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云峰:从知识生产视角看学术期刊发表的本质
2020年11月22—24日,由上海交通大学、杭州电子科技大学、上海出版印刷高等专科学校、上海市科技期刊学会、浙江省科技期刊编辑学会主办,上海交通大学科学史与科学文化研究院、杭州电子科技大学人文艺术与数字媒体学院、杭州电子科技大学融媒体与主题出版研究院、《出版与印刷》编辑部、上海出版传媒研究院联合承办的2020年全国“学术强刊与评价体系”高端研讨会在浙江省杭州电子科技大学成功举行。本届研讨会对标教育部、科技部“关于规范高等学校SCI论文相关指标使用 树立正确评价导向的若干意见”,以“学术强刊之路——中国学术期刊评价体系建设”为主题,在深刻认识论文“SCI至上”带来的负面影响的同时,积极探索建立科学的评价体系,规范各类评价活动,改进学校和学科评估,树立正确政策导向。
何云峰发表报告
上海师范大学期刊社社长、总编,《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中心主任、主编何云峰发表题为《从知识生产视角看学术期刊发表的本质》的报告。
何云峰指出,互联网的发展带来了数据库的大量产生,这给综合性学术期刊提供了被平等阅读的机会与前所未有的生存之道。然而,大多数同行学者的有限注意力主要集中在自己领域内的极少数专业期刊,学者评刊的合理性难免遭受质疑。同时,中文学术期刊大量发表文章,却难以获得国际的承认。何云峰提出,学术期刊是学术发表的主要形式,想要理解当前学术期刊的发展困境,应该重新思考学术发表的本质。
学术发表是以学术诚信为基础的科学研究成果向他人的公开呈现,何云峰在厘清学术发表、伪学术发表、学术伪发表等不同概念的基础上,指出学术发表有正式发表与非正式发表之分,目前仅将正式发表界定为知识生产是值得反思的观点。在国际层面上,学术发表被视为知识生产链条上的环节之一,在知识基因一步步发展为公共知识的整个发表流程中,创新、发表、竞争、传播这四大环节都体现出平等的价值观念。何云峰强调,应关注学术期刊发表的这一知识论本质。
学术发表具有两个层面上的意义:第一,对研究者及其所在机构的意义;第二,对人类知识增长的意义。何云峰指出,对学术发表应该以超越个人“益处”的视角去加以审视。从现代知识论的角度看,正式发表往往是研究者的私人知识向公共知识转化的关键环节。科学研究所产生的理论成果一旦成为公共知识,就会构成人类知识的主要成分;学术发表出现故障,科学研究成果就无法正常由私人知识转向公共知识,人类知识的增长就会受到阻碍。
何云峰指出,目前我国的学术发表面临着六大挑战:第一,如何处理传统发表和电子发表的关系的困境;第二,学术发表和非学术发表的边界划分;第三,学术发表中的自由问题;第四,学术发表需求与供给的矛盾;第五,伪学术发表和学术伪发表的资源浪费问题;第六,非正式发表的问题。
何云峰列举目前我国面临的总体知识论问题:第一,如何通过国际对我们原创作品发表的承认从而展现中国学者对人类知识增长的贡献;第二,闭环的学术发表如何被纳入人类知识大链条之中;第三,学术发表的过度意识形态化跟其知识论本质之间是否存在冲突;第四,如何根据现代化的知识生产要求改进我国的学术期刊发表水平。
最后,何云峰总结报告内容,强调学术发表是知识生产的关键环节,学术期刊发表是学术发表的典型形式之一,对知识生产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而所有的学术发表都面临着各种挑战,从而影响人类知识生产的效率。他指出,站在知识论视角认真审视我国学术期刊发表面临的挑战,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将直接影响我国学者对人类知识的原创贡献。
2020年全国“学术强刊与评价体系”高端研讨会视频回看
1. 视频网址:
https://wx.vzan.com/live/tvchat-954427101?v=637410293815686768#/
2. 二维码:
编辑:许彤彤
审核:靳琼 马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