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西路142弄名医张聋甏旧居
张聋甏旧居及中医诊室位于北京西路142号1-6号。
近代上海大名鼎鼎的治伤寒名家张聋甏(张骧云)中医寓所兼诊室位于北京西路142弄1-6号,由于北京西路142弄常年关门,只能从长沙路149弄进入,这条小弄一直向西贯通温州路。现今的北京西路142弄(原平桥路146号),该址建于1910年,清末民居风格,正房为三开间三进深建筑,两层砖木结构。是张骧云与子孙居住和开业行医最久之地,至今在外墙角还可见“张承裕堂墙界”。房屋建筑二楼回廊铸铁栏杆、木质搁窗及原就医诊所房间基本陈设还在,原有的抽水马桶、浴缸等进口卫生设备使用至今,墙砖地砖保存完好。
当走在长沙路149弄,将走完3分之2时见这样的小弄,进入往南就是北京西路142弄6号。
2号的边门开这,这笨重的铁门不会后来做的吧?大块石板铺地,这些都是原始的。
上了楼见下面是个天井,对窗是其中一进的前楼与厢房。木质结构的立面雕装饰的平基贴花和用木条拼镶成各种菱花格子,这是传统中国建筑。
据居民说,张骧云1925年去世后,他的子孙继续在张家老宅里居住和行医。前几年,这个院子二楼的东厢房还住着张骧云的后代,张家医术传人、上海第一人民医院中医张存钧教授。
现在里面已经被好几家住户所居住,里面的空间也是后来重新分割的,显得非常凌乱。但从房屋构造的细部,如木墙上的雕刻构件,还是能看出大宅院原有的气派。
正南房里搭间房间,三面有着漂亮的铁艺栏杆回廊的大院落,百年的围栏不烂不锈是奇迹。
木条拼镶成格子窗户竖开的,外面两边各有三角形搁饰,这都是清末时期原汁原味的东西。
回廊下铸铁花饰栏杆总觉得有四个汉字,经网友提醒确认是“延年益寿”,这符合中医堂的风格。
下到天井,堆放的杂物实在是多。抬头看上面南侧铁艺围栏图案又有不同,是“高安万世”。
随着岁月的流逝,张家大宅早已物是人非,已成了“七十二家房客”般拥挤的“大杂院”,从前的厅堂、灶间都住进了大大小小许许多多的人家,里面的陈设更是变化巨大。
回来整理照片发觉铸铁花饰栏杆上东,南,西三侧分别有三组不同汉字,在网友的帮助下分清楚:东西二侧“长生无极”,“延年益寿”, 正南是“高安万世”。三组汉字的铸铁花饰栏杆照片。
界碑旁边“国泰旅社”只是张宅最后一进房屋。
张氏出身医学世家,明崇祯末年,前十四世祖张君调弃科举隐于医。前六世祖张武在及其子行医于上海县城,其父张玉书医名更甚。张氏13岁时父亲去世,从长兄张晓云学伤寒时症,从三兄蔚云学内伤杂病,并在晓云诊所助诊。后自设诊所,同时在难民栖流所、普育堂兼任医生。因医道高明,治病有方,病客盈门无暇日。张氏善察病人之脉象、神识、舌苔、斑疹及寒热之高低,灵活运用药物配伍,审慎用方,辨证施治。对患高热,神识昏蒙,舌苔灰黄糙腻或焦黑糙裂之病人,给药数贴,往往能苔散热消,病势缓解。
张骧云中年患重病,两耳失聪,赖“喇叭筒”助听应诊,人称“张聋甏”而声名益盛。
盛宣怀重金聘张出任华医学院院长,固辞不就。终身以医家身份生活于平民百姓之中,为世人所称颂。著有《君相诊余随笔》文稿。---上海卫生志
南京国民政府成立以后,轿子被人视为封建落后的“老古董”,在上海已绝少见到,只有婚礼迎新时才使用花轿。但却有一人例外,伤寒名医张聋甏祖传中医,热衷国粹,每逢出诊,他照样乘坐一顶蓝布小轿,在快似疾风、嘟嘟鸣叫的汽车旁穿梭,时人莫不相识,等于他的活广告。
当年英籍犹太人哈同兴建爱俪园(今上海展览中心处)时强行征地,张氏的五世祖坟正处园地当中,哈同自恃洋人势力,威胁利诱,想要强购墓地。但张氏据理力争,终于在整整抗争了十余年后,哈同败诉,被判决不得侵犯张氏坟址,须另辟小路供张氏家族祭祀时出入,在当时亦被传作佳话。
这里有个建议:有关部门把张家大宅重新利用起来,现在行动起来去保护修缮还来得及,改建成一个张氏传统医学博物馆,里面可以陈列张家前几年捐赠给国家的那些珍贵的文物资料。
-
(2017-09-09 17:49:30)
-
(2017-09-08 17:39:46)
-
(2017-09-07 09:09:26)
-
(2017-09-04 18:30:17)
-
(2017-09-03 19:43:20)
-
(2017-09-02 18:55:15)
-
(2017-09-01 19:55:39)
-
(2017-08-30 18:08:40)
-
(2017-08-28 19:41:17)
-
(2017-08-27 18:06: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