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皇者华.崇拜和图腾】华图腾的本源——火树图腾

华图腾的本源——火树图腾

————的造字本源物:一棵枝枝上冒着火花的树

黄饮冰

小篆华:由“火”+“树”组成。意为一棵枝桠上冒着火花的树。

最原始“火”的来源,是因为遭电打雷击后,一些死亡干枯的树木被点燃,首先是树枝上冒着火苗,然后火越烧越旺导致整个树木燃烧,形成燃烧森林的大火,这个大火被远古华夏人命名为“华”,所以“华”是由树木和火苗组成,但“华”要表达的意思不是“树”,而是“火”,因为树木的燃烧就是“火”,所以“华”的本意是“火”,华即火。在原始阶段人类还没有学会保存火种的时候,“火”不能离开树木而存在,所以原始的“华图腾”是“火树图腾”,原始的华崇拜是火崇拜。

    现在的彝族语言中,称火为“莫都”,意思就是“雷击引起的大火”。“莫都”是现在的彝族语言,不是原始的彝族语言,但记录了火的原始意义。

 “华”的本源并不是“花”。在甲骨文中,“华”就是一棵正在等待点燃的枯树,没有叶子。所以,“华”的本源并不是“花”。哪些认为甲骨文中的“华”是“一颗挂满花的树”的观点是错误的,即使甲骨文中有这样的“挂满花”树的象形出现,树的枝头上挂满也不是“花”,而是冒出的“火苗”。

甲骨文“华”——人为树立的枯树,等待被雷电点燃获得“火”

在人类认识到“火”对于人类自身的生活的重要性之后,人们就要想办法获得“火”。经过长期的观察总结,远古人认识到森林大火是由于雷电击中枯树引起的,为了得到“火”,远古人故意在高山或高地上树立干枯的大树,等待雷电击中树木让树木燃烧以获得“火”。这就是为什么甲骨文中的“华”字,是一棵干枯的大树的原因。

在最原始的最远古的华语中,“火”的称谓,有一个不断进化的过程。

中国远古华人,起源自大西南泛长江上游地区,并在滇黔高原上发展壮大成原始华人群。华人的形成,与火的认识相关。

在远古华人有了一定的认识自然的能力后,首先认识的是“火”。远古华人称“火”为“华”,亦即火树。

华的原始发音,可能是ha,后来演变成了hua,再后来就演变成了huo。

Ha是原始华人对于火的自然反应。被火烁伤,原始华人的反应是a,为了驱赶火,原始华人集聚在一起,发出了haha的声音。这些原始的面对火发出的声音,就演变成了原始华人对火的称谓。由ha的原声,演化成了以a为中心的sa、ha、ya、ga、la、ka等原始音节,这些音节,原始意义可能都与华(火或日)有关。

对于华的发音,我最初以为是远古人在听到火燃烧时发出“哗哗”的声音,所以才把火命名为华(hua),现在看来,这种想法有很大的臆想成分。考虑到远古人类的智力、听力因素和语言的发展规律,结合人对火的感受,我认为华(hua)的发音是后来的事情,因为hua是复合音。人类的语言是从简单到复杂的,所以我认为华(火)的最原始音可能是ha。

 华表不是华的起源,而是华的结果。 在人们知道了人工取火后,人们不再需要特意树立干枯的大树来等待雷电的到来,所以这种在野外树立树木的活动逐渐演变成了在主要场地树立“华表”的习俗,华表实际也是树木,树立华表的目的当然不是为了获得“火”,而是为了场面的宏大和威严!

从有“华”的称谓开始,才有华人和华族。

黄饮冰2014年2月27日。本文是由《我们为什么称华夏——华夏来历考》一文解析出来单独成文。2016年4月23日修改。


作者简介:黄饮冰,本名黄祥文,湖北省孝感市肖港镇人,以研究华夏文明起源史为己任,从1989年开始研究华夏起源史,是华夏文明起源史的独立研究者和中国中心论的倡导者。首倡人类起源于中国说和中国是世界人种和文明的起源中心和传播中心,即中国中心论,并把中国中心论系统化和理论化。研究成果汇集成《皇皇者华——华夏文明流源史谈》一书(未出版)。黄饮冰在网易、凤凰、新浪均开有博客,在大同思想网和博客中国开有专栏。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