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信真的有谋反之心吗?真相让人汗颜,网友看后哭了
历史真相官:韩信真的是没有造反,因为刘邦“飞鸟尽良弓藏;狡兔尽走狗烹”吗?冷清告诉你历史真相。作者:冷清先生,个人史学成果,严禁抄袭剽窃。如您喜欢敬请加关注。
根据司马迁《史记·淮阴侯列传》:“淮阴侯韩信者,淮阴人也。始为布衣时,贫无行,不得推择为吏,又不能治生商贾,常从人寄食饮,人多厌之者。”什么意思?淮阴侯韩信,安徽淮阴人。还是老百姓的时候,韩信的个人品质很差劲,参加了地方公务员考试,但是“政审”没有通过,被取缔了当公务员的资格。韩信又不会做生意,经常在别人家里蹭饭,大家都很讨厌他。
韩信曾经在南昌亭长家蹭饭好几个月,因为南昌亭长的妻子不满意而离开;韩信在城下河边垂钓,漂母可伶韩信给他饭吃,曰:“大丈夫不能自食,吾哀王孙而进食,岂望报乎!”;韩信背剑招摇过市,被屠夫的儿子戏弄:“信能死,刺我;不能死,出我袴下。”韩信钻了屠中少年的裤裆,被人骂做“胆小鬼”。司马迁把韩信“胯下之辱”作为“励志篇”,千古来传颂,的确是有失偏颇呀。
冷清个人认为这是韩信的性格使然,韩信是一个“有谋而无勇”的人。韩信想出人头地,又不敢冒风险,岂不知“利益有多大,风险就有多大。”假如,韩信敢于承担风险,真的拿剑去刺这个少年,一种可能性把少年杀了,犯了命案吃了官司,或者逃跑而流浪江湖。另一种情况是,韩信刺伤了少年,大家都服气了韩信,韩信的江湖名声鹊起,有了一群“粉丝”。天下反秦时,有这群粉丝的跟随,韩信就可以成为一路诸侯,真正的和刘邦、项羽争霸天下。韩信缺乏的是:“敢于冒风险、敢于承担后果,振臂一呼的领袖人格。”
韩信的个人的性格,已经决定了他当不了领袖,不可能成为独立自主打江山的霸主,韩信的一生只能给别人打工,来赚取自己的荣华富贵。偏偏,韩信又不能认清问题的实质,总想着要成就一番伟业,韩信的造反之心害了韩信和他的家族。项羽为什么不用韩信?项羽不敢用韩信呀,项羽虽然刚愎自用,但是不得不说项羽是领袖之才。项羽一眼就看穿韩信有造反之心,害怕日后驾驭不了韩信,而不敢把兵权交给韩信。一般来讲,“疑人不用、用人不疑。”
《淮阴侯列传》:“及项梁渡淮,信杖剑从之,居戏下,无所知名。项梁败,又属项羽,羽以为郎中。数以策干项羽,羽不用。汉王之入蜀,信亡楚归汉”什么意思?到了项梁渡过淮河的时候,韩信仗剑加入项梁的军队,驻扎在戏下,没有什么名气。项梁失败以后,韩信又归属了项羽,项羽安排韩信当郎中(营长)幕僚。韩信好几次给项羽出谋划策,干预项羽的作战计划,项羽都没有采纳。注意,司马迁用了一个字“干”,韩信不是虚心地给项羽参谋,而是喧宾夺主的“干预”,项羽当然不敢让韩信带兵打仗,项羽发现韩信“权利欲”太强,日后必定拥兵自重造反,不如不用韩信免去日后的麻烦。
韩信脱离项羽后投奔了汉军,因为当逃兵被问斩,夏侯婴救下韩信,并推荐给刘邦。刘邦是何等高人呀,项羽能看出韩信脑后有反骨,刘邦当然也看得出来,不敢用韩信呀!给了韩信一个“治粟都尉”,相当于萧何的后勤部长下属的管粮食的“师长”,韩信作为师长,当然有资格和部长萧何天天打交道了,韩信就打动了萧何,“萧何月下追韩信”再次推荐给刘邦,并且萧何保证“韩信不会造反”,如果韩信造反萧何就连坐,这就是“成也萧何,败也萧何”的来历,日后,韩信造反,萧何将韩信铲除了。刘邦拜韩信为大将军,一定是经过深思熟虑的,刘邦高明的“驭人之术”,在于“疑人要用,用人要疑。”
