鲜于枢《醉时歌等唐人诗十二首》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鲜于枢的书法由唐人书法入手,再上溯东晋二王。他功力扎实,善悬腕作字,喜用狼毫,笔墨淋淳酣畅,气势雄伟跌宕,酒酣作字奇态横生。

【1】《醉时歌》诸公衮衮登台省,广文先生官独冷。甲第纷纷厌梁肉,广文先生饭不足。先生有道出羲

【2】皇,先生有才过屈宋。德尊一代常坎坷,名垂万古知何用!杜陵野客人更嗤,被褐短窄鬓如丝。日籴

【3】太仓五升米,时赴郑老同襟期。得钱即相觅,沽酒不复疑。忘形到尔汝,痛饮真吾师。清夜沉沉动

【4】春酌,灯前细雨檐花落。但觉高歌有鬼神,焉知饿死填沟壑?相如逸才亲涤器,子云识字终投阁。

【5】先生早赋归去来,石田茅屋荒苍苔。儒术于我何有哉,孔丘盗跖俱尘埃。不须闻此意惨怆,生前

【6】相遇且衔杯!{+《同武平一员外游湖五首时武贬金坛令》}朝来仙阁听弦歌,暝入花亭见绮罗。池边命酒怜风月,浦口还船惜芰荷。

【7】花潭竹屿傍幽蹊,画楫浮空入夜溪。芰荷覆水船难进,歌舞留人月易低。{+储光羲《寄孙山人》}新林二月孤舟还,水满

【8】清江花满山。借问故园隐君子,时时来往住人间。{+王昌龄《西宫秋怨》}芙蓉不及美人妆,水殿风来珠翠香。却恨含

【9】啼掩秋扇,空悬明月待君王。{+王昌龄 《春宫曲》}昨夜风开露井桃,未央前殿月轮高。平阳歌舞新承宠,帘外春

【10】寒赐锦袍。{+王昌龄 《重别李评事》}莫道清江离别难,舟船明日是长安。吴姬缓舞留君醉,随意青枫白露寒。

【11】{+刘长卿《寻盛禅师兰若》}秋草黄花覆古阡,隔林遥见起人烟。山僧独在山中老,唯有寒松见少年。

【12】{+刘长卿《寻盛禅师兰若》}怜君一见一悲歌,岁岁无如老去何。白屋渐看秋草没,青云莫道故人多。

【13】{+刘长卿《寄别朱拾遗》}天书远召沧浪客,几度临歧病未能。江海茫茫春欲遍,行人一骑发金陵。

【14】{+刘长卿《昭阳曲》}昨夜承恩宿未央,罗衣犹带御烟香。芙蓉帐小云屏暗,杨柳风多水殿凉。

【15】{+高适《除夜作》}旅馆寒灯独不眠,客心何事转凄然。故乡今夜思千里,愁鬓明朝又一年。枢

(0)

相关推荐

  • 千千阙歌 | 刘伶醉(组诗)

    刘伶醉(组诗) ➜作者:千千阙歌  组稿:下弦月  编辑:霞满天 追溯 刘伶先生.如果,我用三碗酒 换取你一寸才华 历史,这巨大的容器,会不会让月光形如路人 孤单啊,巨大的风吹回古代 一个人面对辽阔, ...

  • 鲜于枢行书《醉时歌等唐人诗十二首》

    书法爱好者之家2020-05-26 06:36:00 [释文]: <醉时歌>(杜甫) 诸公衮衮登台省,广文先生官独冷. 甲第纷纷厌梁肉,广文先生饭不足. 先生有道出羲皇,先生有才过屈宋. ...

  • 鲜于枢《醉时歌等唐人诗十二首》高清

    鲜于枢<醉时歌等唐人诗十二首>册页,行书,台北故宫博物院藏.鲜于枢的书法由唐人书法入手,再上溯东晋二王.他功力扎实,善悬腕作字,喜用狼毫,笔墨淋淳酣畅,气势雄伟跌宕,酒酣作字奇态横生. [ ...

  • 字帖|鲜于枢《醉时歌等唐人诗十二首》高清字库版

    鲜于枢<醉时歌等唐人诗十二首>册页,行书,台北故宫博物院藏.鲜于枢的书法由唐人书法入手,再上溯东晋二王.他功力扎实,善悬腕作字,喜用狼毫,笔墨淋淳酣畅,气势雄伟跌宕,酒酣作字奇态横生. [ ...

  • 鲜于枢《醉时歌等唐人诗十二首》书法欣赏

    蒋三刚老师抖音"一根毛"书谱临帖视频正在热播 点击下图关注一起致敬经典吧!

  • 鲜于枢《醉时歌等唐人诗十二首》欣赏

     鲜于枢,字伯机,号困学山民.直寄老人,晚年营室名"困学之斋",元代著名书法家,好诗歌与古董,文名显于世,尤工草书. <醉时歌等唐人诗十二首>书多用中锋回腕,笔墨淋淳酣 ...

  • 鲜于枢的行草书法册页《唐人诗十二首》【图文】

                 鲜于枢(1256-1301),元代著名书法家.字伯机,晚年营室名"困学之斋",自号困学山民,又号寄直老人.祖籍金代德兴府(今张家口涿鹿县),生于汴梁(今河 ...

  • 鲜于枢《唐人诗十二首》册页

    鲜于枢<唐人诗十二首>行书册页,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鲜于枢存世墨迹, 包括题跋, 约40件.多为行草书, 楷书较少.楷书有小字<跋颜鲁公祭侄稿>二, 中楷书<老子道德经 ...

  • 【诗艺国际】王培森 | 金风惬意过芳园,树影湖光掩假山(诗十二首)

    ▼金风惬意过芳园,树影湖光掩假山 (诗十二首) 作者/王培森 [作家/诗人风采] [作家/诗人简介] ★ 王培森,行旅诗人.网名行吟者,一生与旅游和诗结缘,历览了祖国的三十四个行政区山山水水,看过亚欧 ...

  • 最美禅诗十二首,哪首最令你折服?

    唐诗宋词天天读 读诗读词,赏花赏月:每天被诗词相约,做一个雅致的人. 12篇原创内容 公众号 儒释道三家的思维,是中国人的精神之源.有人就说,中国人是"头戴儒家冠,身穿道家袍,脚踏佛家鞋&q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