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陕革命根据地纪念馆

 阅读更多军旅美文

 

川陕革命根据地是1932年12月徐向前率领的红四方面军主力自鄂豫皖根据地战略转移,突破重围,自陕入川后在川陕边党组织和川东游击队配合下创建的,以南江,通江,巴中为中心,范围包括二十三个县政权,约六百万人口,红四方面军扩大到五个军,八万余人,1933年成立了中共川陕省委和省苏维埃政府,被毛泽东同志称为“中华苏维埃共和国的第二疆域“,南郑地下党组织积极配合红军主力开展地土地革命斗争,建立了红江县和北县两个县级苏维埃政权组织,境内留下了中共陕南特委旧址,陕南军委旧址(陈小平故居),碑坝石刻标语群,坝溪红江县第五区苏维埃政府旧址,以及陕南战役的奇袭猫儿洞,巧夺蟒蛇滩等战斗遗址,涌现了陈小平,陈浅伦等一批革命英烈。

南郑县人民为川陕革命根据的创建,巩固和革命斗争做出了伟大贡献。1979年中共陕西省委决定建立川陕革命根据地南郑纪念馆,也是川陕革命根据在陕南唯一的纪念馆。该馆陈列共分为五部分:一,徐向前,李先念等革命老前辈为该馆的题词题诗共19条;二,中代陕南地下组织当年开展革命斗争的历史遗物;三,巴山游击队,红二十九军,红色交通线的活动史料;四,革命英烈生平事迹介绍;五,红四方面军在碑坝留存的石刻标语拓片。

  2006年迁至南郑县红寺湖风景区,川陕革命根据地纪念馆景区基础设施项目属《2005年—2007年全国红色旅游发展规划纲要》项目,是全国100个红色旅游经典景区之一,也是2006年省、市、县重点建设工程。该项目由南郑县旅游局负责组织实施,由中国工程院张锦秋院士领衔、中国建筑西北设计研究院华夏研究所进行设计,主要包括展陈馆、爱国主义教育广场、停车场及水、电、路、绿化等配套服务设施,占地150亩,总建筑面积18600平方米。

川陕革命根据地是全国第二大苏区。

汉中是川陕苏区的重要组成部分, 红四、红二方面军和红二十五军、二十九军在此有过长达数年的活动, 徐向前、李先念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都曾在汉中生活和战斗过。同时,汉中通往川北的著名“红色交通线”在革命战争年代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目前, 汉中市境内留存有革命遗址、遗迹1800处, 珍贵的革命历史文物近2万件, 发展红色旅游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

  位于汉中红寺湖景区入口处的纪念馆,是整个川陕革命根据地红色经典景区中的一部分,主体是由“川陕革命根据地纪念馆”展陈馆、爱国主义教育广场、红四方面军英雄纪念碑组成,采用了大地艺术的表现手法,将纪念馆主题建筑与红寺湖秀美的自然风光巧妙结合。

汉中市川陕革命根据地纪念馆5600m2,其中纪念馆4200m2、文物资料库1400m2;爱国主义广场5000m2;新建红寺湖景区步行道5.9公里等。纪念馆建成后,将主要用于汇集并保护分散于各地的、濒临泯灭的革命历史文物,展示川陕苏区革命史的全貌,成为弘扬革命传统和爱国主义的教育基地和陕南红色旅游的中心,辐射南郑、西乡、镇巴、宁强、洋县5个红色旅游区域。

成为弘扬革命传统和爱国主义的教育基地,打造红色旅游中心,打通陕西通往川北的“红色交通线”,将汉中至四川、重庆、延安的红色旅游连成一个整体,有力地推动汉中旅游业的健康发展。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