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寒论、金匮要略自学课程录(75)
第六章、太阳阳明合病
18、文蛤汤
【组方】:文蛤五两,麻黄,甘草,生姜各三两,石膏五两,杏仁五十枚(20克),大枣十二枚。右七味,以水六升,煮取二升。温服一升,汗出即愈。
这条条文错了!胡老指出本条与伤寒论141: “病在阳。应以汗解之。反以冷水潠之。若灌之。其热被劫。不得去。弥更益烦。肉上粟起。意欲饮水。反不渴者。服文蛤散......”是颠倒了,所谓“张冠李戴”,应该是传抄中搞错了。因此本条文蛤汤对应的条文应该为“病在阳。应以汗解之。反以冷水潠之。若灌之。其热被劫。不得去。弥更益烦。肉上粟起。意欲饮水。反不渴者。文蛤汤主之。兼主微风,脉紧,头痛。”而141条则改为“吐后渴欲得水而贪饮者,文蛤散(阳明病)主之。”条文说“兼主微风,脉紧,头痛”,这是对的,文蛤汤是发汗药,而文蛤散止渴。“以冷水潠之,若灌之”,以水喷脸或者用水来浇身,皆属“水逆”的逆治。参75条。
病在阳这里指病在表,应发汗,但是却使用水逆,古人想以这种办法来刺激机体出汗,反而使里热郁闭,便烦躁,起鸡皮疙瘩,烦热不除而口干舌燥,“反不渴”是因为胃中无热或者胃有停水的原因。整个证候就类似于大青龙汤的不汗而烦躁,但是程度轻一点,证见:微风、脉紧、头痛、渴。这个时候用文蛤汤发表除烦。文蛤汤是大青龙汤减量麻黄、石膏,去桂枝,加文蛤组成。或为麻杏甘石汤与越婢汤合方,再加酸敛止渴的文蛤,故治麻杏甘石汤与越婢汤的合并证而渴者。
因此本方证应是有表证、无汗、烦躁但有烦渴。
文蛤:咸,收敛药,类似牡蛎的功效。《神农本草经》:【文蛤】治恶疮蚀五痔。生东海。《名医别录》:【文蛤】味咸。平。无毒。主治咳逆胸痹。腰痛胁急。鼠瘘。大孔出血。崩中漏下。生东海。表有文。取无时。
问题:本方是否可以用牡蛎代替?或采用牡蛎+花粉药对?
19、麻黄连轺赤小豆汤
【组方】:麻黄二两,连轺二两(连翘根),杏仁四十个(16克),赤小豆一升(150克),大枣十二枚,生梓白皮一升(80克),生姜二两,炙甘草二两。上八味,以潦水一斗,先煮麻黄,再沸,去上沫,内诸药,煮取三升,分温三服。半日服尽。
这条也是简文,有发热恶寒,头项强痛,无汗表实,同时有里湿热,体发黄,这是太阳阳明合病,麻黄连轺赤小豆汤主之。麻黄、杏仁解表;生姜解表也健胃利水;生梓白皮、连轺去里热,赤小豆怯湿。遇到发黄的病,有表证,无汗,有湿热,用此方。若有汗就用桂枝汤加黄芪合方茵陈篙汤。若在里发黄,可用茵陈蒿汤,还有栀子大黄汤。若在半表半里,柴胡证状俱全,发黄而呕有热,就用小柴胡合茵陈蒿汤或合五苓散,不配伍,只用小柴胡汤也能去黄。如果半表里兼里实,用大柴胡合茵陈蒿汤。如果湿热兼寒饮,用茵陈五苓散。全在于随证而变。
从以上条文联系到温病学派的一个名方,三仁汤,与麻黄连轺赤小豆汤有相似之处。
《温病条辨》上篇第43条:“头痛恶寒,身重疼痛,舌白不渴,脉弦细,胸闷不飢,午后热甚,病难速已,名曰湿温。长夏深秋同法,三仁汤主之。”
三仁汤组方:杏仁5钱,滑石6钱,白通草2钱,白寇仁2钱,竹叶2钱,厚朴2钱,薏苡仁6钱,半夏5钱。日三服。(根据《温病条辩》)
方解:杏仁、竹叶、半夏降浊于上,薏苡仁、滑石、通草利尿于下,白寇仁、厚朴消满于中,三焦既通,湿行热解,此燥湿利水之剂,可用于水停心下,喘满咳逆之证,是个非常不错的组方。
但是吴鞠通说“头痛恶寒,身重疼痛”,此时明明有湿遏热郁的风湿表证,需发表兼祛湿,三仁汤何以胜任发表?宜麻黄杏仁薏苡甘草汤为是。不得不提,温病学派立下一条戒律,“湿热病不可发汗”,这是不对的。“湿热病不可下”,这才是对的。又,吴鞠通说“长夏深秋同法”,以时令测度用药,有“夏禁麻黄、冬禁石膏”之说,颇为荒唐。因此,吴鞠通创三仁汤,体现他天才的一面;但他在对自己所立方子的理解上却存在偏差。我们在学习中必须加强自己的内功才是。
【补充】:下面两条,在讲课中没有安排,也属于太阳阳明合病范围,特补充之。
这是简语。太阳与阳明合病,当指既有发热恶寒无汗的表证,同时又有大便难的里证而言。喘为承气汤和麻黄汤的共有证,不过承气汤证为腹满而喘;而麻黄汤证为喘而胸满,故谓不可下,宜麻黄汤先发汗解表。注意这是合病,不是并病,应当先解表。
腹满而喘者,腹满为主而喘为客,即先由于实满上迫胸隔,阻碍呼吸因而发喘,下之满自去,而喘亦自已;喘而胸满者,则喘为主而胸满为客,即先由于呼吸困难,胸腔内压增高因而胸满,发汗以平喘,则满自消。证有主从,治分表里,对于辨证甚关重要。
脉浮无汗而喘,此喘发自于表实甚明,说是「阳明病」,亦如36条之意,为有阳明证之太阳阳明合病,亦宜麻黄汤先发汗解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