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 | 刘映虹:海陆丰的传统年味
广东省作家协会主席 蒋述卓 题
这样的强制命令多下几个好!
向医护人员吐口水,有可能面临死刑
海陆丰地区的年味与传统仪式
●刘映虹
甜粿
(一)炊甜粿
甜粿是海陆丰的年糕,是用糯米粉加红糖浆搅拌至充分融合,倒入圆形器皿,再上笼屉蒸制而成。炊甜粿即蒸年糕。在我们这里,腊月二十开始,家家户户就要炊甜粿了。
做甜粿是个耗费体力的“大工程”,在一开始的搅拌糯米粉和红糖浆这道工序时就颇费气力了,而蒸的过程中也要不断地“擂”,才能让甜粿受热均匀,越接近熟透,甜粿越黏稠,就越难搅动。
要想知道甜粿炊好了没,需要用筷子捅一点出来试一下,那一筷子甜粿,被我们称之为“甜粿探”,小孩子是最喜欢来“帮忙”“探”一下的。于是,“探”着“探”着,甜粿熟了,娃娃们的小肚子也圆滚滚了。
炊好的甜粿颜色如蜜蜡,静置在通风处阴干。越干,颜色越深,到最后就如红玛瑙般通透了。
炊甜粿的日子,必定是在黄历上选出的一个好日子。这个好日子是甜丝丝、香飘飘的,可不是么,甜的是糖,香的是花生和芝麻。这个日子无论是不是寒风凛冽,终归却是温暖的,厨房里,热气蒸腾;厅堂中 ,亲人齐上阵,热火朝天。这个日子是圆的,装甜粿的盆是圆的,美好的心愿和祝福也是圆的。
甜粿在炊着,这边大家依然忙碌开来:加水,和面,舂花生、芝麻,切肥猪肉丁、橘子皮,将和好的面揪成一个个大小相近的剂子,还有人负责把腐竹皮或已经洗干净晾干的梧桐叶剪成一个一个的椭圆形——这些都是为了做另一种年糕——龟仔粿而做的准备。
用糯米粉加红糖水和成面团擀成条,揪成剂子,摊薄后里面放入花生、芝麻碎、白糖和橘皮条——这是素的,荤的就加上肥猪肉丁,然后包上,搓圆,在椭圆形的木质模具里轧出一面花纹,底部薄薄刷一层油,再一个一个放在剪好的腐竹皮或梧桐叶上,再上笼屉蒸熟,即成龟仔粿。因为模具是椭圆形的,上面有龟壳的纹理,故得其名。龟者,吉祥安康长寿的象征。过年做龟仔粿,含义就在其中了。
(二)买年花
广州春节有“行花街”的习俗,而我们海陆丰,一般都是春节前买年花来装扮门庭,大年三十后,花市就撤了。每年腊月大约廿七、廿八日,我们就会和父亲一同去买年花。
花市设在哪,每一年都没有固定,我们奔最集中的花海而去。桔树是一定要的,这可是大吉的好意头。父亲挑桔树有他自己的标准,首先要形态好,不要枝节横生,要整体圆润;叶子不能打蔫打卷儿,要鲜嫩嫩能掐得出水来;再有,橘子要青黄相接,金灿灿的一盆里一定还要有一些青涩的果子,这样能确保整个正月都看得到桔子。来一盆水仙花吧,喜欢凌波仙子暗香浮动的绰约风姿。烈焰般的万年红很喜庆,各种兰花自带高贵气质……一路逛,一路赏,我们忽略了汹涌的花海中人头攒动的拥挤感。花市里走一遭,我们的眼里就华丽丽盛放了一整个春天。
回得家来,为桔树沐浴,然后挂上一个个利是包。大吉大利,这是年年不变的美好祈愿。
(三)贴春联
摆上年花,年味儿还没那么浓,而唯有贴上春联,年才好像真正到来。
大年三十上午,年前最后一次把门庭院落刷洗干净,看一个吉时,父亲就张罗着叫我一起贴春联了。
贴春联也是一件庄重的事。贴上春联,除旧布新,驱邪除灾,迎春纳福。尽管是老屋子小门户矮门庭,军人作风的父亲还是很讲究。我们将春联背面朝上平铺在桌面,四边刷上浆糊,两人齐力合作,一个拽上面两个角,一个拉下面两个角,大致固定好四个角,父亲还要拿自制的重锤线量一下是否垂直,然后让我站远点用眼睛再“量”一下。如此反复,不厌其烦,直至满意。贴好上下联,再合力贴横批。
贴好春联,白墙、红纸、黑字,色彩搭配恰到好处。春联上吉祥的祝福语散发着浓厚的文化气息、馥郁的墨香,随巷口的阵阵清风送入了心脾。放眼望去,家家户户齐整整一片中国红,喜庆的气氛也扩散开来。
春联要贴得周周正正。有的家庭大门上的“福”字倒着贴的。“福”字倒贴,寓意深长,用我们的方言说,这是“福从天降”,就是比福还要福,福上加福,福泽绵延。
储米的米缸要贴张“春”字,“春”是我们这边“余”的发音,就是岁岁有余粮之意。不愁吃穿,年年有余。
