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向前发明新战术,歼灭刘湘8万人,刘湘:以后绝对不和红军打仗

1931年,四川的几个军阀打得不可开交,刘湘和刘文辉之间的决战决定了谁将会是四川第一军阀,结果刘湘率部将刘文辉击溃,从此以后刘湘成为四川军政的头号人物,佣兵50万,在全国各地的军阀中,刘湘的实力可以排在前几位,风头一时无二。

面对蒋介石开出的丰厚条件,刘湘决定改旗易帜,接受蒋介石的改编,其手下的50万兵马变成蒋介石搞反革命的帮凶。

刘湘的照片

1933年,逐渐稳定四川局势后的刘湘接到了蒋介石的一份急电,蒋介石要求刘湘率部向川北地区的红军部队发起进攻,刘湘欣然接受了这个任务,开始筹划一次大型战役,将矛头对准了红四方面军。

此时红四方面军在总指挥徐向前、政委刘昌浩的率领下刚刚从江西挺进川北,一路上徐向前连续打了5个大胜仗,逐渐解放了巴中等地,成功建立川北革命根据地。红四方面军刚刚站稳脚跟,这边刘湘便蠢蠢欲动,妄图以优势兵力将红四方面军赶出川北地区,一场轰轰烈烈的“反六路围剿”即将打响。

这场大战让徐向前终身难忘,此战之激烈,面临的困难之多,在徐向前的军事生涯中绝无仅有。以至于时隔多年后,徐向前回忆此战是依旧说道:“当年和刘湘的大决战,我和王树声的压力空前巨大,敌人的兵力远超我们,战斗条件艰苦,如果我们没有赢得这一战,红四方面军的历史就会被感谢!”

从徐向前的话里可以想象得出这场大战有多么惊险万分,或许可以这样说,这是一场决定红四方面军命运的大战。

毛主席一向主张从战略上轻视敌人,在战术上重视敌人。徐向前一向认为毛主席的这句话是决胜的法宝,因此对于刘湘的大军,徐向前表现出足够的冷静,尤其是得知了刘湘的具体部署后,徐向前更是哈哈大笑说道:“刘湘的部署漏洞百出,兵力部署过于分散!一群乌合之众,不足为虑!”

这是徐向前作为优秀的军事家独有的冷静和气魄,从战略角度出发,徐向前认为刘湘的战略部署并不可怕,但是从战术角度出发,徐向前知道,我军一定要制定合理的作战计划,稍有不慎,会满盘皆输。

刘湘一开始是反对内战的,但是这一次他举兵进犯是考虑到了一个严峻的问题。作为旧时代出身的军阀,刘湘很看重手里的地盘,他可以不管内战,但是我军进入四川建立革命根据地,刘湘就坐不住了,道理很简单,刘湘将四川看作是自己的属地。

川军的战斗力不弱,这一点在后来的抗日战争中有充分的证明,当时红四方面军的总兵力4.5万人,在刘湘看来,红军的总兵力并不多,对付起来应该不难,但是刘湘的部署上将战线拉得很长,这就给了徐向前充分发挥的空间。

一般的大军围攻多数是分为三路进攻,而刘湘对此战的部署,将20万人马分为6路向我军川北根据地发起进攻,简单总结一下刘湘的具体部署:

  1. 设立第一路军,由邓锡侯指挥川军第28军,从广元一带出发,向南江方向发起进攻。

  2. 命令川军将领田颂尧率领第29军的24个团,向巴中方向发起进攻。

  3. 第三路军的总指挥是李家钰,指挥新编第6师和罗泽洲第23师共15个团,由南充向仪陇、巴中东南的曾口场方向进攻。

  4. 第四路军的总指挥是杨森,指挥第20军的12个团,由蓬安向鼎山场、通江方向进攻。

  5. 第五路军的总指挥是刘湘的嫡系第3师师长王陵基,指挥第21军的24个团,由开江、大竹向宣汉、达县方向进攻。

  6. 第六路军的总指挥是刘邦俊,指挥由原刘存厚军残部改编的第23军的12个团,加上盘踞城口、镇巴地区的土匪王三春等部6个团,共18个团,分别由开县和城口地区向万源方向进攻。

