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笔记:甪直、锦溪、周庄、同里之间的江南水乡

梁东方

在吴中,在甪直(甫里),在锦溪,在陈墓,在同里,在周庄,苏州腹地广大的水乡,在河道纵横湖泊星罗棋布的美妙大地上,我总是愿意离开主干公路,离开略显雷同的景点景区,走到乡间小路上,走到香樟树的林荫道上,去遥望两侧无尽的微微泛黄的稻田,和稻田尽头白墙黑瓦的三层楼房民居。

这就是我在江南最喜爱的漫游方式,就是在社会话语和商业话语认定的景点之外,发现属于本地的田园,走进按照生活本来的节奏与模式一切都在正常进行中的日常景象中,发现地理与人文意义上的本地特色,想象自己如果可以生活在这里的每天每月每年所见所闻。

甪直是叶圣陶的故乡,其规模和格式要比想象中的丰富。作为一个不要门票的地方,并非简单的一条老街,而是好几条,好几条由小桥连接起来的老街。人们现在还居住其间,起居如常,走亲访友照旧。有廊的街道上游客如潮,买和卖的商业景象繁忙,商品明码标价,馄饨之类的饮食与非景点的普通饭店价格几乎没有什么差异。童叟无欺是可以长久经营的好的景区景点的重要品质,其良好的口碑甚至能在相当程度上弥补景致本身的某些缺陷。

锦溪是陈妃墓所在,莲池寺院以水为靠,其身后广阔的陈墓荡水域是这座历史悠久的古镇在地理上的重要特征。人们在寺院周围的湖畔的盘桓不去,就已经说明了其在人居状态上妙不可言的特点。

此外,同里的历史悠久,周庄的桥梁密布。我对于产生了那些景点的更其广袤的大地始终怀有一种追寻的兴致,究竟是有什么样的田园会在历史和现实的深远积累下才逐渐诞生了景区景点那样集中的文化符号?

有一点很是不解,那些号称扎根本地的艺术家何以就只拍摄、描绘那几个有限的古镇,而不将自己创作的目光稍微挪开一点,挪到广袤的水乡乡间?水乡乡间的充满了细节的田园格式和植被风貌,不是艺术创作更丰富的源泉?或许是商业化的对众所周知的有名号的景点的刻画才有经济价值的现实,不知不觉地成了束缚大家眼光的桎梏吧。连那些练习写生的绘画班的孩子和一个人带着画板出来速写的特立独行的绘画爱好者,也总是端坐在景点之中,少有深入默默无闻的乡间者;这不能不说是一种遗憾。

离开甪直向南,道路两侧绵延不绝的建筑终于结束,大面积的稻田之上耸立着高塔,广袤的湖泊在不远的地方衬托着着略有起伏的地势上的深远背景。湖岸上整齐的林荫道一直通向一栋栋白色的别墅小楼民居组成的村庄。

你看,一辆中巴公交车沿着高高的水杉树下笔直的小公路从村庄中开过去,经过丁字路周围稻田的芬芳味道,走到与主干公路交叉的路口。这舒缓的前行和粼粼的树干与树干之下的水波荡漾的景象,不就是一幅画吗!

路口标志着本村特色的雕塑既有人,也有物,还有鸭子和鹅,像是一个童话世界的入口,人们由此经过瞥上一眼就会留下里面一定像是童话那么美的印象。这种设计和这种设计产生的效果,已经不输于瑞士德国的乡间的那种生活优裕之后对艺术化氛围的普遍追求的水准。

所谓主干公路在水乡也很少有横平竖直的,除非是高高在上跨越湖泊的高速公路,一般的公路总是会随着密布的湖水和河道而进行不断的弯转,到处都是流线性的拐弯,是仿佛是一个人在快乐中的那种无穷变化的舞蹈。

在这样的路上徒步、骑车固然一定是美妙的,开车也几乎是同样美妙的。只要车速不快,只要能经常找到可以停靠的位置。关于停靠的位置经常是驱车旅行的一个很大问题,在寸土寸金的水乡,反而是很好地解决了这个问题:村口往往有大小不一的停车场,村子里特意开辟出一些空地,让传统的村庄之中有了现代化的驻停设施。关键它还是现代文明范畴的,全部免费。

在这样的村口停车场停下车来,会有一种现在无论城乡都很难得的方便之感。从后备箱里拿出椅子来坐在村外的湖边上,眼前的一切立刻就成了属于你的观赏对象,你就已经置身到了景点之中。那些没有铺设防渗层、没有硬化的河湖,湖岸上总是有草木自然生长。人工种植的行道树则以这个季节依然碧绿的香樟树居多,也有了一束束棕褐色的果实的栾树,那些颜色以蔚蓝的天空为背景被映衬到湖水之中,已然有了如果以北方的标准还不大好寻找的秋意。

天上的云安全无遮无拦地在开阔的水域上漂浮着,略暗的云底和雪白的云边像是完全没有规律地任意镶嵌在天空,却又自有其内在的某种一致性,让人看了就知道那是一种空气绝对纯净状态下的云,阳光只能从其间偶尔露出来的云。

在江南水乡,任何一个可以支起椅子来的地方,都是可以让远道而来的北方人坐稳的风景点。在这样完全偶然的物象风景中,就已经有他们关于江南的梦想里一定会有的,或者完全出乎意料的美。如果不是觉着,要利用相对有限的时间将那些已经在人们的话语系统里成为固定词语的古镇景点,都走一走看一看,那就完全可以一直坐下去,大不了过上一段时间再换一个村口或者田间的位置坐一坐便好。

生活在这样的村庄里,幸福指数是可想而知的。作为全国最富裕地区的村庄,苏州乡间人居的现代化,以及人与自然的和谐状态,在全国都是数一数二的;其空气好、植被丰富、水域多、夏日漫长、寒冷期短暂等等地理特征之外的安详、静谧、少戾气的人居状态,令人艳羡。很多欠发达地区未来的发展方向大抵如此,多少年以后能在某种程度上追拟了这里的现状,便已经是巨大的成功。

回行的时候,特意走了高速公路。因为高速公路上跨澄湖,可以有一种珍贵的跨湖飞行般的经历。在高速大桥上,居高临下的视野浏览蔚蓝的湖水,浏览湖水周围纵横的水系和路网,以及无分城乡在各处都点缀着的楼宇。这样半空中的地理经验,是高速公路提供给人的附加福利。它让人具体地拥有了视接浩渺、心怀天下,至少是当地的浩渺与天下的宝贵观感。正是从这样的意义上说,自己并非本地的定居者,却也已经是本地的热爱者矣。

一想到我们的大地上,我们的星球上还有数之不尽的这样自然与人文结合的妙境,便觉着人生要做的事还有很多很多,还是那句也许并不矫情的老话:只要还能自由地行走在大地之上,夫复何求!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