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点老行业之四十八】钉秤匠
秤,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很重要,如今,不管买卖什么,往电子秤上一放,四两半斤,分毫不差地呈现出来了,比老式的杆秤放便多了。
老秤属鲁班发明,秤砣为权,秤杆为衡;一斤为十六两,一两一颗星,南北斗共十三颗星,添加福禄寿三星,又分别代表天地良心。钉秤是有规矩的,少一两损福,缺二两伤禄,短三两折寿,不可欺心。
民间还有一种传说,秤匠的祖师爷唐朝的胡令能。胡令能(785年—826年)诗人,唐贞元、元和时期人,隐居圃田(河南中牟县)。他的诗语言浅显而构思精巧,小学语文课本收录其《小儿垂钓》一诗。胡令能年轻时以修补锅碗盆缸戥秤为生,人称“胡钉铰”,后被秤匠奉为祖师。
过去的钉秤匠同锔碗匠、锢漏匠、焊锡匠等工匠一样,也是挑着行李担子走村串乡,招揽生意。担子一头是工具箱,上面搁着铺盖卷儿;一头全是长短不一的秤杆与大小各异的秤砣。每走进一个村庄,钉秤匠就大声吆喝:“谁家钉秤哩——?” 嗓音不仅洪亮,且拖得很长,能传很远。
钉秤匠钉的秤,大体为两种:大秤与小秤。大秆的秤杆很长,且很粗实,轻易不会折断,秤砣也大,适宜称重物,多是农业社集体使用,主要用于粮食分配;小秤的秤杆细而短,适宜称较轻的物品,有的带有秤盘(俗称盘子秤),有的只吊一个秤钩(俗称钩子秤),秤砣相应也小,多为家庭个人所有。
钉秤匠喜欢钉制大秤,这是因为钉大秤的工序与制小秤相同,花费时间也差不多,可挣钱却多。不过钉大秤的生意毕竟少,钉秤匠钉制最多的还是每家每户日常都要使用的小秤。
谁家要钉秤,钉秤匠就在谁家院落摆开摊子,忙乎起来。钉秤匠先用“人字尺”在秤杆上划分刻度,然后测准“定盘星”(即平衡点) ,“定盘星”确定后,就开始用小钻打准星眼,上百个星眼全打好后,再将铜丝或铝丝植入星眼,用锋利的小刀割断,留下一个个小星点,待所有星眼都有了星点,秤杆上就像点缀上了无数颗小星星,闪烁着点点星光。为保星点不会脱落,钉秤匠会把一种特殊材料涂抹在星点上,然后用细砂纸打磨光滑,并给秤头秤尾包裹上不锈铁皮,至此,一杆秤就制作好了。秤杆制好后,钉秤匠还要挂上秤砣细心校秤,以保新秤准确无误,毫厘不爽。钉秤匠说:秤最讲公道,轻与重,高与低,它都能明察,都有提示;保持住了平衡,秤就平静了,一如人心里公允、平静了,就觉一切都安静了。
有一种袖珍秤叫戥子,用于称金、银、药品等分量小的东西。这种微型小秤,钉秤匠只能在自己家里静心制作。
秤,是公平正义的象征,秤如人心,人心如秤。钉秤匠钉的是公平正义,钉的是一种秩序。一杆秤,纵使秤杆不长,秤砣不大,守住了做人的底线,守住了手艺人的良心。钉秤人立在厚地高天之间,本身就是一杆秤,也能称得出天地良心、世道人情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