摆渡·地坛(4篇)

渡一段缘

果纯羽

在高鹗续版的《红楼梦》结局中,甄士隐在结尾处成为了一名摆渡人——他打坐在急流津觉迷渡口,等他的女儿甄英莲由尘世归来,再亲手渡去太虚幻境。

英莲,也就是香菱的一生是无人渡的。她去看灯遭遇拐子,家丁无缘渡她;她将被卖,爱她的冯渊惨死而呆霸王薛蟠抢她,贾雨村畏惧权势不敢渡她;她进薛府又与贾府中众人玩闹,没人会在意能否渡她;待薛蟠娶来河东狮夏金桂,更加没人会去渡承接夏金桂怒火的她,即便是宝钗也只能安慰或说几句情。她的一生如此危险而曲折,而她没有丝毫势力或人脉,只能依靠她自己那堪称微不足道的力量与虚无缥缈的天命,在世家子弟间艰难求生——终于夏金桂意外害死自己,薛蟠一时安分,香菱被扶正,可她真的是被渡了吗?最多算是熬出头了。

此时再看士隐渡香菱一回,不由潸然泪下。两人自《红楼梦》开篇一回阴差阳错别离而尘世无觅,终于能在此渡口重逢。两人相遇又会作何想呢?香菱望士隐,知他半生潦倒失意,后来半只脚踏入仙境而与自己相隔千万里,不复儿时眉目依稀的慈父;士隐望香菱,知她一生困于宅第之间,遭遇种种困难险阻却举目无亲,好容易苦尽还算甘来,不成想因为难产一命呜呼,不复过去掌上明珠般的独女。他们会相拥而泣吗?会互诉衷肠吗?还是相对无言,咽下泪千行,默默携手并肩而行呢?

又是谁渡了谁呢?士隐渡香菱去最终的安稳和乐之所,又何尝不是渡了自己?《红楼梦》初回的《好了歌》仍在耳畔:“世人都道神仙好,只有儿孙忘不了”。士隐修炼多年却舍不下心中对小女的担忧与思念,这才跨越整本红楼梦的距离在觉迷渡口静待香菱归来,好渡去她的一生孤苦,也让她渡去自己的最后一丝俗念。

士隐渡香菱归来路,香菱渡士隐意难平。他们互为摆渡人,渡这《红楼梦》的一段缘。

【评点】作者将阅读《红楼梦》的思考与感悟转化为写作的源泉,这样读写结合,学以致用,值得肯定。文章写《红楼梦》中甄士隐最后将饱受苦难的女儿英莲由尘世渡往仙界,自己也因此摆脱最后一丝俗念而渡往修炼的境界。凡间仙界,父母子女,因缘而渡,耐人寻味。写的虽是《红楼梦》,却能紧扣作文题意,剑走偏锋,别具一格。

摆渡灵魂

李思瑜

一带江水向东流去,两侧是连绵不断的青山。正是春季,风染绿了一座又一座山丘,而寂静的江水也被青山感染,允许它们在它墨色的水面上晕染上淡淡的绿。在这样的江边,一切想要保持冬天的黑暗的事物,都仿佛消失不见了。这一切春天的开始,可能就来源于一声鸟鸣,或几芽柳树上的新叶。

江边有一位青年坐在河堤上。他二十多岁的年龄,身材匀称。要不是脸上满是愁容,他的容颜可以算得上是俊朗的。再往下看——啊,我们明白他颓丧的原因了。只见他本应肌肉丰满的右小腿消失不见了,清风吹动他空空的裤管,仿佛在徒劳地想安慰他,却总也不能抹去他紧缩的眉头,松开他握紧的拳头。他现在是整个江边,唯一一个不和谐的生灵。江面上一叶渔船正在收网,年轻人呆呆地注视着。那收网的是位老人。

年轻人忽然站起来,向那老人招手。经过刚刚的思想斗争——他决定了——今天,就要死在这江上,那乌黑的江心里。

本以为老人会拒绝他要求上船在江面逛逛的请求,但没想到老人却一口答应了。年轻人这时才注意观察了老人的样貌:那是一张满是皱纹的脸,所有的一切五官都已埋在其中,唯有那双眸子,乌黑发亮,看向那年轻人时,竟让他觉得有些惭愧,仿佛自己要去干的事已被看穿一般。

