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式、武式太极拳之“开合”说

斯技旁门甚多,虽势有区别,概不外“壮欺弱”、“慢让快”耳,有力打无力,手慢让手快,是皆先天自然之能,非关学力(5)而有也。察四两拨千斤之句,显非力胜!观耄耋御众之形,快何能为?

立如枰(6)凖(7),活似车轮,偏沈(8)则随,双重则滞。每见数年纯功不能运化者,率皆自为人制,双重之病未悟耳。欲避此病,须知阴阳,粘即是走,走即是粘,阴不离阳,阳不离阴,阴阳相济,方为懂劲。懂劲后愈练愈精,默识揣摩,渐至从心所欲。

本是舍已从人,多误舍近求远,所谓差之毫厘,谬之千里,学者不可不详辨焉!是为论。

网络文章,纷繁复杂,良莠不齐。既有读之如醍醐灌顶、茅塞顿开的真知灼见,亦有牵强附会、东拼西凑的垃圾文章,更有一些如玄幻小说般云山雾罩、故弄玄虚的。我辈习武之人,唯有努力提高自身水平,擦亮一双慧眼,才能在众多的文章中汲取营养。以我之见,通篇文章能够有一句话对自己有用,能够让自己记住就算是好的了。看此文用

秒,分享朋友圈只需3秒!

有的人学习太极拳总爱先看一些相关的太极拳谱,看拳谱,先掌握一些太极拳理论故然重要,但要选对拳谱,不然会走弯路的。你如果学习杨式太极拳,你就应该先看杨式太极拳的理论,以利于理解和掌握杨式太极拳。同样你要学习武式太极拳,你就应该先看一些武式太极拳的拳谱,用于指导学习武式太极拳。假如你学习杨式太极拳,拿武式太极拳的理论来指导,那是会走弯路的。你学习武式太极拳用杨式太极拳的理论来指导,同样也会走弯路的。

  以上是指学习太极拳而言,教太极拳也是如此。教杨式太极拳就应该用杨式太极拳的理论去教,那么教武式太极拳就应该用武式太极拳的理论去教。否则会让学员走弯路的。
  最近,有网友留言问,在练习太极拳时,动作与“开合”怎样配合让我来回答这个问题,我说这个问题提得好,带有一定的普遍性,但又不是一句话两句话能说清的。所以撰写拙文,以试研究。
  以前我在文章中提到杨式太极拳与武式太极拳“裆”的区别。杨式太极拳与武式太极拳“裆”的要领正好相反,杨式太极拳“裆”要求“吊裆”与“圆裆”,武式太极拳“裆”要求“吊裆”与“裹裆”。杨式太极拳是用督脉将裆吊起,而武式太极拳却是用任脉将裆吊起,一前一后,正好相反。杨式太极拳的裆是向外开称为“圆裆”,而武式太极拳的裆却是向内合称为“裹裆”,这一开一合,也是相反。因以前较为详细地谈过有关杨式、武式太极拳“裆”的区别和具体做法,所以再此就不做赘述了。下面着重谈一下杨式太极拳与武式太极拳的“开合”。
  “开合”是太极十三势中的一势,但具体到杨式太极拳和武式太极拳的练法上确大不相同。
  武式太极拳第二代传人李亦畬先生在《五字诀》的《三曰气敛》中对“开合”是这样阐述的:“呼吸通灵,周身罔间。吸,为合为蓄;呼,为开为发。盖吸则自然提得起,亦拿得起人;呼则自然沉得下,亦放得人出。此是以意运气,非以力使气也”。在《五字诀》的《五曰神聚》中对“开合”是这样阐述的:“紧要全在胸中腰间运化,不在外面。力从人借,气由脊发。胡能气由脊发?气向下沉,由两肩收于脊骨,注于腰间,此气之由上而下也,谓之合;由腰行于脊骨,布于两膊,施于手指,此气之由下而上也,谓之开。合便是收,开即是放。能懂得开合,便知阴阳。到此地位,工用一日,技精一日,渐至从心所欲,罔不如意矣”。李亦畬先生在《走架打手行工要言》中着中指出:“收,便是合;放,即是开。静则俱静,静是合,合中寓开;动则俱动,动是开,开中寓合”。武式太极拳第五代传人郝少如先生在《太极拳的呼吸即是“蓄发、开合、收放”》一文中指出:“'吸’即为周身气势的收小,为周身之劲的储存、聚蓄的'蓄劲过程’;'呼’即为周身气势的放大,为周身之劲的散放、聚发的'发劲过程’。所谓'吸,为合为蓄;呼,为开为发。合即是收;开,即是放’”。
  杨式太极拳谱云:“乾刚坤柔,乾为首为覆,是六阳所聚之极刚;坤为复为地,载是六阴,所蓄为极阴柔。天覆在上,地载在下。上往下降为阴为开,下往上升为阳为合。……丹田由前往下转过裆,顺脊往后往上转过顶,复转之前,如鸡卵相似,引动督脉,任脉随之运用,如辘轳旋转均是不拨自转,丹田即能有前后复转之前,由后往前复转之后。上下颠倒,顺逆无间。俨然是乾综坤,坤综乾;开即合,合即开。倘至得势势处处,积蓄于内即是开展,待机动时,随发于外,即是紧凑,修炼至此方为开合。……呼气为阳,为合,是为内外合,四肢合,发人也,为顺,为静。吸气为阴,为开,是为升裆,升胯,心肾开,为逆,为动。”歌诀云:“往用柔弓复来刚,刚柔相济阴阳彰。开是内弓合外发,背丝缠丝更生香”。
  武式太极拳讲究“吸,为合为蓄;呼,为开为发。”杨式太极拳却讲究“吸,为开为动;呼,为合为发”。武式太极拳与杨式太极拳的开合也正是相反,所以说,练杨式太极拳就应该多看一些杨式太极拳谱,用于指导杨式太极拳的学习。练武式太极拳也应该多读一些武式太极拳谱,用于指导武式太极拳的练习。当然,在这里说不易随便用其他门派的拳谱来指导你所学的太极拳,是指刚学太极拳的练习者,对于一些修炼有素的太极拳师来说是无妨的。同时还应该注意的是,有的拳师不但自己杨、武式太极拳不分,教学生时也不严谨,使学生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并振振有词地说:“过去就不分什么杨式、武式,这些都是现代人乱搞出来的”,不知这个“过去”是指什么时间。武式太极拳第二代传人李亦畬先生之孙李槐荫于1936年撰写的《廉让堂太极拳谱》的《序》第三页中是这样记载的:“于是陈派也,杨派也,李郝派也,吴(剑泉)、王(茂斋)派也。亦如新兴之学术与主义,万派争鸣,而莫衷一是,实则各家由各家之心得,各派有各派之特长”。上个世纪70年代,我在杨式、武式太极拳发祥地永年老城学习太极拳时,那些有师承关系的太极拳老拳师们将杨式、武式太极拳的手型、步型、身法及要领区分得一清二楚,决不是杨式、武式不分的。

