釜濑溪与永和桥
相关文章:
▲明清永和桥桥址,位于此桥以东不远处(向家舟摄于2020年8月9日)
据旧志记载:明清民国时期,在长阳古城以东,至宜都县的官道上,共有五座石桥。东门外一里,近青龙寺(今长阳疾控中心一带),名为青龙桥;三里,枇杷溪口(今湖口湾口),为东关桥;五里,老古洞,有不朽桥;七里,永和坪傅难溪口,曰永和桥;十里,白石溪口,即白石桥(今称白氏桥)。其中,青龙、永和二桥均建于明代弘治九年(1496)至嘉靖元年(1522)年间;东关、白石二桥约建于明末或清初;不朽桥规模最小,始建不详,只知重修于清乾隆二十二年(1757)。五座古桥中,除白石桥仍存外,其余四桥均已随城市建设进程,大多成为暗桥。今天,我们先聊聊其中一座消逝的古桥——永和桥。
说到永和桥,不得不先说说此桥所跨之溪——傅难溪。
傅难溪,东邻石桥山,西依九峰山,是这两座长阳历史名山的自然分界线,发源于石桥山何家垴(今属龙舟坪镇白氏坪社区),自西北向东南,流经丹水社区东端(原桃坪村),在鸣凤社区永和坪汇入清江,全长6公里。溪虽不长,名气却不小。
傅难溪原名“釜濑溪”,因溪口清江(古称“夷水”)北岸有“釜濑滩”而得名。北魏郦道元所著《水经注》记载:“夷水又东迳釜濑,其石大者如釜,小者如刁斗,形色乱真,杂石中耳。”釜,是一种圆底而无足的古代炊具。濑,读“lài”,意为急速的水流。因滩上大石如釜,江流湍急,此滩便得名为釜濑滩,溪因之称作釜濑溪。由于古代百姓文化普遍不高,地名多靠口述传播,而“濑”在字形上又接近于“懒”,于是在长久的历史传承中,釜濑溪便演变为“傅难溪”。有人说,傅难溪由“傅郎溪”演变而来,古代溪边居住有一傅姓男青年。又有人说,溪口曾有刘备大将马良驻军,以釜做饭,后来撤军,留下的釜锅烂在滩上,滩因名“釜烂滩”,溪因名“釜烂溪”,后演变为“傅难溪”。两种传说,牵强附会,好事者所为,不值一讥。
▲傅难溪下游流经永和坪。图中之山,本名为石桥山,今讹称为“十架山”。(向家舟摄于2020年8月9日)
由于永和桥跨傅难溪口,因此,清代时长阳民间就俗称它为“傅难桥”,官方在志书上将此俗名雅书为“富栏桥”。
永和桥在永和坪西端,桥与坪同名。但是,究竟是桥因坪名,还是坪因桥名,并不好确定。因为,桥与坪,最早同时记载于明嘉靖元年《湖广图经志书》中。而据1982年《长阳县地名志》记载,传说永和坪古时是一片荒野,后有人在此引火开荒(刀耕火种),定居生活,遂得名为“野火坪”,后人们向往安定和平,更名为永和坪。如果此说是真,当是桥因坪而得名。明清旧志中,永和桥有时被记为“永河桥”。“河”为“和”之误记,这倒是可以肯定的。
▲永和坪(向家舟摄于2015年12月19日)
在1949年以前,永和桥是长阳县城通往宜都的必经之地,可以想见当时桥上熙熙攘攘,行人络绎不绝。上世纪50年代长(阳)红(花套)公路、90年代白三公路分别修建通车后,此桥上游不远处成为运输要道,此桥才逐渐落寞。
永和桥在明代初建时是何面貌,历史上经历了几次重修,由于地方文献缺载,今难知详情。惟《龙舟坪镇志》记载:此桥曾在清咸丰年间进行过重修,至1998年时尚存;为单孔石拱桥,桥面长21.4米、宽5.05米,孔跨高8米、径9.35米。
据《龙舟坪镇志》执行主编、《龙舟坪村志》总纂邓守政先生介绍:原傅难溪口在今溪口以东不远处,1998年高坝洲库区形成后,古桥被淹没,桥址上被垫高,成为当时修建的出城大通道(即今龙舟大道永和坪段)的一部分。其后,为配合长阳新城房地产项目建设,流经坪中的河道经人工稍向西移,并新建涵管桥梁一座,就成为今天看到的面貌。这座新桥,其实可视为古永和桥的“今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