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前半生的样子,藏着孩子后半生的结局
○ 小孩模仿大人 图/ clipart
最近孩子总爱跟我一块刷牙,也许是因为不习惯新换牙膏的味道,跟我一起刷会比较有安全感。
我忍不住偷偷瞟他——好家伙,他可是边盯着我边刷的!我往左他也往左,我张嘴他也张嘴。噫,简直神同步!跟镜子似的,吓得我赶紧换了一个标准姿势,故意卖力地清理牙齿的每个角落。
这面五岁的“小镜子”就爱这样模仿我——在我看得见、看不见的时候,有好的、也会有坏的。
○ 图/chabad
譬如模仿我那急性子,让他在跟爸爸玩游戏起冲突时变得咄咄逼人,音调时常是高八度。他还曾学他爸在幼儿园里翘二郎腿,老师问:是不是家长爱这样呀?果然,在家里纠正完爸爸,“小镜子”就没事了!
久而久之,每当对孩子的不良行为感到生气时,我常在心中告诫自己:为人父母无证上岗,凡事务必多反思自身。
而在看了央视纪录片《镜子》之后,这份警醒就变得更为深刻了。
○ 央视 CCTV12 纪录片《镜子》
《镜子》记录了因不同原因辍学的几个孩子,在特殊学校接受改造的经历。所谓特殊学校,是武汉一所专门接收”问题孩子”的教育机构,为了更好地达到”改造”目的,机构要求孩子在此集中学习81天——与此同时,父母也要停下手中的一切工作,亲自去机构上6天课。
在这个由第三方参与和引导的过程中,孩子的父母也接受了一场触及灵魂的教育,他们终于意识到:原来孩子的问题就是家庭关系的缩影,爱也会带来控制的伤害。
1. 孩子不只是你的孩子
家明,16岁辍学,沉迷游戏,想要自由,当一名背包客去流浪。
家明的父母忙于工作,妈妈经常出差,爸爸甚至不愿意请假去参加家长课堂。他们送孩子去特殊学校的目的就是让他回心转意,并不觉得自己需要作出什么改变。
○ 纪录片《镜子》截图
当老师在家长课堂上问到:“假如只有留在世上的最后十分钟,你想对孩子说什么?”家明爸爸写下了满满一页自己的人生教条,全都关乎自己的理想和意愿。而对孩子所谓的追求,爸爸则希望能“纠正纠偏”。
在这些人生教条背后,隐藏的是一个愤怒哭泣的少年:
“父母答应我考完试就能出去结果总是反悔,从没给我机会。跟我说话就像逗小孩子一样。他们总是担心我受伤,但我本来就是一个坚强的人,我就想让他们知道我可以,我就想不断遇到困难。什么事都得经过他们同意,骑车想骑远点直接拒绝,我喜欢的阿猫阿狗买回来就直接被他们丢掉。他们根本不知道我喜欢什么,总是把自己的意愿强加在我身上”。
○ 纪录片《镜子》截图
愤怒的呐喊下,是强烈的活出自我的渴望。也许在上一辈眼里,通往成功只有学习这一条路可走。可是让孩子复制自己的人生轨迹,替父母去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对这个想渴望证明自我的少年来说,是否残忍了一些?
心理咨询师李品宽说,爱是控制,我是为你好,我控制你是因为爱你,这是一个关于爱的严重的认知扭曲。
的确,孩子从来就不只是你的孩子,他代表着独立的个体,自由的灵魂。我们能做的,只是在陪伴他长大的路上进行适当的指引。与其替孩子去规划人生,不如和他并肩站在一起,活成他的榜样,给他前行的力量。
2. 叛逆是因为信任缺席
张钊,17岁,辍学早恋,拒绝跟父母沟通
在爸妈眼里,张钊所有的问题都是源于早恋。孩子自从谈了女朋友,和父母关系一下就疏远了,甚至霸占了家里的钥匙不让父母进家门。
学校的老师问了家长两个问题:
○ 孩子说不想上学时因为压力大,你相信吗?
○ 孩子说要跳楼你们相信吗?
对学习压力,张钊父母都表示孩子只是在找借口,因为以前从未听他说过压力大。而张钊在镜头前坦言:“我觉得学校很压抑,但父母总说好几千人受得了,你为啥受不了?”
