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笔记:汉兵开郡国,胡马窥亭障

文章四友中,崔融多是为太子、皇上当秘书,擅长碑颂表疏类大文章,“为文典丽,当时罕有其比”(《旧唐书》本传)。他的诗却平易朴素,成就不高。

关山月

作者 崔融

月生西海上,气逐边风壮。

万里度关山,苍茫非一状。

汉兵开郡国,胡马窥亭障。

夜夜闻悲笳,征人起南望。

注释

边风,边塞的风。虞世南《出塞》:“凛凛边风急,萧萧征马烦。”武元衡《出塞作》:“边风引去骑,胡沙拂征辕。”

亭障,古代边塞要地设置的堡垒。《尉缭子·守权》:“凡守者,进不郭圉,退不亭障以御战,非善者也。”《史记·大宛列传》:“於是酒泉列亭鄣至玉门矣。”李昂《从军行》:“幽陵异域风烟改,亭障连连古今在。”韦应物《送常侍御却使西蕃》:“旅宿关河逢暮雨,春耕亭障识遗民。”杜牧《雪中抒怀》:“北虏坏亭障,闻屯千里师。”

悲笳,悲凉的笳声。笳,古代军中号角,其声悲壮。杜甫《后出塞》诗之二:“悲笳数声动,壮士惨不骄。”苏轼《至下马碛憩于怀贤阁》诗:“客来空吊古,清泪落悲笳。”

试翻译如下

月亮从西海上升起,其阴凉之气荡起边塞雄壮的风。移行万里度关山,在辽阔无际的天上月亮不是一个形状。汉兵出征开疆辟地建郡县,胡人的军队时时窥视着汉军的亭障。夜夜都能听到悲壮的笳声,战士们往往抬头向南望,思念远处的故乡。

赏析

咏月诗词很多,这首诗给月加上个限定词“关山”,自然将月与边塞联系在一起,诗中每一句都扣着月亮与边塞来写,但又绝不是像祥林嫂式的唠叨,而是一联一个意思。

首联说月生凉气荡起边关风,就给这首诗定下苍凉的基调。

颔联似没话找话,说出月亮不是一个形状这样的人人都知道的现象,其实却大有深意在。一是体现了古代“此一是非,彼一是非”、“反者,道之动”的哲学观念。二是作为文章的转折。上写自然风物,下写人世情态。跨度有点大,要转折,就得有大笔力。这个转折是非常巧妙的,用月亮的阴晴圆缺,比兴汉胡争战,转得急,却又非常自然。这让我想起《红楼梦》上一段文字。贾政与清客们谈起一个故事,说恒王养了一群美女,天天练武艺。后来恒王出征被贼杀了,贼又围城,官员欲献城。美女中有个叫林四娘的带领“女兵”杀出城去,最终全部战死。贾政让宝玉就这个题材写诗,宝玉选了歌行体,前面数联宝玉都是在描绘女兵的美丽,贾政就责问他,下面如何转为武事。宝玉说用一句就转过来了,贾政说,你有多大本领?前头说了一大堆离题万里的话,还一句转过来,怕心有余而力不足。结果宝玉念了一句:“丁香结子芙蓉绦,不系明珠系宝刀”,一下子就转到武事,且非常自然。文章中转折过度句非常难写,像这两例转折,都非常难得。

“汉兵开郡国,胡马窥亭障。”这一联写汉胡争斗,却是平等地看待汉胡双方的生存权利,并没有从所谓“爱国”出发,贬损胡兵、赞扬汉军。当时崔融可能意识不到这是农耕文明与游牧文明不可调和的冲突,但其诗里却写出互相争斗的不可解,这增加了诗歌的苍凉。

最后一联,“夜夜闻悲笳,征人起南望”,写战争给人们造成的痛苦,亲人难聚,只能在月亮之下,遥望故乡了。中国传统文化注重顺应自然、关切人的生存,天生有一种和平的味道。

崔融这首诗,成为李白一首诗的先声,看李白那首著名的同题诗:

关山月

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

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

汉下白登道,胡窥青海湾。

由来征战地,不见有人还。

戍客望边色,思归多苦颜。

高楼当此夜,叹息未应闲。

李白这首诗几乎全用崔融的诗意,写得大气磅礴,也更透彻。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