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传统的讲解比赛说“不”

我也一直在苦苦思索,背诵式假讲和表演式假讲究竟缘于何处?

终于发现:

除了传统的讲解培训外,传统的讲解比赛,也是造成假讲的主要原因。

1

客观地说,举办讲解员讲解比赛,确实能够激发讲解员对讲解工作的重视。

但是,受比赛形式和评分标准的影响,传统的讲解比赛,只能反映讲解员讲解水平的一个侧面,并不能衡量一个讲解员综合素质的全貌,尤其难以衡量其内在知识的含量。

参加这样的比赛,选手的参赛稿可以是专家代写的;现场问答题的标准答案也是事先背熟的;语言及肢体语言的表达都是经过专业人员精心编排的,甚至选手在比赛现场的站位、目光都是经过反复磨合的。

至于情感,对于朗诵功底过硬的选手,有过舞台表达经验的人来说,哪怕他一天讲解工作都没做过,一件文物也没有接触过,借助情绪记忆、情景再现等表现手法,就能够在熟记讲词之后,很轻松自然地达到一种更适合于舞台表现形式的艺术效果。

他们无论在语言表达上还是在表演技巧上都能做到声情并茂,绘声绘色,比起职业讲解员来,更容易博得评委及观众的一片喝彩声。

表面上看,他们所讲的内容似乎都是他们自己熟知的,仿佛他们真的参加了那次考古,真的研究了那件文物,真的懂得那种文化。

而事实上,绝大多数讲解员没有经历过考古发掘,没有机会与文物近距离接触,更谈不上研究器物。

一层薄薄的玻璃挡住了他们的视线,他们只好在故事里寻找趣味,在枯燥、繁缛、极专业的讲解稿里捕捉火花。

因为不是自己的,就不敢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像庖丁解牛那样依乎天理,批大郤,导大窾,游刃有余。变成讲故事多于讲藏品,讲专业多于讲通俗,虽有眼,亦如美国盲人作家海伦凯勒所说:“即使他们观看最壮丽的奇观,眼睛都是懒洋洋的。” 。

那些藏在藏品当中的美和创造力,完全可以与现实生活、古今世界对接、联系、沟通、启发的无穷奥秘,统统被这番表演淹没了。

2

可怜我们五千年文明,一代又一代劳动者,你纵有无穷智慧、创造了万般文明,也只能在一片喧嚣中沉默,没有多少人懂你,更没有人替你说话!

凡真看者,一定是知、行、悟合一,从走近到走进,从浅知到真知,看见那隐藏在文物背后的无穷奥秘,并将这种看见从博物馆引到世界,贯穿古今,在现实生活中寻找更多的美,形成自己独特的观察力、鉴赏力、思考力和创造力。

正是这种看见,才会由真知变真情、真情变真心,迫不及待地、不厌其烦地将自己看见的传达给观众,让更多的人在分享自己快乐的同时也学会看见,这正是讲解艺术的灵魂,忽略了这个灵魂,讲解就变成了表演,传统的讲解比赛,恰恰遗漏了这一点。

不在灵魂中分伯仲,就只好在外表上争高低。

3

为了追求舞台效果,选手们八仙过海各显其能,展厅里真实的讲解方式似乎很难在舞台上复制,纷纷在音量和音色上下功夫,在与评委老师的眼神交流上下功夫,将应试教育最常见的手法从学校搬进了博物馆。

受其影响,评委们的评分热情也在不断高涨,分值大踏步飙升,将前面的甩出好远。这样的评分氛围,你很难评出哪一个是真、哪一个是假,也很难判断选手的讲解激情是来自他看见之后所激发出来的一种自然而然的表达呢,还是来自其它。

比赛的结果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它没有点燃讲解者对讲解内容和讲解工作的兴趣之火,让其睁眼,唤起奋发,而是树立了一个榜样,这种榜样会演变为一种导向,使初学者以为,原来优秀讲解员是这样的——他们不必深入实际,研究讲解内容,也不必长期扎根于广大观众之中探索讲解奥秘。

只要年轻漂亮、普通话标准、声音洪亮,会朗诵、懂表演,稍稍掌握些博物馆专业理论知识就行。这便使得大批讲解员将大量精力放在了外在条件的追求上,用演的方式替代讲,忽视了对讲解内容和讲解艺术的深入探求,为背诵式假讲和表演式假讲的产生提供了可能。

我不反对讲解比赛,但我反对只重外在不重内在的比赛方式。

下文是1997年我参加全国文物系统讲解员讲解比赛后写下的一篇感想,发表在1998年《中国博物馆通讯》第二期,十九年过去了,现在读起来,仍觉得不为过时——

全国文物系统讲解员讲解比赛后的思考

内蒙古博物馆 赵学东

举办讲解比赛的目的之一是向全国的讲解工作者树立一个学习的榜样,就像田径比赛那样有一个最高纪录,以使后来人找到差距,迎头赶上。

那么,究竟什么是榜样?

