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李邕行书《奉别帖》

【释文】:奉别永久,驰仰益深。已 熟,惟动静多胜儿郎,休休。邕粗(尔),一言未即,披雲但增怀□。珍重珍重,谨状。

奉别永久,驰仰益深。已 熟,惟动静多胜儿郎,休休。邕粗(尔),

一言未即,披雲但增怀□。珍重珍重,谨状。【释文】:奉别永久,驰仰益深。已 熟,惟动静多胜儿郎,休休。邕粗(尔),一言未即,披雲但增怀□。珍重珍重,谨状。李邕《奉别帖》墨拓,约书於开元22年〔734)。行书。凡4行,行44字不等,计35字。著录首见宋拓《潭帖》。李邕的书法在唐就产生很大的影响,但从历史上看,受其影响最大的主要是五代和宋元。五代时间比较短,主要出了一个杨凝式。一般认为杨主要受欧、颜的影响,其实,杨所学的东西是很杂的,从他传世的四件真迹上看,宛如出于四人之手,其中《韭花帖》神似《卢正道碑》。杨凝式又是行书意写的开创者,并直接影响宋代行书的兴盛。但对宋代行书影响最大的除了杨凝式之外,便是颜真卿和李邕了。这三家中有一个明显的共同点,那便是雄伟豪放,其中又以李邕最为华丽。这三家最集中表现在苏东坡的身上,而李邕这种奔放华丽的浪漫气息,正好与东坡相一致。到了元代赵孟俯,虽写碑始终固守李邕之法,就像他其他行书力追“二王”一样,最终被一种平整化与甜熟化所取代,李邕这种天然的豪放华丽之气几乎荡然无存。到了清代何绍基之后,李邕几乎成了书家们必修的对象,包括今人林散之、沙孟海等。因为现在书家们都知道,“二王”是必学的,但学得不好,易步人甜熟的俗套,而李邕这种正气凛然的雄强的风格,正好避免了这一陷阱;同时,也是理解“二王”与宋行书之问的桥梁。

(0)

相关推荐

  • 李邕行书《出师表》

    李邕<出师表>墨迹,行书,无款绢本,割裂成册.原本今藏台湾故宫博物院,前有嘉庆御览之宝,宣统御览之宝,石渠宝笈等印,后半及署款皆残缺,书者名不可考,书势似李邕,清<滋蕙堂帖>曾 ...

  • 李邕《奉别帖》,舒展遒劲,华丽浪漫

    书法爱好者之家2019-05-29 08:15:00 李邕<奉别帖>墨拓,约书於开元22年[734).行书.凡4行,行44字不等,计35字.著录首见宋拓<潭帖>. 释文:奉别永 ...

  • 唐代李邕精美行书字帖欣赏

    唐代李邕精美行书字帖欣赏

  • 唐代欧阳询行书作品《兰惹帖》

    欧阳询(557-641)字信本,公元557年出生于衡州(今衡阳),祖籍潭州临湘(今湖南长沙),楷书四大家(欧阳询.颜真卿.柳公权.赵孟頫)之一.隋时官至太常博士,唐时封为太子率更令,也称"欧 ...

  • 唐代 欧阳询行书《兰惹帖》

    欧阳询(557-641)字信本,公元557年出生于衡州(今衡阳),祖籍潭州临湘(今湖南长沙),楷书四大家(欧阳询.颜真卿.柳公权.赵孟頫)之一.隋时官至太常博士,唐时封为太子率更令,也称"欧 ...

  • 高清碑帖 | 康里巎巎 行书《奉记帖》页

    康里巎巎<奉记帖>,纸本,行草书, 29.8×55.7cm ,计30行,北京故宫博物院藏.这是康里巎巎写给朋友叶彦中的一封信札,内容为托寄香桌.海味等物件之事.全篇雄奇连贯,一气直下,没有 ...

  • 柳公权行书《奉荣帖》,内附翻译!

    柳公权<奉荣帖>,又名<赤箭帖>.<荣示帖>,行书. [始] [1]奉荣示,承已上讫,惟增庆悦,下情但多欣惬.垂情问以所要,悚荷难任.偿有赤箭,时寄及三五两,以扶衰 ...

  • 王献之《奉对帖》二版/字库1.0版

    <奉对帖>入刻<淳化阁帖>,是王献之被公主逼婚,无奈之下离婚后写给前妻郗道茂的信.郗道茂与王献之离婚之后,回到郗家不久郁郁而终.王献之与新安公主成婚之后,官运亨通,官至中书令. ...

  • 王献之《奉对帖》一版/字库1.0版

    <奉对帖>入刻<淳化阁帖>,是王献之被公主逼婚,无奈之下离婚后写给前妻郗道茂的信.郗道茂与王献之离婚之后,回到郗家不久郁郁而终.王献之与新安公主成婚之后,官运亨通,官至中书令. ...

  • 宋代 王升行书《首夏帖》

    [释文]顿首复,伯兴承务贤亲坐下.首夏清和,伏惟神明赞相,尊候万福,再会未期,伏几相时保重.谨复启,不宣.升顿首上伯兴承务贤亲坐下.        王升<首夏帖>,纸本,行书,纵32.2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