在孩子心里,他只是希望自己的这份压抑能被父母看见。可失望的是,自己在表达压抑情绪的时候从来没有得到接纳和认可。
对跳楼一说,父亲的态度是“他不敢,他就是试探性地攻击你。”—— 甚至还透露,有一回孩子说要跳楼,结果上都不敢上去。
○ 纪录片《镜子》截图
看到这个回应我心里打了个冷战,想起了之前母子在车上吵架孩子开车跳桥的新闻。父亲当然有自己的愤怒和无奈,可在冲突面前,这种拿生命当玩笑的试探并不明智。
镜头另一边的张钊回应说:“每次听到他们说他不敢跳,我就想再回家我就是孙子。他们总是说不管什么事儿,你让他干吧,他不敢干。我就把基本上他们想到我不敢干的事都干了个遍,三条高压线嘛,玩手机搞对象打架……”
○ 纪录片《镜子》截图
孩子的问题从来不是突然出现,早恋只是一个导火索。叛逆的孩子内心其实是孤独的,父母眼里的“不敢”,源自平日里看不见孩子内心的想法和需求,无法和孩子产生联结。当信任一再缺失,孩子便不得不向外去寻找一个情感支持的替补,从而获得存在感。
接纳和信任对孩子有多重要呢?爱因斯坦的母亲常对嘲笑自己儿子痴呆的人说:“你们不了解他,他不是在发呆,而是在沉思,在想问题。”
只有发自内心的接纳和信任,才能为孩子创造一个安全的心理角落,让他寻得支持的力量去解决问题,而不是投靠其他方式去逃避现实。
为孩子搭建属于TA的能量小屋
7节入门课程,可微信搜索【中信书院】小程序收听 儿童心理成长课
3. 最需要改变的是家长
泽清,12岁,辍学在家,整日沉迷上网下军棋,对妈妈态度恶劣。
泽清的父母都是受过高等教育的人,外公外婆还是高校退休的教授,可这些知识的熏陶却远远不及家庭关系带来的影响深刻。泽清的母亲说,孩子对自己态度很恶劣,甚至有时骂她贱,情绪失控时甚至拽住妈妈头发暴力殴打。而这一切,孩子父亲视而不见。
○ 纪录片《镜子》截图
泽清在镜头前话不多,但说出来的话却显得过于早熟。他说妈妈脾气暴躁,讲到最后都是她对,爸爸和她解决不了问题的时候就用暴力。泽清认为,真正需要在特殊学校呆81天的是父母而不是自己。
作为一名母亲,我想最难受的莫过于自己的孩子厌恶、轻视自己,更别提还会动用暴力。可是这一切,在父母在处理双方关系时就已埋下了伏笔。心理学家武志红在《为何家会伤人》中写到:夫妻关系是家庭的核心,应该高于亲子关系居第一位。孩子只有在恩爱的父母关系下成长,才可能学会如何对他人进行爱的传递。
泽清的表现的确不尽人意,但他内心是明了的。他成为了糟糕的父母关系的复制品,内心渴望父母能作出改变。就如他的结业宣言所说:
“我是一面镜子,我的面孔能照出我是如何忠实于我的父母。无论是外表还是内心,与他们都多么相似。我想用自己的行动去把他们唤醒”。
○ 纪录片《镜子》截图
纪录片里的这些孩子和父母,最后都有了或多或少的改变。但这个过程注定是漫长而艰难的,比如家明,最后在学业和自由之间还是选择了当背包客的理想,他的父亲感觉对人生都丧失了希望。寻找自我,对家长和孩子来说都将是一场严酷的考验。
影片最后有一个小女孩的声音刺痛了我:“父母总觉得他们那一代人很苦,那我怎么感觉,我们现在过得更苦……”
○ 纪录片《镜子》截图
心理学家李雪曾这样写道:“孩子带着纯净和丰盛经由我们而来,他本应是我们精神世界的伴侣,陪伴我们再次展开心灵的旅程,可我们给了孩子多少负面的投射?”
孩子是自由的个体,生命也不是只有一种可能。
希望我们更多的父母能放下控制和执念,用更多耐心去理解纯净和丰盛的新一代个体。在陪伴孩子成长的路上,看见自己是疗愈的开始,看懂孩子才是真正的爱。
小活字携手艺术治疗师宿子依(yiyi)老师推出的《纽约大学艺术治疗师的儿童心理成长课》结合了美国心理学研究与艺术治疗前沿经验,运用创意解难思维训练的艺术游戏、“阅读疗法”的方法论,通过抗挫折能力的培养、缓解焦虑、建立自信、克服恐惧等25个儿童成长中常见的心理冲突的释义与解决方法,帮助父母看懂孩子,看见自己。
为孩子搭建属于TA的能量小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