恩中国.幸福一家》春节联欢晚会"德艺双馨的书画家"称号,特颁发"公益模范人物"荣誉称号。现为:国家专业美术师、四川省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工艺美术家协会副主席、中国书法美术家协会理事、中原书画研究院艺术顾问、高级研究员、大别山书画院艺术顾问、四川省文史馆巴蜀诗书画研究院常务理事、巴蜀中国画研究院画师、成都市政协书画院画师,成都市美协、书协会员,新都诗书画研究院副院长,新都美术书法协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杨升庵博物馆、新都博物馆陈列部主任、专业美术师。
下图为:2014年5月应邀于广州市文化公园参加赵氏宗亲书画名家大展,赵绪策现场挥毫作水墨双虎图。
工笔画作品《啸月图》,绢本,155cmX84cm,赵绪策作于2006年。
《嘯月图》局部图(一)
《啸月图》局部图(二)
啸月图》局部图(三)
《啸月图》局部图(四)
《啸月图》局部图(五)。
1994年10月1日,赵绪策与吴丈蜀先生游四川古剑门关合影。(吴丈蜀,1919-2006,四川泸州人,当代著名学者、诗人,书法大家。中华诗词学会副会长、中国书法家协会第一、第二届理事、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书法报社》社长、湖北省人民政府文史研究馆馆长、湖北省书法家协会副主席、湖北省社会科学院研究员,1993年批准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1993年公开声明退出书法界,引起世界众多媒体的广泛关注。)
1994年10月1日,赵绪策与吴丈蜀先生游览四川剑门关合影留念。
1992年6月,赵绪策(左一)与李国瑜(左二)、李星武(左三)、吴丈蜀(左四)、高少儒(左五)、袁愈高(右一)于成都市草堂北门(杜甫草堂)合影留念。注:李国瑜(1916-2005)四川成都人,西南民族大学教授、中华诗词学会学术委员会委员、中国韵文学会理事,四川省文史馆馆员。李星武(1926-2003)四川冕宁县人,1959年毕业于四川美术学院,四川省文史馆馆员,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四川南充画院院长,著名人物画家。高少儒(1916-2011)四川成都人,四川省文史馆馆员、四川省书法家协会会员、巴蜀诗书画研究会副会长,成都市政府参事,以篆刻著名。抗战时任四川防空司令部中校督导员、成都市第三区区长,余中英下属。袁愈高1949年出生于四川宜宾,四川省文史馆馆员、四川省文博副研究员、四川省文物局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四川省金石书画研究会常务副会长。
1993年3月,赵绪策(右一)吴丈蜀(右三)李国瑜及夫人(左四、三)、李兴辉等游览四川江油市海灯法师武馆时,同与海灯法师武馆馆长(左五)合影留念,
1992年春节,徐无闻教授(右一)于新都桂湖为赵绪策(中)题书对联“异兽珍禽俱入画,清风明月自吟诗。,绪策画家教正,壬申岁初春.徐无闻”。注:徐无闻(1931-1993),四川成都人,当代著名学者、书法家、篆刻家、教授。在文字学、金石学、碑帖考证、书法、篆刻、诗词、绘画、教育、收藏等领域都是行家里手、是当代一位全能型的人物,对艺术界、学术界、教育界皆有巨大影响。他是二十世纪巴蜀书法、篆刻的代表人物,对巴蜀文化产生了极大的促进作用,代表了学者型书家的典型形象。中国作家协会理事、中国书法家协会篆刻委员会评委、西泠印社社员、四川省书法家协会副主席、重庆市书协顾问,西南大学中文系教授、古典文学和书法教育硕士点导师。
2002年7月3日,赵绪策拜访西南大学教授秦效侃先生,于秦老家中合影留念,并在赵绪策一工笔虎图上题诗一首“铁骨纹身点绛唇,真风流处即雄武,何当纵尔人间去,撕尽狐兔肉为脯。壬午夏六月秦效侃拜题于西南师大”。注:秦效侃,1925年生于四川岳池县,西南大学文学院教授、书法学研究生导师,重庆理工大学兼职教授,著名书法家、古文学研究家、诗人。自大学毕业至今从教五十余年,长期致力于古文学及传统文化的教学研究,擅文章诗赋与书法,蜚声海内外。秦效侃教授观赵绪策虎画作品后题诗赞之,百度网上有。
工笔画作品《小虎崽》,纸本,66cmX66cm,赵绪策作于一九九八年六月一日。
写意画作品《双虎》,卡纸,2016年赵绪策作。
写意画作品《双虎》,卡纸,2016年赵绪策作。
写意画作品《双虎》,卡纸,2016年赵绪策作。
写意画作品《双虎》,卡纸,2016年赵绪策作。
写意画作品《梅》,卡纸,2016年赵绪策作。
