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捂秋冻 不生杂病” 但这些疾病患者“秋冻”需谨慎!

俗语说“春捂秋冻,不生杂病”。随着秋季到来,气温下降,气候变化较大,极易出现乍暖乍寒的现象。而不管是“春捂”还是“秋冻”,其目的都是顾护阳气,让人体慢慢适应季节气候的变化,保持一种阴阳动态平衡的健康状态。

那么,到底什么是“秋冻”?哪些人群不适宜“秋冻”?“秋冻”又该注意哪些细节?今天,就请和小编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什么是“秋冻”

“春捂秋冻,不生杂病”是我国民间的养生俗语,源于先秦时期的四时养生思想。“秋冻”,从字面上来理解,是说到秋天气候渐凉,不要急于添加衣服,把自己裹得太过严实,可以适当的“冻一冻”,让身体慢慢适应寒冷,已准备度过更寒冷的冬天。

中医理论认为,秋天,正是气候由热转寒的时候,人体肌表也处于疏泄与致密交替之际。此时,阴气初生而未盛,阳气始减而未衰,气温逐渐降低,大自然阳气潜藏,人体阳气亦开始收敛,为冬时藏精创造条件。这时如果一下就穿得过多,也不利于阳气收敛,容易导致疾病侵袭。

而养生思想认为,入秋后可适当“冻一冻”以加强机体防寒、御寒的能力,可使人体的抗御机能得到锻炼,从而激发人体逐渐适应寒冷环境,有利于避免许多疾病的发生。

此时若一下添衣过多,容易妨碍阳气的收敛,因此,当适当地接受一些冷空气的刺激,这样不但有利于肌表之致密和阳气的潜藏,对增强人体的应激能力和耐寒能力也有所帮助,所以就有秋天宜“秋冻”的民间养生习俗。

“秋冻”需要注意

01

“秋冻”并不是要挨冻

“秋冻”主要是指在秋季气温逐步降低的时候,不要一下子穿得太多、捂得太严,避免过多出汗,使阳气外泄,应感觉凉而不寒,并不是要挨冻。如果气温突然骤降,一定要及时添加衣物,以防感冒。

02

“秋冻”也要分地域

我国南北方气候差异较大,南方秋凉来得较晚,昼夜温差变化不大,甚至入冬后也不会太冷,因此可不必过早的添加衣物,可适当延长“秋冻”的时间。
而北方的秋凉来得比较早,昼夜温差变化也比较大,早晚气温较低,或者气温骤降时就应及时增添衣物,以防着凉。

03

身体这些部位不能冻

“秋冻”并不是身体各个部位都能“冻一冻”的,有些部位不适合“冻”,比如颈部、腹部、肩膀以及膝盖和双脚都是不适合贪凉,身体这些部位最好要注意保暖,及时添加衣物。

这5类疾病患者“秋冻”需谨慎

“秋冻”并不是人人适宜,因每个人的体质不同,所以“秋冻”也应因人而异。一般来说“秋冻”比较适合体质较好的中青年人,但老年人、婴幼儿、孕妇等体质较弱的特殊人群则不宜“秋冻”。

下面给大家需注意患这5类疾病的人群,也不适宜“秋冻”。

01

呼吸系统疾病

有呼吸系统疾病的人群,如哮喘、支气管炎患者。此类患者呼吸道的防御功能比较差,受到寒冷刺激后,易加重咳嗽和喘息等症状。秋冬时应注意保暖,以免加重原有症状。

02

糖尿病患者

糖尿病患者如不注意保暖而盲目“秋冻”,血糖无法保持稳定,可能会加重病情。首先,长期或者不定期的高血糖会使人体白细胞的吞噬能力降低,导致机体抵抗力下降,若一味追求秋天“冻一冻”非常容易感冒。

其次,当糖尿病患者的血管突然受到冷空气刺激时,容易发生血管痉挛,使血流量进一步减少,而还常合并周围血管神经病变,会导致微循环障碍,容易引起组织坏死和糖尿病足等。

03

心脑血管疾病

心脑血管疾病人群,低温环境容易诱使此类患者血管紧张,导致血压升高,从而加重心脏负担,加重原有症状。

因进入秋季气温变化较大,多变的天气会使人的皮肤、皮下组织血管收缩,周围血管阻力增大,容易导致血压升高。

也会引起血液黏稠度增高,严重时还可能会导致冠心病患者发生心绞痛、心肌梗塞等症状,甚至还可能会导致血管脆裂发生中风,或者引起偏瘫,危及生命。

04

胃肠疾病患者

有胃肠疾病的人群,不适合“秋冻”,包括慢性胃炎、慢性肠炎、消化性溃疡等。因人体受寒冷刺激后,胃肠气血运行不畅,易发生痉挛性收缩,使原有胃肠疾病再次发作。

05

关节疾病患者

风寒湿邪是造成关节病变的主要诱因,寒性凝滞,会使气血运行不畅,不通则痛。因此,有关节疾病的患者,从秋季开始就应该注意腿部的保暖,不适合“秋冻”。

另外,按照中医说法,体寒者属于凉性体质,阳气不足,应该注意保暖,固阳护气,所以不适合“秋冻”。

“春捂秋冻”虽也有一定的道理,但凡事均讲求过犹不及,“秋冻”也是一样,要维持在一定的限度内,不可拘泥于“秋冻”之说,以免影响身体健康噢!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