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发非典型性脑膜瘤的治疗(附3例报告)

非典型性脑膜瘤(atypical meningioma,AM)是WHOⅡ级脑膜瘤中最常见的类型。2007版WHO中枢神经系统肿瘤分类方法被广泛应用以来,AM增加了约30%[1],占全部脑膜瘤的5%~10%[2]。随着2016版将“脑侵袭”提升为AM的一项独立的诊断标准,AM还会进一步增多。AM切除后易复发,复发风险是WHOⅠ级脑膜瘤的8倍[3],5年复发率在40%~50%[45],占复发脑膜瘤的20%~25%[2]。本文报道3例复发AM的治疗经验。

1病例资料

病例1:女,59岁,以头痛伴四肢无力1年于2011年12月入院。MRI示右额部异常强化的实体性占位性病变(图1)。全麻下骨瓣开颅,颅骨内板广泛增生,肿瘤形状不规则,质韧,血供丰富,与相邻脑表面界限不清,基底位于凸面硬脑膜,将肿瘤及受累的硬脑膜和颅骨内板完全切除,达到Simpson0级,硬脑膜缺损用人工硬脑膜修补。术后病理诊断为AM(Ki-67<10%)。术后放疗。以MRI增强扫描密切随访(1次/3~6月)。2016年1月再次出现头痛,MRI见右侧额顶叶及左侧额叶多发异常强化灶,呈不规则环形、脑回状或结节状,沿脑回表面和脑沟分布,考虑肿瘤复发,再次放疗。8个月后,出现左侧口角不自主抽动,口服左乙拉西坦可控,MRI示病灶范围增大,开始口服替莫唑胺(Temozolomide,TMZ)120mg/d(75mg/m2/d),连续42d,之后,按5/28标准辅助化疗方案追加6个周期,每个周期连续口服5d,240mg/d(150mg/m2/d),间隔21d。随访14个月,除左侧肢体肌力减退,无其他不适,MRI增强扫描见病灶范围缩小。

病例2:女,39岁,以间断头痛5个月余、加重伴恶心1周于2016年3月入院。MRI示右额占位性病变,不均匀显著强化(图2)。术前用3D打印技术模拟颅骨并准备钛网。全麻下骨瓣开颅,见帽状腱膜和骨膜被肿瘤侵袭,颅骨全层被侵蚀呈蜂窝状,硬脑膜明显增厚,肿瘤质韧,血供丰富,与脑表面粘连严重,局部脑组织软化,将肿瘤、受累之硬脑膜(含尾征区域)、颅骨、骨膜、帽状腱膜全部切除,达到Simpson0级,硬脑膜和颅骨缺损分别用人工硬脑膜和钛网修补。术后病理诊断为AM,Ki-67为40%。术后放疗,以MRI增强扫描随访(1次/3~6个月)。术后第12个月再次出现头痛,MRI示右额颞部颅骨内板下团块状异常强化灶。全麻下开颅,肿瘤基底位于颞侧近颅底处硬脑膜,与第一次手术区域相邻,血供丰富,与脑表面粘连严重,全切肿瘤及其基底硬脑膜,达到Simpson1级。病理学诊断为AM,Ki-67为40%。基因检测发现NF2基因存在c.572(p.W191fs)突变,突变丰度80%。术后联用TMZ(360mg/次,1次/d,口服,每个周期连用5日)和贝伐珠单抗(500mg/次,1次/d,静脉滴注,每个周期1次),共6个周期,每个周期28d。随访12个月无复发。

病例3:女,55岁,以头昏伴右侧肢体不灵活2个月于2013年4月入院。查体示右侧肢体肌力4+级。MRI示左顶部占位性病变(图3)。DSA示双侧颈外动脉、左侧颈内动脉、双侧椎动脉参与肿瘤供血。肿瘤供血动脉栓塞术后,全麻下开颅,颅骨全层破坏(3cm×4cm),肿瘤质韧,血供丰富,包膜完整,与脑表面界限清晰,基底位于大脑镰并突入对侧,与上矢状窦附着紧密,肿瘤近全切,残留部分侵袭上矢状窦的肿瘤,切除受累之硬脑膜,用人工硬脑膜修补,去骨瓣。病理诊断为AM。术后未作放疗。2017年11月以右下肢无力半年再次入院,右下肢肌力5-级。MRI示双侧顶部及左侧侧脑室三角区占位性病变。全麻下开颅,见硬脑膜被侵蚀,肿瘤质韧,血供丰富,基底位于大脑镰,向两侧生长,但包膜完整,与脑表面界限清晰,肿瘤次全切,人工硬脑膜修补硬脑膜缺损。病理诊断为AM。术后右下肢肌力4-级,拒绝放疗。随访4个月无复发。

2讨论

2.1AM的复发

切除程度是影响AM术后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6]。2007年以来的大多数文献中,AM术后复发率在22%~60%,首次复发距手术时间的中位数在19~66个月[7]。本文3例复发时间与文献报道接近。病例1和病例2均达到Simpson0级切除,但复发时间差异较大,可能与肿瘤细胞增殖和分化程度不同有关(两例Ki-67分别为10%以下和40%)。有学者主张扩大受累硬脑膜和其他组织的切除范围,但对于大多数靠近颅底或中线的肿瘤而言有困难,扩大切除的程度也无依据。可见,了解AM的自然史和生物学行为机制仍是当务之急。

Talacchi等[2]将AM的复发形式分为3种:原位复发、边缘复发和远处播散。原位复发出现在肿瘤原发部位,本文病例3虽可归入此型,但由于原发肿瘤未能全切,其实是残余肿瘤的继续生长。边缘复发发生在原发肿瘤边缘或距边缘2cm以内,病例2属于此型,可能来自脑膜尾征范围内脑膜或脑组织上残余的瘤细胞。远处播散出现在远离原发肿瘤边缘(>2cm)的区域,病例1属于此型,可能与瘤细胞播散或潜在的多灶性生长倾向有关。

2.2复发AM的治疗

复发AM的治疗非常棘手,手术仍是首选,手术效果不如第一次,随着复发次数增多,复发会越来越快[2]。复发AM全切除后的总生存期中位数57~100个月,5年无复发生存率30%~35%[26]。辅助性放疗的作用仍未肯定,药物治疗亦无法令人满意[16]

TMZ是近年来颇受关注的第二代烷化剂,已用于治疗胶质瘤和难治性侵袭性垂体腺瘤。自2004年Chamberlain等[8]报道应用TMZ治疗16例复发Ⅰ级脑膜瘤无效后,再无关于TMZ治疗脑膜瘤的报道。2014年,常用来预测肿瘤对烷化剂敏感性的一项指标—MGMT基因启动子甲基化被发现可见于Ⅱ级脑膜瘤和具有AM特征的Ⅰ级脑膜瘤[9]。2016年,Pellerino等[10]应用羟基脲和TMZ使1例复发脑膜瘤在15个月内体积缩小60%。本文2例应用TMZ,其中例1单独应用TMZ,影像学可见肿瘤范围缩小,提示TMZ可能对某些AM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参考文献(略)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