写意画作品《兰》,卡纸,2016年赵绪策作。
写意画作品《竹》,卡纸,2016年赵绪策作。
写意画作品《菊》,卡纸,2016年赵绪策作。
书法作品《宴殊,浣溪沙词一首》,:纸本,100cmX55cm,1988年赵绪策书。
扇面写意画作品《花开时节动京城》,纸本,2015年赵绪策作。
扇面书法作品《薛涛题牡丹诗》,纸本,2015年赵绪策书,
书法作品《紫气东来》,纸本,138cmX68cm,2015年赵绪策书。
《我与老虎五十年》
或许,是上天的有意安排吧,使我还在穿开裆裤时就迷恋上了绘画,家贫无笔墨纸砚,我用石灰在地上、墙壁上画画。我见牛画牛,见马画马,我最早也就是从写生开始走上绘画这条道路的。听我父亲讲:"长猪,短马,称砣牛,鸟以蛋为本体。老虎才是兽中之王,老虎最难画,画龙画虎难画骨。"在我的心目中,虎是最神秘的,令我最崇拜的,对画虎更情有独钟。五十年前的某一天,我到附近一老中医家去还东西时,突然被他家墙壁上的一幅老虎吸引住了,仔细观看,是熊松泉画的松月虎啸图。当时我极为惊叹:世间竟有如此高手绘出此神物来。尔后,我多次带上笔墨纸张到这位老中医家里去仔细临摹这幅虎图,从此我与画虎结下不解之缘,虎将伴我一生。
尽管处在60年代的饥荒时期,家境非常贫寒,我还是想尽一切办法求取出版的熊松泉、朱文侯、张善子、戈湘岚、王渔父、蔡鹤汀等画家的虎图,认真临摹他们的作品,从中吸取各家的绘画技法和创作理念。我从1963年开始学习油画,常到成都动物园去观察、写生老虎。用西画的解剖、透视方法仔细把老虎的形体和基本运动规律都画下来,把老虎身体各部位花纹的变化都记录下来。我临摹前人的作品是学前人的构图、用笔、用墨、用色的基本方法,我写生是为了掌握虎的基本造型和各种动态的变化。尤其是一次动物在新都巡展时,我每天近距离坐在老虎笼前,把老虎的各个形体、各种姿态,毛发的生长顺序与规律,一一仔细写生、记录下来。我把临摹与写生,中国画法与西方画法,将此二者结合起来为我之用,才能既未脱离中国绘画传统,又不被前人所束搏,且有新意,故而后来形成我自己独特的绘画艺术风格。
文革中,我在汶川映秀参加修建水电站20年,在那山清水秀,鸟鸣花艳的熊猫之乡,我认真、系统的研习中国历代优秀绘画艺术,纵览古人所画之虎,他们用笔用墨很好,但他们所画之虎,则是传说中的虎,是意象中的虎。以此可见,他们根本就没有看到过真正的老虎。而是到了近代,高剑父、高奇峰、胡藻斌、张善子等画的虎,才是经过真实的、仔细的观察和写生以后,他们画的虎从造型和气势,才比较合乎真实的虎。因此,我应吸取前人之教训和经验,勤于写生,苦练白描线条功夫。即使我在被打成"反革命"、"黑画家",被长期隔离、囚禁的日子里,我从未间断过画画。我整卷抄读吕凤子先生的《论六法研究》,宋·郭若虚的《图画见闻誌》,反复研习张大千、黄宾虹、潘天寿、傅抱石等国画大师的画论,王伯敏编著的《中国绘画史》和徐邦达编著的《中国绘画史图录》;同时学习西方绘画的解剖、透视与色彩,仔细观察大自然的一山一水、一花一木,大量写生青城山、都江堰、卧龙自然保护区、九寨沟、峨眉山风光,同时又认真研习了刘奎龄,刘继卣的虎画作品,又得到张大千弟子何海霞、胡立的指教。
1986年底,我调到新都文管所从事专业美术和负责展览陈列工作,在接触大量的文物精品和众多的书画名家后,对我的绘画艺术的提高起到非常大的作用。此时,我将精力用于画虎,中国画最讲究骨法用笔,色与墨的融合,形与神的关系,气韵生动与否。我的工笔虎,我运用西画的解剖、透视,力求造型精准;运用西画的构图法结合中国画的经营位置法布局画面;运用中国画的中锋线条丝虎的皮毛,以浓淡变化层层加之,犹如西画之素描画法,忌板、忌乱。须知,没有扎实的线描功夫和素描基本功是不行的;运用西画的着色法,使之虎的身体凹凸更强烈,立体感和质感如生;用中国画之晕染法和写意画法补景,表现意境生动、深邃而恢宏的整个画面场景。我的写意虎则以泼彩之法造虎之主要形体,再以狂草之法将虎之斑纹一气勾画而成,用笔中锋、则锋、顺笔、逆笔,用笔之提、按、顿、挫一气疾驰呵成,干湿浓淡应运而生。虎身上粗、细、长、短,纵横交错、疏密变化的花纹,是发挥狂草笔法与绘画的最好用武之地。这就讲究书法与绘画的功夫,书法与绘画的结合,书与画融为一体;我力求虎之造型准确,用色靓丽而沉稳,不浮、不燥、不昧、不俗;运笔生动、流畅、大胆而变化多端,要精练,不板、不繁、不乱,顺势而生,随意而变。作品要形神兼备,画面要有空灵感,远观生灵气势,近尝笔墨韵味,方为上品。以我之见,绘画有两大忌,即:工笔忌板,写意忌乱。
虎年将至,草此上文,全当我对老虎的礼赞,对书画界同好的祝福。
二零零九年十二月十八日
赵绪策于蜀都雄风阁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