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放下主观区别,方能摆脱世俗痛苦
一、
人之所以痛苦,是因为我们总带着“区别心”去看待痛苦。
《道德经》之中说: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
当美丽的概念在心中产生的时候,那么丑陋的形象也会存在;当一个人知道什么叫做善的时候,不善的观念也在心里产生。
在这世间,标准与价值观都是人为设定的,标准存在的作用本身就是为了区别这个世界的是非善恶,但是当标准充斥了太多的主观意识之后,这种所谓的“客观标准”本身就已经不再客观。
如果拿着偏颇的认知去审视问题,最后只能被问题捆绑,就像一个人拿世俗的标准去审视世俗一样,最后也会产生了世俗的情绪,更由此产生痛苦。
我们可以带着标准区别人生的是非,但是我们不应该拿这个标准当做认知去评价人生的际遇。
在世俗之人的眼中,“自身”与“外界”是两个不同的单位,将自己放在“主观立场”,将生命之中出现的际遇以及自己看见的世界归属于“外界立场”。
自己在主观区别心的驱使下,加上人性之中趋利避害的心思,当外界发生的际遇合乎自己心意的时候,感觉的自然是开心畅快,如果外界际遇发生不合自己心意的事情,便会痛苦沮丧,觉得自己遇到了低谷,这就是负面情绪产生的过程。
而解决负面情绪的根本,就是放下自己的“区别心”,让自己从主观立场跳出来,化身于客观之中。
在《菜根谭》之中有一句话,叫:
人情听莺啼则喜,闻蛙鸣则厌;见花则思培之,遇草则欲去之,俱是以形气用事;若以性天视之,何者非自鸣天机,非自畅其生意也。
意思就是说:一般人听到黄莺啼叫就高兴,听到青蛙鸣叫就厌恶,看到花木就愿意栽培,看见野草就想除掉。这都是根据事物外象来评价事物的好坏,但是从事物的自然本性来看,哪一种动物不是随着天性去啼叫,哪一种草木不是随着本性去生长呢。
每一件事物都有其独特客观的形态,但是这一些客观在人类主观意识面前就会产生偏见,因为一个人拿主观情感去评价客观事物,本身就是错的。
总之,不要把自己当做世界中的个体,而是把自己想象成世界本身,比如一年四季的春夏秋冬,也都是自己本身不同形态的转换,而不是你看待外界的存在的表象,既然都是自身不同的形态,那又有什么好和坏的区别呢。
二、
庄子的妻子死了,惠子去吊唁,惠子进了灵堂之后看见了庄子蹲在那里敲着盆唱歌,惠子特别生气的跟他说:“你的妻子跟了你一辈子,为你生儿育女,到老了你不去哭丧就算了,还在这里敲着门唱着歌,真的是太过分了。”
庄子就回答说:“不是这样的,妻子刚死的时候我也很痛苦,但是后来推究起来,觉得她当初没有生命,不仅没有生命,也没有形骸,也没有气息,后来从混杂恍惚之中有了气,气变化有了形体,而后来也有了形骸,才有了生命,如今变化死去,这不就像春夏秋冬四时变换一样吗?她现在就是顺应变化,安然的躺在天地之间,而我却嗷嗷的在旁边哭,不就是违背天命吗,所以我停止了哭泣。”
如庄子一样,从自己的主观角度跳出来,站在客观的状态去审视人生发生的一切。
这不是单纯情绪上的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而是从自己认知根源出发,将人生的一切都看作自然初生,自然幻灭一样,这才是正确认知事物的道理。
人生是一个“因缘和合”的状态,生命出现的每一种际遇都是飘忽不定的,有好的自然也有坏的,就像《菜根谭》中的那句话一样,我们有的时候会遇到鲜花,有的时候也会遇到野草,如果遇到鲜花的时候就高兴,遇到野草的时候就痛苦,这不就是内心被外物纠缠了吗?
如果能够放下自己的区别心,哪怕在遇到糟糕的事情,也能让自己避开更多的负面情绪。
让我们感到痛苦的往往不是事情本身,而是伤害我们的情绪,所以能够放下区别心,以“无为”之心面对世俗,不以主观意识去评判人生际遇的时候,无论遇见什么,都能更加平和坦然。
最重要的是,解决了情绪之后,即便那些人生机遇之中存在的痛苦,也能随着我们情绪的释然而及时止损。
作者|国学书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