攻下药的简单归纳
攻下药的简单归纳
【大黄】
《神农本草经》
蓼科植物掌叶大黄、唐古特大黄或药用大黄的干燥根和根茎。掌叶大黄和唐古特大黄药材称北大黄,主产于青海、甘肃。药用大黄药材称南大黄,主产于四川。
气清香,味苦而微涩。以切面锦纹明显、气清香、味苦而微涩者为佳。
生用,或酒炙(饮片称酒大黄),酒炖或蒸(饮片称熟大黄),炒炭(饮片称大黄炭)用。
【药性】苦,寒。归脾、胃、大肠、肝、心包经。
【功效】泻下攻积,清热泻火,凉血解毒,止血,逐瘀通经,利湿退
黄。
【应用】
1.实热积滞便秘:治疗积滞便秘之要药。《药品化义》谓:“大黄气味重浊,直降下行,走而不守,有斩关夺门之力,故号将军。”苦寒沉降,善能泄热,故实热积滞之便秘尤为适宜。
2.血热吐衄,目赤咽肿,牙龈肿痛
3.痈肿疔疮,肠痈腹痛
4.瘀血经闭,产后瘀阻,跌打损伤:既可下瘀血,又能清瘀热,为治疗瘀血证的常用药。
5.湿热痢疾,黄疸尿赤,淋证,水肿
6.烧烫伤
7.大黄可“破痰实”,通脏腑,降湿浊,用于老痰壅塞,喘逆不得平卧,大便秘结
【用法用量】煎服,3~15g。外用适量,研末敷于患处。
生大黄
泻下力较强,欲攻下者宜生用,入汤剂不宜久煎,或用开水泡服,久煎则泻下力减弱。
酒大黄
善清上焦血分热毒,用于目赤咽肿,齿龈肿痛;
熟大黄
泻下力缓,泻火解毒,用于火毒疮疡。
大黄炭
凉血化瘀止血,用于血热有瘀出血证。
【使用注意】孕妇及月经期、哺乳期慎用。又本品苦寒,易伤胃气,脾胃虚弱者亦应慎用。
【芒硝】
《名医别录》
硫酸盐类矿物芒硝族芒硝,经加工精制而成的结晶体。主含含水硫酸钠(Na2SO4·10H2O)。将天然芒硝(朴硝)用热水溶解,滤过,放冷析出结晶,通称“
皮硝
”。取适量鲜萝卜,洗净,切成片,置锅中,加适量水煮透,捞出萝卜,再投入适量天然芒硝共煮,至全部溶化,取出过滤或澄清以后取上清液,放冷,待结晶大部分析出,取出置避风处适当干燥,即为
芒硝
,其结晶母液经浓缩后可续续析出结晶,直至不再析出结晶为止。芒硝经风化失去结晶水而成白色粉末称
玄明粉(元明粉)
。
味咸、微苦。以类白色、透明、呈结晶块状者为佳。
【药性】咸、苦,寒。归胃、大肠经。
【功效】泻下通便,润燥软坚,清火消肿。
【应用】
1.实热积滞,腹满胀痛,大便燥结:对实热积滞,腹满胀痛,大便燥结者尤为适宜,常与大黄相须为用,以增强泻下通便作用
2.肠痈腹痛
3.乳痈,痔疮肿痛,咽痛口疮,目赤肿痛
【用法用量】6~12g,一般不入煎剂,待汤剂煎好后,溶入汤液中服用。外用适量。
【使用注意】孕妇、哺乳期慎用(芒硝可退乳,导致滑胎);不宜与硫黄、三棱同用。
【鉴别用药】
芒硝、大黄
均为泻下药,常相须为用,治疗肠燥便秘。然
大黄
味苦泻下力强,有荡涤肠胃之功,为治热结便秘之主药;
芒硝
味咸,可软坚泻下,善除燥屎坚结。
芒硝
又清火消肿,但多外用,治疮痈肿痛。
大黄
苦寒沉降,又泻火凉血解毒,清利湿热,治疗热毒证、出血证及湿热内蕴等证;且可活血通经,治血瘀诸证。
【番泻叶】
《饮片新参》
豆科植物狭叶番泻或尖叶番泻的干燥小叶。
气微弱而特异,味微苦,稍有黏性。以完整、叶形狭尖、色绿者为佳。
生用。
【药性】甘、苦,寒。归大肠经。
【功效】泻热行滞,通便,利水。
【应用】
1.实热积滞,便秘腹痛:适用于热结便秘,亦可用于习惯性便秘及老年便秘。
2.水肿胀满
【用法用量】煎服,2~6g,后下,或开水泡服。
【使用注意】孕妇及哺乳期、月经期慎用。剂量过大,可导致恶心、呕吐、腹痛等副作用。
【芦荟】
《药性论》
为百合科植物库拉素芦荟好望角芦荟或其他同属近缘植物叶的汁液浓缩干燥物。前者习称“老芦荟”,后者习称“新芦荟”。
有特殊臭气,味极苦。以色墨绿、质脆、有光泽、苦味浓者为佳。
【药性】苦,寒。归肝、胃、大肠经。
【功效】泻下通便,清肝泻火,杀虫疗疳。
【应用】
1.热结便秘
2.惊痫抽搐
3.小儿疳积
4.癣疮
5.美容
【用法用量】2~5g,宜入丸散。外用适量,研末敷患处。
【使用注意】孕妇、哺乳期及脾胃虚弱、食少便溏者慎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