(四)围炉
除夕夜的“围炉”是家家户户的“重头戏”,总是庄重而虔诚。
除夕的年夜饭比日常的晚餐要早得多。所有菜肴一起锅上桌,父亲就高喊一声:“快点洗手,来围炉啦!”言语间有慈爱兼带严肃。他这一声特别管用,就像是能召唤神龙的号令,我们闻声而动,不出两秒就从各自的“领域”里抽身于此聚合,拿碗筷,拿酒杯,倒酱料……幽暗潮湿的饭厅此时一派通明,欢快的协奏曲一时奏响。我们在做这些的时候,父亲已经在旁边做着另一样工作。等一切准备就绪,只见父亲端来一个霞粉色的小泥炉,上面已经躺着几块正烧着的红通通的木炭,缕缕白烟在我们眼前氤氲。我们好奇而欣喜地“献”上了我们的注目礼,父亲把炉子放置到大圆桌下的中心点,渐渐的,热流从无到有,再到明显;从点到线,再扩散成面,我们的脚下暖烘烘一片了。
父亲郑重其事地完成着这一道仪式,脸上却始终开放着一朵叫作“慈爱”的花。
“来来来,我们开动吧。干杯——祝我们新的一年身体健康,万事如意!”至此,“围炉”正式开始。
“围炉”究竟有什么说道,随着我慢慢长大,“围炉”的意义也渐渐明朗。“围炉”围的不是一个炉,我们团团围住的是一个同心圆,是一颗凝聚的心,是一份对家人的爱,是无论走多远都要回家团聚的期盼,是奔波辗转后家给予的释放和舒坦,是一屋子其乐融融的温暖,是美好的祈愿里来年更红火!这也正是年夜饭、团圆饭的真正意义所在。
(五)压岁钱
除夕,我和姐姐早早换上新衣。吃过年夜饭,父亲母亲也会换上新衣,然后在房间悄悄地准备着红包——我们是知道的,因为每年父亲都会带着母亲这样做。待大家都齐刷刷坐下来喝茶,父亲就会从西装上衣的口袋里掏出红包,给我们姐妹每人派一个,嘴里同时说着:“过了年,身体健康,学习进步!”母亲满脸笑容,紧随其后也派上了红包。
看得出来,红包是精心挑选的,上面的图案本身已经蕴意着美好的祝福;里面百元面额的钞票也是特意选出来的,崭新得锃锃亮。家里日子并不宽裕,我们姐妹从来也不用什么零花钱,父亲如此“阔绰”,我想,他给压岁钱的心意并不在于数目大小,而是他认为压岁钱的意义很重大,所以他一定会穿上新衣很正式地给。我格外珍惜父母给的压岁钱,一般都是压在枕头底下枕着入眠。
我当然不知道压岁钱可以压住邪祟,晚辈得到压岁钱就可以平平安安度过一岁的说法,但我还是清清楚楚地感受到了父母给我们压岁钱中包含着的对我们的殷殷关爱和深深祝福。
(六)吃斋
大年初一吃斋菜,长长的菠菜像老者的长须,寓意长寿;甜甜的红枣汤象征甜甜蜜蜜;金黄酥脆的菜头丸有“好彩头”之意;状如金元宝的豆腐干寓意招财进宝;鲜美丰腴的水菜(蚝),在素淡里添了一点别样的滋味……
吃,果然是一种文化。中国人讲究“中和”,在吃上也不例外。单是大年初一这几道斋菜,颜色搭配上色彩缤纷,冷暖相宜;从食性上说温凉互补;从口感上来看,蔬菜类的菜肴过于素淡,所以利用了蚝在我们这的叫法“水菜”,将它归于斋菜类,这样就很好地弥补了口感上偏素的不足。从科学的角度来说,经过了除夕晚大鱼大肉的“轰炸”,初一晨起的这一顿斋饭,是清理肠胃,让我们的胃得以休养生息。
(七)拜年
吃了斋菜,就要去亲戚或朋友家拜年了。
拜年时,要提两个桔子,寓意是带吉利给亲人好友。每去一户人家,辞别时他们会拿两个桔子让你带回去,含“大吉来,大吉去”之意。在走动中,袋子里的桔子越来越多,吉利多多,福气多多。这种传统的节日文化,让你哪怕不擅长开口表达,祝福已在无言中传达,成对的桔子传递出来的是“来年大家都要大吉大利”。
除了见面一声“新年好”,长辈给小孩压岁钱,这也是必须的;年轻人要不要给年长的长辈压岁钱,这就看个人心意了。传统认为小孩子最容易受邪崇侵害,压岁钱可以镇压一切灾害,保其平安;而给长者压岁钱,有着相同的意味。世间美好的祝福大抵相似,对年轻人而言,老人能健康长寿就是给予自己的最大幸福。
拜年,维系着一份血浓于水的亲情,也熟络了疏于联络的心。在拜年的问候和祝福中,我们祈愿彼此在这一年里都能顺心遂意,安泰强盛。
你可能会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