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诞这IP,为啥越挨劈,活得越皮实?
圣诞,每逢过节倍挨劈。
平安夜,群里、朋友圈里有互祝平安、互道快乐的,也有发中国人不过洋节的段子的,发圣诞树被推倒视频的,发举着国旗说不过圣诞视频的。
年年岁岁节相似,岁岁年年劈不同。
一个大圣诞树被推倒
不管咋劈,圣诞这个IP越劈越欢实。
这就有点奇怪了。
一、我们不一样
现在玩微信最少的,是哪些人?
是零零后,他们认为微信是老年人玩的,所以他们躲到QQ里。
这就是逆反,年轻人的逆反。
时尚潮流螺旋式上升,因为社会总是在逆反了再逆反,否定了再否定。
儿子逆反老子,孙子逆反儿子。
圣诞这个西方节日,作为标签之一,被年轻人用来和他们的长辈分开。
你们不过,我们过。
我们不一样。
感恩节,万圣节,也是如此。
这不仅仅是好奇。
那有人可能会问,那西方的年轻人也会逆反,他们应该反对圣诞节才对。
确实,年轻人大多逆反。但圣诞节对西方人来说,如春节一样。中国的年轻人再逆反,春节还是要过的。
在中国,圣诞节其实就是年轻人的圣诞节。
年轻人逆反,老年人反逆,凡是年轻人干的,都想说一说,都想反对反对。
在圣诞节这个事上,老年人越反对,年轻人过得越起劲。
我们不一样,反对没有效。
平安夜,沈阳中街满是年轻人
二、零边际成本社会到来
网上流传着各种污名圣诞的段子。
其实官方的态度非常光明。
在网站上,国家宗教事务局致天主教、基督教界一封圣诞贺信。
值此圣诞节来临之际,谨向你们致以诚挚的问候和良好的祝愿!
祝你们节日平安、喜乐、祥和!
如果真如段子手们想象的,圣诞就是文化入侵,那官方还会祝节日平安、喜乐、祥和吗?
早些年,西方媒体已看透了中国人过圣诞的目的:“中国人喜欢节庆。假如给他们一个庆祝的理由,他们就会去庆祝,即便他们并不明白这个节日所蕴含的意义”。
“在中国,这个节日从一开始就没有什么灵魂可言。正因为如此他们的节日才会如此欢乐。在中国,圣诞节与历史、传统、亲人或者礼物转送无关。这就是个赤裸裸的金钱和狂欢的节日。”
商家们的态度,是逢节必蹭。
大商家们的态度,不仅是蹭节,还要造节。
像双11,双12,6.18,都是硬生生造出来的,这几个硬造的节,一年过得比一年红火。
造节、蹭节,符合社会物质日益丰富的趋势。
如果不丰富,那只能是杨白劳那样,逢节难过,扯二尺红头绳对付了。
未来学家杰里米·里夫金预言,将来会是一个零边际成本社会,持续的富足带来商品和服务全都免费。
那个时候,一年365天,你很难发现哪一天不是节。
三、文化的融合和互侵
有人说,中国人过洋节,是文化不自信的表现。
恰恰相反,过洋节才是文化自信的表现。
文化自信,是知道自己的文化行,也知道别人的文化行,敢兼容并包,能取长补短。
不自信的文化,才一味拒绝、贬低别的文化。
世界文化,包括中国自己的文化,都在不断融合,不断创新。
融合,从一定意义上,也是互相影响,互相入侵。
能够影响、侵入他人大脑的文化,一定有其长处。
否则,这种文化就会被自动排除出去了。
我国传统的道教文化中,就吸引一部分印度佛教文化。儒家文化,又深受道家、佛家文化影响。
圣诞节,并不可怕。
只过圣诞,不过春节才可怕。
套用游戏的路数,现在的文化都有主本和副本。
中国人的主本文化是东方文化,副本文化是西方文化。
而西方人则正好相反。
据报道,美国很多小学刻意淡化圣诞节,甚至把圣诞活动称之为“冬季表演”。其出发点并不是美国人真的认为圣诞节的意义不再,而是出于一种政治正确的需要刻意为之。
在文化上,没有阴谋,只有阳谋。
谁的魅力大,谁就能占上风。
谁更代表人性,谁就能更持久。
因为文化、节日也会死。
四、消失的节日,淘汰的IP
许多文化已经消失了,这个论点不用证明。从地里挖出的文物,是最好的证明。
这里说一说节日,说一说中国汉族的节日,就已经消失了许多。
IP,不断产生,不断死亡。
青龙节,又称花朝节、中和节。节俗为食“太阳糕”(近似年糕),各家焚帛。
寒食节,源于祭祖,寒食期间只能食“寒具”,即馓子、环饼(近于焦圈)、粔粧(近于糖耳朵)之类。
上巳节,即女儿节。
伏日即入伏第一天,又称禳毒节。
冬至又称冬节。汉代冬至官方放假,唐宋时在此日祭天。古人认为“冬至大如年”
等等,等等。曾经兴盛几百年,现在很少人知道。
传统节日,有生有死。西方节日,有死有生。
拿弘扬传统文化,过传统节日,来反对过圣诞,肯定要进入误区。
所以说,大大方方过圣诞,包容圣诞。
或者说,汉化圣诞。
这才是咱们满满的文化自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