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次中风患者的针灸选穴处方针法

程凯教授答疑解惑回答这一问题,可不是一言两语,而且病人情况因人而异,治疗方案自不会相同。但还是有规律可循的,分享下面这个案例,希望对患者有所帮助。7月13日,青岛大诚中医门诊患者刘某,曾有数十年的糖尿病史,近10年内共先后发作5次脑梗,目前勉强可站立行走,遗留双侧肢体协调性差,上下肢肌力不均衡,精细动作差,发音及吞吞咽功能欠佳,肠胃不适,血糖一直居高不下。辗转多地求医,效果不甚显著,亦曾长期针灸,未见明显改善,遂来求诊:相关影像检查及肌力检测(略)治疗方案如下一改善肢体运动功能1、上肢选穴(按针刺先后顺序)第一组:消泺穴、肩贞穴、天髎穴。熟悉经络的同学会发现,消泺和天髎同属手少阳,其所处位置恰在肩胛骨内上与外下,是肩胛骨与枕和上肢背侧伸肌形成的力线,中风偏瘫患者肘关节多屈曲,即内侧屈肌痉挛收缩,外侧伸肌被动牵拉,进而引起患侧肩部下坠,带动寰枢关节紊乱,影响头部供血,影响中枢功能恢复。而肩贞恰位于这条曲折力线的核心力点上,加之患者多次中风,左右肢体功能有不同程度的损伤与缺失,用肩贞,有助于调整肩胛骨的平衡。 注意此处三穴要求扎跳,特别是肩贞,有助于建立新的力学平衡。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第二组:手五里。为什么这里只有一个穴呢?因为这个穴太重要了,它刚好位于肱肌与肱二头肌之间,是唯一一个可以快速级解肱肌痉挛的穴位,扎跳肱肌,不仅使痉挛的上肢屈肌松弛,更可通过兴奋上运动神经元,而抑制下运动神经元,使前臂及手部肌肉放松,五指张开。

第三组:三阳络、合谷。当患者大肌群有了一定力量,上肢可以相对自由运动时,手部的抓取动作等精细动作的恢复成为难点。 此时的针刺要求特别精确,不能乱扎。三阳络为拇外展肌、伸指肌和伸小指肌三条肌肉 (就是让五指张开的三条伸肌)肌腱的交错点,针尖轻微触及不同肌腱,引起拇指、食中无名指、小指的抽动,再配合相应的手指部穴位,施以电针给持续性的兴奋刺激,精确提高手指功能。而手拇指是抓取动作中最为关键的,于是用合谷穴,针至骨间肌肌筋膜缝隙内,使拇指抽动作外展动作,与三阳络相配,施以电针刺激,是这组穴的重点。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2、下肢运动选穴分别针维道、足三里、上巨虚外、绝骨等穴,通过引发股神经、胫神经、腓深神经肌支、腓浅神经的兴奋,提高小肢肌力 (特别是胫骨前肌和趾长伸肌),增加下肢运动功能。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3、舌咽部先穴选择廉泉穴、以及双侧天容穴,通过刺激舌骨肌、二腹肌等来改善局部肌肉的运动功能。如舌下静脉怒张明显,可点刺金津、玉液出血。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二治病求本中风后遗症虽然以肢体功能缺失为主,但病位实在脑部,所以松解帽状腱膜和枕下弓处肌肉群来改善椎基底动脉供血,刺激大脑反射区,重点是头针运动区、感觉区,以上治疗要求患者留针1小时以上,甚则带针活动,或带针回家,以进一步加强疗效。三控制血糖,防止复中患者长期的高血糖问题及腹部代谢问题 (肥胖是中风后遗症患者的通病),以及运动量的降低,造成了身体代谢问题,成为多次复中的根源, 针以水分穴(地部)、外陵穴(天部)、水道穴(地部)以健脾化痰,配合小腿部的胰腺点、丰隆、然谷、内庭来调节血糖。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四耳穴辅助降糖通过对耳迷走神经的刺激调节内脏节律和腺体分泌,协助控制血糖

五梅花针叩刺嘱患者家属坚持头部梅花针叩刺,以增加对头部反射区的持久刺激。

因患者病情比较复杂,整个诊疗过程超过3小时,经患者反馈,曾在多地接受针灸治疗,这次明显体会到了不一样的针刺体验,感觉针针到位,针后轻松,一次就有明显的效果。这个案例告诉我们,针灸治疗中风后遗症,既要提高肢体功能,又要调整中枢功能,治标症亦治本症。同时,还要考虑患者的原发病或素体体质,对复中的影响,整体调节,精确刺激,方可让患者一次就有效果。在京治疗的另外两例患者,一例男性单侧偏瘫,岗上肌萎缩,一个月治疗后基本恢复,上肢可做梳头动作,拇指亦可张开。另一例女性单侧偏瘫,一次治疗手五指即可背曲张开,三次治疗后胫骨前肌肌力增加,行走地外划半圆的中风步态明显减轻,自述可自行行走300米。以上告诉我们,针尖在哪儿才是最重要的,不是把针扎进去就叫针灸了。 明经,明穴,精准刺激,是谓三才针法要旨。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