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田玉行业的水还不够深,毕竟玉石圈的“瓜”你还没吃过呢!
昨天的娱乐圈惊天大瓜让汪峰老师的新歌又一次泡汤了,其实今天有一位同行也给大叔讲了个“行业宫斗”故事,这位同行浸淫行业几十年,玉雕师出身的他非常有设计灵感,加上见料子多(尤其是判断籽料很有一手),手里存了不少好东西,性格比较爽朗,在本地的行业内也小有名气,这是背景交代。
正文:在去年底,这位同行无意中把自己一块品质很高的和田玉籽料牌子,调货给的某视频自媒体同行(这里咱们就不点名了,毕竟同行是冤家),结果该同行根本不是去卖货的,专门拿着这块价值近大万的羊脂白玉牌子做了一期视频,内容是“奸商哄抬价格云云”,视频内容直指市场玉商故意哄抬价格囤货居奇,买卖不成还被倒打一耙,大叔看着老朋友描述时愤慨的样子有感而发,其实也想聊几句,今天说一说自媒体时代带来的玉圈宣传乱象。
如何才能做一名“成功”的玉石自媒体呢?主要有这么几个手段:
一、骂人
老话讲:“会哭的孩子有奶吃”,自媒体也是一样的道理,无论是什么媒体肯定为了拓宽宣传广度,宋·释道原在《景德传灯录》有这么一段记录:“僧问绍宗:‘如何是西来意?’绍宗曰:‘好事不出门,恶事行千里。’”,所谓传播就是这么简单的事情,你好好说话没人理你,想红就得够凶恶,骂同行贬低别人,嗓门越大就越容易,就以上文这位自媒体同行举例,他本人在市场转我们天天能遇见,主要是销售俄料和青海料的,自然会讲“籽料价格虚高,奸商哄抬”云云,可籽料的价格是产业链决定的,不是一两个人抬起来的,市场有公允定价,存在即是合理,既然是业内人士不会不懂这个道理。
二、装专业
和田玉其实在鉴别这个领域分两个层次,一个是科学鉴定机构的专业人员,往往受过训练;还有一类是多年的老玉商,大多自学成才。有玉友问过大叔,应该听谁的?大叔回答很简单——都要听,因为机构的工作人员受训内容是用机器去辨别和田玉,不是用眼睛和经验,他们只相信科学数据,可惜这些数据都是冰冷的数字理论,只能精准判断成分,不能判断产地和其他的一些与市场接轨的实用价格资讯;而玉商们虽然有一定的经验,但水平良莠不齐,对于部分料子会走眼(比如阳起石、金丝玉、唐河石、岫玉的冒充),所以做自媒体最好的办法就是标榜自己获得过什么培训证书,拿着机器鉴定的理论知识去点评市场的“江山”,其实只要肯花钱,谁都能搞到的那种证,无非就是给脸上“在线贴金”罢了。
三、夸大其词
夸大其词的主要目的还是为了吸引眼球,比如什么“玉镯如何判断真假,通过敲击声音”,“头发丝缠玉用火烤,玉石导热慢”,“自己测试玉石密度,准确分辨石英石”等等,都是一些江湖流传经不起推敲,我们业内真正的推荐都是第一时间送去鉴定,十几块钱就能搞定,用这些江湖传说去鉴定玉石那可非常的业余,尤其是再做成自媒体内容到处传播和造谣没有什么区别,可惜在博眼球的信息爆炸年代,既没人打假也没人反驳,任由谣言传播,这就是互联网发展背后的阴暗面。
大叔也是一名从业者,也被同行恶意打击过,一个人的力量终究是小的,只能是管好自己。但多年坚持原创撰文,也就是为了能让有机会看到大叔文章的玉友们多一条了解渠道,哪里讲的不好欢迎指正,毕竟本是图利,就更应该自发保护大环境,您说对不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