刘邦给韩信立规矩制约韩信,给韩信身边安排亲信来监督制衡韩信。韩信作为大将军,只有自己的司令部,拥有指挥权,而没有直接的带兵权。分配给韩信的汉军的带兵权,都在樊哙、灌婴、曹参、周勃等刘邦的亲信手里,营级以上的军官中的一半,都是刘邦从丰县、沛县带出来的老乡,韩信就是个“光杆司令”。彭城之战后,刘邦又把自己的老战友张耳安排在韩信的司令部当政委,其实就是监视韩信的。
公元前205年二月,刘邦率领汉军出潼关讨伐项羽,打败韩王、收了殷王、魏王豹等等,刘邦在洛阳发表“讨项羽檄文”,在商丘和韩信分兵,韩信带领精锐汉军集合齐国、赵国等国军队30万,攻打齐地的楚军;刘邦集合五路诸侯兵26万直取彭城。彭城10万楚军不战而逃,刘邦进入彭城后,项羽和龙且在齐地分兵,龙且领兵10余万继续和齐国对峙,项羽领兵20万回援彭城,途中收拢彭城10万败兵,项羽以30万兵攻打刘邦的26万诸侯联军,司马迁拔高项羽只说楚军精锐3万。根据原计划,项羽回师彭城后,韩信应该带兵夹击项羽,但是,韩信来晚了。
《淮阴侯列传》原文:“汉二年,出关,收魏、河南,韩、殷王皆降。合齐、赵共击楚。四月,至彭城,汉兵败散而还。信复收兵与汉王会荥阳,复击破楚京、索之间,以故楚兵卒不能西。”汉二年四月,韩信才带兵到达彭城,刘邦已经失败退回荥阳了。韩信就收兵到荥阳和刘邦会合,半路上在京索之间狙击了一下楚军,暂时阻止了楚军的攻势。韩信到荥阳和刘邦会合后,天下的形势变了,章邯占据废丘又造反了,司马欣、董翳、魏王豹、赵王歇等等诸侯,也一起脱离了刘邦反楚联盟。
彭城之战,韩信夹击项羽来晚,是不是故意的不太好说。刘邦在荥阳制定新的战略规划,刘邦率领一半汉军坚守荥阳,吸引项羽的主力来围攻。韩信率领10多万汉军主力,开辟第二战场,攻打赵、魏、代等诸侯国。刘邦对韩信已经起了疑心,为了监督制约韩信,刘邦把自己的老战友张耳安排在韩信的司令部,下面带兵的将领是樊哙、灌婴、曹参、周勃等人,指挥权在韩信手里,汉军精锐全在刘邦亲信手里。张耳比刘邦大八岁,张耳在赵国、代国的影响力非常大,既可以监视韩信,又可以帮助韩信平定赵、魏、代。
刘邦在荥阳坚守了一年零三个月,把项羽的30万楚军主力牢牢的吸附在荥阳,使得项羽不能够分兵去援助赵、魏、代,使得张耳、韩信带领的汉军主力精锐,能够没有干扰的搞定赵、魏、代,张耳被刘邦封为赵王,韩信被刘邦封为丞相。张耳、韩信搞定赵、魏、代后,应该分兵救援荥阳,完成合击项羽楚军主力于荥阳。但是,韩信借口楚军游击队骚扰赵地,赵地没有完全安定,拖拖拉拉的发兵救援荥阳。汉三年6月,荥阳粮尽城破,刘邦出南门,纪信出东门替刘邦死。韩信迟误出兵救援荥阳,韩信有“借刀杀人”的重大嫌疑。
《淮阴侯列传》原文:“楚数使奇兵渡河击赵,赵王耳、韩信往来救赵,因行定赵城邑,发兵诣汉。楚方急围汉王于荥阳,汉王南出,之宛、叶间,得黥布,走入成皋,楚又复急围之。……汉王夺两人军,即令张耳备守赵地,拜韩信为相国,收赵兵未发者击齐。……信引兵东,未渡平原,闻汉王使郦食其已说下齐,韩信欲止。”
韩信知道自己没有亲信大将,是很难造反成事的,韩信也想培植自己的亲信集团。韩信灭赵之后,就把名将李左车收在身边,李左车是战国名将李牧的后裔,给赵王歇出奇谋而赵王歇没有采纳,舌辫之士蒯通也被韩信收在自己的麾下。刘邦夺取韩信兵权后,把韩信手下能打的降将都调走,李左车被刘邦任命为太子之师,只给韩信留下一个不能带兵的蒯通,韩信的亲信势力始终无法培植起来。刘邦派郦食其下齐地七十城,韩信从蒯通之计突然攻打齐国,造成郦食其被齐王烹杀。
垓下之战时,蒯通建议韩信造反自立,为什么韩信没有采纳呢?其实很简单,汉军的带兵大将樊哙、灌婴、曹参、周勃都是刘邦的亲信,营团级以上的军官中的一半是刘邦的老乡,这些人是不会跟着韩信造反的。齐国、楚军龙且被打败后,能打仗的龙且等人战死了,有的被汉军杀死了,有的逃跑了,比如钟离昧,齐国、楚国投降的兵卒,年老的释放回家去了,大部分被重新编入汉军,指挥他们的军官基本都是刘邦的老乡,韩信是没有办法鼓动这些士兵造反的。
