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帝四经·道原经》诗解1道一恒常非名非形

《黄帝四经·道原经》诗解1道一恒常非名非形

题文诗:

至道至真,至真至情,至情至道,至情至德,

至德至恒,至恒至常,至常至一,至一至始,

至始至母,至母有情,情生万物,万物有情.

至道无形,无形有情.恒先之初,迥同太虚.

虚同为一,恒一而止.湿湿梦梦,未有明晦.

神微周盈,精静不熙.古未有以,万物莫以.

古无有形,太迥无名.天弗能覆,地弗能载.

小以成小,大以成大.盈四海内,又包其外.

在阴不腐,在阳不焦.真情恒常,一度不变,

能适.鸟得而飞,鱼得而游,兽得而走.

万物得生,百事得成.人皆以之,莫知其名;

人皆用之,莫见其形.一者其号,虚其舍也,

无为其素,其用.道高,而不可察,

深不可测;至道显明,弗能为名;至道广大,

弗能为形,独立不偶,万物莫令.天地阴阳,

四时日月,星辰云气,行蛲动,戴根之徒,

皆取,弗为益少;皆反焉道,弗为益多.

至道真情,真情自生,非多非少,能多能少.

原文

恒先之初,迥同太虚。虚同为一,恒一而止。湿湿梦梦,未有明晦。神微周盈,精静不熙。古未有以。万物莫以。古无有刑(形),太迥无名。天弗能复(覆),地弗能载。小以成小,大以成大。盈四海之内,又包其外。在阴不腐,在阳不焦。

一度不变,能适规()侥(蛲)。鸟得而蜚(飞),鱼得而流(游),兽得而走。万物得之以生,百事得之以成。人皆以之,莫知其名。人皆用之,莫见其刑(形)。

一者其号也。虚其舍也,无为其素也,和其用也。是故上道高而不可察也,深而不可则(测)也。显明弗能为名,广大弗能为刑(形),独立不偶,万物莫之能令。天地阴阳,(四)时日月,星辰云气规?行侥(蛲)重动,戴根之徒,皆取生,道弗为益少;皆反焉,道弗为益多。

注释

 洞,混。恒一至德,易有大恒,恒有一德。光明,显耀。④素,根本。⑤戴根之徒根茎植物。

译文

天地混沌之初,道还是太虚一气,分不清天地,只是迷迷茫茫一片,也看不清它是黑还是白,它神妙变化,充塞着整个宇宙,精光静静的流洒。它没有始因而生,存于万物之中也没有因由。它没有形状,平等普同不可描述。它是博大无比的,天不能覆盖它,地不能容载它。无论是最小的还是最大的事物,都产生于它。它满溢于四海之内外,在阴暗处不会霉烂,在烈火阳焰中也不会枯焦。

     道是不变的,但却在主导着万物的变化。虫、鸟、鱼、兽等等的生存,都是道在起作用呀!任何事情,也只有顺服于道的运化而运化,才有成功的可能。人们都凭借着“道”生活,却不知它的名号,人们都在遵循着“道”去做事,却又看不见它的形状。“一”是它的名号,这也不过是一个虚设。无是它的根,中和则是它作用的关键。

    道是高深而不可审察的,也无法测量。它既显明又广大,既说不出它的名,又看不见它的形。它是独立无二的,永不会被任何事物所改变。天地阴阳、春夏秋冬、星辰日月、上下一气,微虫飞舞,分别得之于道,道也不会因此增多。

(0)

相关推荐

  • 日月.星辰

    无穷无尽感激涕零 生命至上励合人生 相逢一笑千金归来 灿灿非凡精通盛世 泰然自若放飞时间 风华曙光绽放成功 天域重启心甘情愿 向往神鹰岁月如歌 望眼欲穿守望天空 大地飞歌导航天地 万物复苏心动感觉

  • 马王堆汉墓帛书《老子》乙本卷前古佚书之《道原》点校

    马王堆汉墓帛书<老子>乙本卷前古佚书之<道原>点校 原文: 恒无之初,迵同太虚.虚同为一,恒一而止. 注: 恒无,指恒道. 迵同,dong4tong2,混同.迵,通达. 恒一, ...

  • 《黄帝四经·道原经》诗解2圣人真情精明察极

    <黄帝四经·道原经>诗解2圣人真情精明察极 题文诗: 坚强不撌,柔弱非化.精微之物,所不能至, 稽极之物,所不能过.故唯圣人,能察无形, 能听无声.知虚之实,后能大虚,至虚而实, 至无而有 ...

  • 黄帝四经 道原经

    恒先之初,迥同太虚.虚同为一,恒一而止.湿湿梦梦,未有明晦 .神微周盈,精静不熙.古未有以.万物莫以.古无有刑(形),太迥 无名.天弗能复(覆),地弗能载.小以成小,大以成大.盈四海之内 ,又包其外. ...

  • 黄帝四经·道原经·全文

    恒先之初,迥同太虚.虚同为一,恒一而止.湿湿梦梦,未有明晦.神微周盈,精静不熙.古未有以.万物莫以.古无有刑(形),太迥无名.天弗能复(覆),地弗能载.小以成小,大以成大.盈四海之内,又包其外.在阴不 ...

  • 《黄帝四经·道原经·全文》原文阅读及翻译

    道原经·全文 恒先之初,迥同太虚.虚同为一,恒一而止.湿湿梦梦,未有明晦.神微周盈,精静不熙.古未有以.万物莫以.古无有刑(形),太迥无名.天弗能复(覆),地弗能载.小以成小,大以成大.盈四海之内,又 ...

  • 《淮南子》卷10缪称训诗解6义正怀远非名非利

    题文诗:故动于近,成文于远.察所夜行,周公惭景, 君子慎独.释近斯远,反而塞矣.故闻善易, 以正身难.夫子见禾,之三变也,滔滔然曰: 狐向丘死,我其首禾.君子见善,则痛其身; 其身苟正,怀远易矣.故诗 ...

  • 《列子》卷1天瑞诗解1真情恒常自生自化

    <列子>卷1天瑞诗解1真情恒常自生自化 题文诗: 子居郑圃,四十年而,人无识者.君卿大夫, 示犹众庶.国饥不足,将嫁于卫.弟子问曰: 往无返期,敢有所谒:将何以教?先生不闻, 壶丘子林,其 ...

  • 《论语》卷7述而篇第七诗解3真情恒常君子坦荡

    <论语>卷7述而篇第七诗解3真情恒常君子坦荡 题文诗: 子曰圣人,今不得见,得见君子,吾斯可矣. 子曰善人,不得而见;见有恒者,吾斯可矣. 亡而为有,虚而为盈,约而为泰,难乎有恒. 至恒至 ...

  • 《尉缭子》卷10原官诗解臣主分权明赏严责

    题文诗: 置官吏者,事之所主,为治之本.立官制者, 职分四民,治之分也.贵爵富禄,德才必称, 尊卑之体.好善罚恶,正比法令,会计民具. 均井地分,节民赋敛,取与适度.程设工人, 备供器用,匠工之功.分 ...

  • 《淮南子》卷16说山训诗解13学所不学美恶非粹

    题文诗: 明月之珠,出于蛖蜄;周之简圭,生于垢石; 大蔡神龟,出于沟壑.万乘之主,冠锱锤冠, 履百金车.牛皮为贱,正三军众.欲学歌讴, 其必先习,徵羽乐风;欲美和者,必先始于, 阳阿采菱.此皆学其,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