(0)

相关推荐

  • 太极拳是如何被玩成太极操的?

    #太极拳是如何被玩成太极操的# 一个沉重的话题,本文带你一窥太极拳的前世今生,太极拳从拳术中的极品明星,到现在的"太极操""太极舞"之戏谑之名,无不令真正的太极 ...

  • 陈、杨、武式太极拳拳谱收集,需要的收藏了

    余自2009年8月学习太极拳以来,先后学习了陈式太极拳老架一路74式.武式太极拳108式和杨式太极拳85式.三家太极各备其妙,但拳理相通,感兴趣的拳友可以试着都学一下,对自己应该有帮助. 上图:陈式太 ...

  • 析太极拳的开合与鼓荡

    懂开合是内家拳的基本要求,开合的能量大小是衡量一位武师内功好坏的标准.李经梧老师说:"轻灵活泼求懂劲,阴阳既济无滞病,若要四两拨千斤,开合鼓荡主宰定."就是说只有会了开合鼓荡才能言 ...

  • “一开连一合,开合互相承” | 太极拳的开合转换

    自己为自己打一套拳 你的生命将与众不同 太极开合 太极拳开合规律 开合是太极拳中对称统一的运动关系,也是太极拳运动基本方式,学习太极拳的开合提高技击能力. ①欲开先合,欲合先开,即逢开必合,逢合必开. ...

  • 略谈太极拳的开合

    今天看师兄发的一个推手视频,其中一位总是撒开手推对方的胸部,这种用法很普遍,实际上是错误的,所以非常有必要讲一讲. 有人以为这种用法即太极拳的按,事实上在很多人那里按就是这样的,而在我们这里却是错的, ...

  • 太极拳~开合垂缩

    开合者,拳中规模,阴阳互根,相互循环之理. 意有三点: 1,肩胯要开,手足要合.是形. 2,吸为开,呼为合.是气. 3,起为开,落为合.是意. 回形∶形者,拳中规模. 开者,开肩.开胯. 缩者,缩肩. ...

  • 太极拳的开合与鼓荡

    3天前 懂开合是内家拳的基本要求,开合的能量大小是衡量一位武师内功好坏的标准.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太极拳的开合与鼓荡.欢迎阅读! 李经梧老师说:"轻灵活泼求懂劲,阴阳既济无滞病,若要 ...

  • 黄山老师太极拳内功开合桩法之丹田训练,快速提升你的太极内劲!

    太极拳初学者如何开肩胯,内家拳老拳师一法多用 太极拳初学者如何开肩胯,内家拳老拳师一法多用 展开

  • 太极拳的开合鼓荡训练

    李经梧老师说:"轻灵活泼求懂劲,阴阳既济无滞病,若要四两拨千斤,开合鼓荡主宰定."就是说只有会了开合鼓荡才能言懂劲,才能"引进落空合即出".故练太极拳讲开合,实 ...

  • 理解太极拳的开合

    "开合"是太极拳练习中的一个重要要领.太极拳在外形上有两个突出的特征,一是弧形运动,二是开合运动,每个动作基本上都体现有开合的练习. 动作上的开合比较明显,也容易理解.外展性动作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