垓下之战后,刘邦迅速的夺去了韩信的兵权,免去韩信的齐王,改封韩信为楚王,既兑现自己的诺言,又将韩信调离了汉军。韩信到楚国下邳就任后,他所做的很多事情就是培植自己的亲信,重赏漂母千金,把让韩信蒙受“胯下之辱”的人,都提拔成“中尉”,汉代的中尉是中高级军官,并非今天的中尉排长,相当于一个城市的公安局长。钟离昧是项羽的爱将,是刘邦通缉的战犯,韩信难道不知道吗?韩信却把钟离昧窝藏起来,目的很简单呀,就是培植自己的亲信带兵大将,楚国地域广大招兵很容易,韩信手里缺乏的是带兵的亲信集团。
《淮阴侯列传》:“汉王怨昧,闻其在楚,诏楚捕昧。信初之国,行县邑,陈兵出入。汉六年,人有上书告楚王信反。”韩信被人告发谋反,刘邦率领大军准备围剿,陈平献计“伪游云梦”,诏韩信前来。韩信明知道是计,韩信为什么不和钟离昧一起造反,而是逼迫钟离昧自杀呢?这是韩信的性格决定的,韩信这个人天生不敢冒险一搏,在钻别人裤裆的时候,就已经证明了。杀了钟离昧献给刘邦,我韩信确实没有造反,就是想蒙混过关。刘邦虽然把韩信枷了,走到洛阳的时候,就又放了,降封韩信为淮阴侯。
韩信的悲剧就是,造反之心是天生的,但是,不敢冒险一搏,总是心存幻想。韩信被降封为淮阴侯之后,整日的不上朝,到处串门挑唆他人造反。绛候周勃、樊哙等人都不愿意和韩信来往,为啥,这些人曾经都在韩信手下带兵,韩信不止一次的挑唆他们造反,所以,韩信对外声称“羞与绛、灌等列”。一次,韩信到了樊哙的家里,樊哙知道韩信会说什么,就赶快给韩信跪下了:“什么风把大王送我家来了”,一下子就把韩信的嘴给堵上了。“信出门,笑曰:'生乃与哙等为伍!’”
陈豨被刘邦任命为钜鹿太守,临行前向韩信辞别,韩信拉着陈豨的手说:“我有话给将军说呀!”陈豨说:“请讲。”韩信就说:“你所去上任的地方,都是天下的精兵所在之处呀!而你,是陛下信任的臣子呀!如果,有人说你有谋反之心,陛下肯定不信。假如,再有人说你有造反之心,陛下就会有疑心呀!假设,第三次有人说你有造反之心,陛下就会发怒带兵打你呀!我与你约定里应外合,天下就是我们的了。”公元前197年,陈豨果然造反了。
陈豨造反之后,刘邦亲率大军前往镇压,韩信托病不去。韩信和陈豨书信来往“里应外合”,原文:“阴使人至豨所,曰:“弟举兵,吾从此助公。”韩信和家臣谋划带领家奴,伪造诏书释放官奴而起兵,然后截杀太子和吕后,部署完了,等待陈豨的回应。韩信的一个家臣不愿意跟随韩信造反,被韩信囚禁起来。这个家臣的弟弟就向吕后汇报说:韩信要起兵造反截杀太子、吕后。吕后就和萧何商议对策,萧何出主意说:“诈称刘邦有书信来,就说陈豨已经死了,诸侯大臣都得来祝贺。”韩信是萧何推荐的,萧何曾经为韩信作保,要铲除韩信,解铃还需系铃人。“成也萧何,败也萧何!”
韩信知道有诈不来,丞相萧何就给韩信写信说:“即使有病也得前来祝贺。”韩信来了之后,吕后命令武士把韩信绑了。在长乐钟室杀韩信之前,韩信突然说:“吾悔不用蒯通之计,乃为儿女子所诈,岂非天哉!”遂夷信三族。韩信这个人有奇才,是个当CEO总经理的料,但绝对不是当董事长的料。韩信有反心,但是不敢冒险,总是心存幻想,做事不干脆利落,结果落得身死族灭,从韩信受“胯下之辱”时,一切就已经注定了。韩信造反之事总想蒙混过关,刘邦两次不杀韩信,俗话说:“事不过三”,韩信第三次谋划造反,吕后杀了韩信而且被灭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