老人是位安静的人,对此年轻人感到庆幸。他一上船就坐在船尾,静静望着江面下的深渊。船如此平稳,他并无感到一丝异样,也无心再去观察老人。他只是明白,自己能有空想这么多,那全是老人驾船水平高超的缘故。

这时,年轻人突然发现,不远处一只小船突然开始打转,船上人惊声呼救,水面已形成一个漩涡。这时,只见老人奋力向那里划去。年轻人这时注意到老人:只见他光着上身,膀大腰圆,全身都是肌肉;花白的头发利落地剪短,从背面看,简直就像一位健壮的水手。年轻人刚明白为何船如此平稳,却又惊异地发现——老人没有左手。那本应有左手的地方,现在很光滑,仿佛左手从未存在过,也不需要存在。年轻人震惊之时,老人已奋力到达了落难之人的船边,一把抓住那个男人的衣服,把他拎到了小船上。那男人惊魂未定,不停地颤颤巍巍地说:“谢谢你,你救了我的命……”

浅浅的天空上,一朵白云推动了另一朵。老人没有说什么,也没有做什么,却什么都说了,什么都做了。老人是摆渡人,引领年轻人在老人的生命中行驶,却潜移默化地摆渡了他的灵魂。

【自注】景物描写也有寓意:“春天的起点是来源于各物之间的感染”,以及“一朵白云推动了另一朵”,寓意摆渡人可以通过行动感染别人,从而摆渡他的灵魂

落难之人说的感谢的话,其实也是年轻人心里的话。

善做摆渡人

李佳栩

在沈从文的著作《边城》中,翠翠的爷爷在茶峒当着一名尽职尽责的摆渡人。在我们的生活中,也一定会有这样的“摆渡人”将我们渡过人生的“渡口”。每个人被摆渡的方式不同,摆渡我们的人也不同,但一切都能促使我们努力成为他人的摆渡人。

带领人渡过渡口的摆渡人这一意象,其实就是在生活中引导我们面对无法凭一己之力跨越的困难的人。摆渡人因“渡口”的特殊性才有其独到的意义——如果“渡口”所代表的困境只是生活中的一点琐碎小事,那么帮助我们解决问题的人虽然也值得感恩,但充其量称为“解铃人”或“指路人”。正因为“渡口”关乎的是人生的方向、理想和价值,“摆渡”这一动作才有了重量。

做摆渡人不仅是在帮助别人,同时也是在实现自我的价值。雷锋同志在他的生命中助人为乐,留下无数光辉事迹,使许许多多人被他的奉献精神所感染,点燃了心中“为人民服务”的星星之火;在雷锋影响、激励他人的同时,他自己“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中去”的人生目标也得到了实现。我们发出的光和热照亮、温暖了别人,而我们自己也享受着这份光热所营造的欢愉。渡河人被摆渡人送至彼岸,船上的摆渡人不也正同他一起到达了彼岸吗?我们缘何要做摆渡人,也因渡人亦能渡己。

摆渡人如何摆渡,其中大有学问。

从被摆渡人的角度看,摆渡人需要了解他要渡过的渡口与面前河流的流势。面对滑向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深渊的中国,康有为、梁启超践行着“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从而公车上书,拉开了维新运动的序幕。但当时清政府中的守旧势力太强大了,维新派又缺乏可靠的社会基础,康梁二人逃亡海外,“戊戌六君子”被残忍杀害。他们想把国家由屈辱渡向光明,可渡口太窄了、河流太急了,中国依旧没能远离悲壮的硝烟。作为摆渡人,一定要清楚被摆渡人的情况,避免“赔了夫人又折兵”。

从摆渡人的角度看,摆渡人需要明白自身的优势和能力。俗语道,“没有金刚钻,不揽瓷器活”。鼓励人们做摆渡人,并不是指盲目积极地为别人出谋划策。如果自己不曾了解某一领域就去帮助别人,即使临时刻苦钻研也只能触其皮毛或是潦草地理解核心;与其如此,不如为其另请高明。以己之长助人,自己得心应手、胸有成竹,还能让对方走得更远更平稳,何乐而不为呢?