我们曾经做过一次有趣的实验,请一位长期从事讲解工作,精通讲解内容、能够熟练地应用语言艺术,并对所讲文物有着真挚感情,在展厅里拥有众多观众的专职讲解员,与一位由话剧演员假扮的讲解员在舞台上就同一篇讲稿进行为时十分钟的讲解比赛,令人惊讶的是观众竟很难分辨出哪一位是真正的职业讲解员,而职业演员“气壮山河”的嗓音竟赢得了多数观众的认可。

当我们增加了为时五分钟的现场问题问答,围绕讲解内容进行专业性提问时,专业者和非专业者便很快地区别开来。

在实际讲解过程中,讲解员的头脑中始终存在着一个小小的“监督岗”,它在监督自己的讲解内容、讲解速度和讲解方式是否吸引观众。

通过这个监督岗,可以及时地从观众的眼神和表情中得到信息,从而随时改变讲解的深度,调节讲解的速度,变换讲解的方式,并且及时而准确地回答观众提出的各种各样的问题。

所以,针对不同类型的观众,讲解员的每一次讲解都是一种创造,这是衡量讲解员讲解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志之一。能够体现这种创造的讲解员必须精通讲解内容,并具备广博的文化知识。

我们常说的“给观众一滴水,自己必须先有一桶水”,就是这个道理。要想达到这个标准,讲解员必须有能力自己撰写讲解稿,而且有针对性地编写数套,这是对讲解工作者的基本要求。

遗憾的是,在这次大赛期间,我们曾听到过这样的议论,说某省区的参赛选手,在登上讲台的前一天晚上,发现自己在讲解试讲时,比规定时间超出了约三十秒钟,于是该选手不远千里,用长途电话讯问撰稿人该如何改动稿件。

一个讲解员过分依赖于讲解稿,而不能够对内容真正理解,就无法适应因人施讲、灵活多变的基本要求,始终给观众一种幕后有人的感觉。

如果选手能够在登台之后,由抽签决定,你现在面对的是来自某大学历史系的教授和学者;或是来自某所小学五年级的学生,再由选手有针对性地限时讲解,用这种方法,可以比较准确地检验出一个讲解员因人施讲的基本功底。

如果在限时讲解之后,围绕讲解内容由评委作为观众向选手提出各种问题,或是根据选手的讲解稿提前罗列出问题来,在规定时间内由选手现场回答,用这种办法就可以准确地了解到选手的应答能力和对专业知识的掌握程度了。

评论讲解音量的大小,应该据讲解内容和讲解环境而定,对于讲石窟的和讲书画的应该有所区别,决不能一概而论。石窟的气势和环境以及现场观众的容量,都需要讲解员声音洪亮,音域宽阔,而对书画的讲解则更需要像涓涓流水,娓娓动听。

同时,讲解效果往往与观众数量有关,观众数量太多,会使讲解员首尾难顾,势必会造成一种情况:讲解员在前面讲新的内容,而观众在后面观看刚刚讲过的展品。

况且,有些观众出自于个人兴趣和需要,喜欢独自参观展览。

在同一个展厅里,如果讲解员的声音过于洪亮反而会使他们受到影响,所以讲解员的声音应保持在使后排的观也能听清楚的程度就足够了,评委在制定评分标准时,应考虑到这些因素,不能以声音的大小作为评分的依据。

对于讲解的风格应该提倡多种多样、百花齐放的方针,只要讲解能够真正地吸引观众,使观众对内容产生共鸣,我们就应该打破陈规大胆尝试,努力开辟一条新的道路。

苏东海先生在这次比赛结束后,对讲解员的未来发展方向提出了自己独特的看法。

他认为,讲解员应该分出级别来,

第一级是专家型,他可以直接参与对文物的研究工作,并能够与专家和学者对话;

第二级是教师型,他能够熟悉展览,并对展出文物进行深入浅出的讲解;

第三级是导游型,他可以引导观众参观,对重点文物进行详细解说。

苏先生的意见很值得我们思考,如果他的观点能够付诸实现,那么每一个讲解员都会找到自己的奋斗目标,这将坚定讲解工作者为这个目标而奋斗的决心,从而更好地为群众教育服务,这也是本次比赛的目的和宗旨吧。

作者:内蒙古博物院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