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信号凸显, 年末炒壳降温 小心! 这些ST有退市风险!
经济导报记者 时超
随着A股新一轮退市制度改革的信号日趋明显,“炒壳”资金正变得越发谨慎。
“炒壳”降温
3日,*ST雅博(002323)平开低走,截至收盘,日内下跌2.61%。来自“企查查”的数据显示,该公司近日被上海市长宁区法院列为被执行人,单笔被执行标的超4000万元,当前累计执行标的超2.69亿元。
“按说这家公司今年前3季度实现净利润1280多万元,较去年同期大幅扭亏为盈,‘保壳’的可能性挺大。以前这类股票价格应该有所表现了,但现在依然低迷,应该是有所顾忌。”长期关注资本市场的青岛投资者崔荣哲对经济导报记者说道。
其实,*ST雅博在“炒壳”界有些名气,公司前身为雅百特,2018年雅百特因涉嫌构成违规披露、不披露重要信息等行为,被深交所启动强制退市机制,公司股票存在被暂停及终止上市的风险,变更为“*ST百特”。随后公司股价连续走出了27个一字跌停板,股价骤跌80%后,进入停牌状态。
神奇的是,2019年底,公司发布公告称,因检察院未对公司提起公诉,公司撤销退市风险警示,改名ST百特,暂时保住上市地位。复牌后,公司股价一路上升,又走出17个涨停板。
暴跌暴涨之间,凸显“壳”资源的炒作风险与暴利。
如今,公司改名后再度陷入退市危机。虽然经过种种操作,公司经营面出现了短期好转的情况,却难现往日场景。在崔荣哲等受访投资者看来,壳资源炒作降温,主要原因还是国内资本市场制度正在优化,退市风险股的生存土壤不断缩小。
“*ST雅博的经营面存在隐患,今年前3季度扣非净利润大幅亏损5300多万,说明主营业务仍然没有实质性的改善;更重要的是,A股退市制度可能会更为严格,一些只靠短期‘吃药’提振业绩的公司,或难以改变退市命运。”崔荣哲说道。
经济导报记者也注意到,近来中央、监管层频频吹风,优化退市制度信号愈发明显。如11月2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十六次会议审议通过《健全上市公司退市机制实施方案》,指出要坚持市场化、法治化方向,完善退市标准,简化退市程序,拓宽多元退出渠道,严格退市监管,完善常态化退出机制。
证监会副主席阎庆民则在日前表示,要健全常态化退市机制,实现“退得下”“退得稳”。他指出,对于严重财务造假的“害群之马”、丧失持续经营能力的“空壳僵尸”,增强退市刚性,决不允许“久拖不退”。更有媒体报道称,沪深交易所正在积极完善退市制度规则,预计近期将公开征求意见。
投资者需警惕退市风险股
Wind资讯数据显示,2020年以来,沪深两市已先后有19家公司被摘牌,创下A股市场30年来的历史记录。受访业内人士表示,在这种态势下,普通投资者还是不宜再参与“炒壳”。
“一方面,注册制下,企业IPO通道敞开,借壳上市的情况明显减少;另一方面,除非有优质资产的注入,否则企业即便‘保壳’,也很难出现业绩中长期的改善。”华东某券商自营业务部经理陈凯对经济导报记者说道,相较于明显增加的退市风险,此时再想“炒壳”性价比太低。
经济导报记者注意到,鲁股方面,部分退市风险股今年前3季度经营面都未出现实质性好转。如*ST东洋(002086)今年前3季度扣非净利润亏损8570.90万元,*ST美讯(600898)前3季度扣费净利润亏损1.93亿元。其中,*ST东洋日前还没被烟台市莱山区法院列为被执行人,案号为(2020)鲁0613执1541号,执行标的为117.28万元,目前累计执行标的已超1.8亿元。
另外,实行注册制的科创板、创业板方面,均启动了更严格的退市制度,其中部分个股虽然没有出现退市风险警示,但存在退市风险。
据悉,在创业板的退市制度上,深交所一方面简化了退市程序,取消暂停上市和恢复上市;另一方面,完善了退市标准,取消单一连续亏损退市指标,引入“扣非净利润为负且营业收入低于一个亿”的组合类财务退市指标,新增市值退市指标等。
此前,被市场称为“妖股”的豫金刚石(300064)已被ST,该公司前3季度营收3.06亿元,同比下降58.05%;净利润亏损4.81亿元,同比下降800%。同时,公司还涉及多项诉讼。
陈凯指出,创业板新上市规则规定的财务类退市风险警示情形以2020年度为第一个会计年度起算,即创业板公司披露今年年报之时,或突然出现退市风险,需引起投资者警惕。
经济导报记者注意到,按照创业板“财务类强制退市”标准,“全年净利润为负且营收低于1亿元;全年净资产为负;年报被出具无法表示意见或者否定意见审计报告等”,邦讯技术(3003112)、佳沃股份(300268)等,均有隐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