摆渡人,渡众生。如果人人都愿做摆渡人、多做摆渡人、善做摆渡人,潺潺流淌的河流两岸必将是繁花似锦、江山如画。

家乡风物志:地坛

黄家瑞

地坛,它就坐落在那里,北京安定门边上。由于地坛周围都是高楼大厦,地坛看上去并不显眼,但是游地坛的人很多。很多叔叔阿姨们来这里放松娱乐——毕竟门票才一块钱,就可以游玩几乎整个公园。

地坛,顾名思义,是古代君王用来祭祀的地方。而天地日月都要祭一遍,于是北京便有了天坛、地坛、日坛、乐坛。至于地坛有多老,也就五百余年。地坛始建于明朝明嘉靖九年,也就是公元1530年。而后来清朝也就用这个地坛来祭地。

地坛在清朝清乾隆十五年(公元1750年)被改造过一次。地坛的主要祭祀场所——方泽坛修改了一番。方泽坛在明朝用的地砖是黄琉璃砖,而在清朝则被改成了艾青石坛面。近代,地坛因不受重视而被冷落,风化较为严重。在1981年,地坛被修复。而在2006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将地坛列为了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古代有着“天圆地方”的传说,于是天坛的内坛便被修成了圆形,而地坛则是规规整整的正方形。

地坛最为风光的时刻是在阴历夏至。照传统,皇帝都要在阴历夏至时祭地。古代祭地是皇帝为了保佑自己的皇位长久,风调雨顺。而在自己职位期间,不发生任何的灾祸,保证五谷丰登。因此,古代君王很看重祭地。在夏至的前两个月,就已经开始整修斋宫;而前十天则开始选祭祀用的三牲;前八天开始整修迎送神位的凤亭、龙亭等;前三天皇帝就得和他的配祀的王公以及文武百官一起斋戒生活,即:不理刑事、不宴会、不饮酒、不吃荤等等。而在祭祀当天则规模更为宏大:只见由两千多人组成的仪仗队,在东华门与地坛之间全线戒严。极品丰富,场面巨大。一套流程下来,皇帝竟要跪拜七十余次,耗时约两个小时。由此可见阵仗之巨大。

那么,为什么古人如此重视地呢?中国古代在两河流域发展,那里土壤肥沃,于是人们就以种植为生。而国家需要军队,军队需要粮食。于是粮食便在古人严重看得十分之重要。所以土地便十分的重要。费孝通曾在《乡土中国》一书里论证过土的重要性:“靠种地谋生的人才明白泥土的可贵。城里人可以用土气来藐视乡下人,但是乡下,'土’是他们的命根。在数量上占着最高地位的神,无疑的是'土地’。'土地’这位最近于人性的神,老夫老妻白首偕老的一对,管着乡间的一切闲事。他们象征着可贵的泥土。”这也是为什么古人重视地吧。

说会地坛本身。地坛最为特殊的一点在于其朝向不同于其他建筑。其他建筑都是坐北朝南,独地坛坐南朝北。这事的起源还得从《周易》讲起。《周易》中“坤”代表着土地,而“坤”是三个阴爻组成,是阴卦,所以古代就将地坛安置于北郊,坐南朝北。、

也许是文化,历史的原因吧。现在地坛只是一个小公园——甚至连景点也算不上。人们把中国从封建社会里救了出来,人们可能再不祭天、祭地了。那个园子——曾经辉煌过几百年的园子,就坐落在那里。史铁生先生在1970年左右在地坛大彻大悟时,地坛还没有被修复,他这么写地坛:“四百多年里,它一面剥蚀了古殿檐头浮夸的琉璃,淡褪了门壁上炫耀的朱红,坍圮了一段段高墙,又散落了玉砌雕栏,祭坛四周的老柏树愈见苍幽,到处的野草荒藤也都茂盛得自在坦荡。”可见当时的地坛由于大家走出封建而受冷落,直至人们意识到古代文物与建筑的重要性。

的确,历史上留下的印记应当被保护,而不应因为妨碍城市发展建设而被拆除。北京原先的几个城楼几乎都因妨碍城市发展建设而被拆除。这是自明朝迁都至北京而打造的城墙,轰然倒下。

我想,以城楼来供人瞻仰和研究,比建起一栋高楼要有价值的多吧?

可喜的是,人们逐渐意识到了这些问题,也在逐渐改善,从地坛被剥蚀的古典檐头浮夸的琉璃,淡褪了颜色的门壁上的朱红,坍圮的一段段高墙,散落的玉砌雕栏,到现在如以前那般辉煌的样子,这一切都仿佛在告诉我们去珍惜。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