这六路人马等于要跨域超过300公里长的战线作战,从刘湘的部署上来看,他安排的第五路军和第六路军是主力部队,这两路人马是直奔红四方面军的腹地而去的。

徐向前元帅的照片

不管怎么说,敌人的总兵力有20万,而徐向前指挥的红四方面军总兵力只有4.5万,这是一场敌我兵力悬殊巨大的决战,徐向前为了分析敌情,他两天没有睡觉,抱着地图反复研究,光是用来写战术的纸就使用了厚厚的一叠。

就在战斗打响的前一个星期,川北开始下起了暴雨,这场雨来得很及时,徐向前看着窗外倾泻一般的暴雨,他笑着说道:“一场好雨啊!刘湘的行军速度要大打折扣了!老天爷也站在了我们这边!”

红四方面军名将辈出,当天晚饭过后,徐向前以总指挥的身份召集了红四方面军的主要领导来开会,时任红四方面军副总指挥的王树声将军很早就来到了会场,政委刘昌浩紧随其后,再进入会场的就是时任红四方面军第9军军长的许世友。

徐向前立刻将这几天分析的成果简单叙述了一遍,王树声和许世友紧挨在一起坐着,一向作战勇猛的许世友低着头,眉头紧锁,没有说话。

徐向前看出了大家的对此战的信心并不是太足,他先是笑了笑,然后大声说道:“我们一路走来!经历的无数次恶仗,结果怎么样呢?还不是将敌人打得屁滚尿流!我依旧认为此战我军必胜!”

徐向前对战争的理解是透彻的,如果你仔细分析徐向前一生的经典战例就会发现,他的用兵之道和粟裕很相似,徐向前善于创造战机,然后精准地把握战机,出奇兵一句奠定胜局。

此战便是最好的证明,徐向前说道:“虽然刘湘的兵力有20万,但是他的部署是兵分六路,平均到每一路上,一路的兵力也就3万多人,加上刘湘所部从广元一带出发,到我们根据地的距离长达300公里,战线拉得很长,如此一来,他每一路的先头部队充其量也就几千人马!你们说,这还有什么好怕的呢?”

徐向前的一番话让王树声、许世友等人的心里没有那么紧张了,紧接着徐向前罗列出三个我军必胜的理由:

  • 一是敌军内部矛盾重重,貌合神离、步调不一,且又多数因曾遭我军痛击而心有余悸。

  • 二是红军部队经过前期的胜利,力量得到了长足发展,并取得了与川军作战的丰富经验。

  • 三是根据地的扩展与建设能够为我军作战提供坚实的物质基础。同时,陕军孙蔚如的第38军与红军保持着互不侵犯的协议,使红军无后顾之忧,能够集中力量对付刘湘。

王树声对徐向前的分析很认可,他的脸上开始有了笑容,许世友甚至主动请缨说道:“此战让我们第九军打主力吧!”这就是徐向前的厉害之处,他的几句话一下子将下面的将领的信心提了上来。

关于此战的具体战术,徐向前提出了至关重要的一点:“紧缩阵地,以歼灭敌人有生力量为作战目标,根据战局的发展寻找机会大举反击!”徐向前提出的打法十分重要,他的目的是以空间换取时间,逐步消灭敌人的有生力量后,再抓住战机反击获胜。

徐向前元帅的照片

根据徐向前的具体部署,红四方面军基本派出了所有兵力参战,王树声、许世友等人都成为主要指挥员,徐向前制定的作战计划具体如下:

以东线为主要防御方向,以第4军、第33军(各欠1个团)和第9军、第30军(各欠1个师)共28个团,配置于万源至宣汉、达县地区,重点对付敌第五、第六两路之进犯,由方面军总指挥徐向前亲自指挥。西线以第31军(欠2个团)、第30军第90师、第9军第27师等共12个团,配置于广元至营山嘉陵江以东及渠县以北地区,由方面军副总指挥王树声指挥,分别钳制敌第一、第二、第三、第四路。另以第31军第276、第278团分别配置于旺苍坝以北三道河地区和通江碑坝地区,以第4和第33军各1个团,分别配置在苏区北部边境的西乡、镇巴以南地区,警戒陕南之敌。

等到我军各部队进入指定位置后,刘湘的进攻不久后也开始了,在前四个阶段的作战中,我军一直在避其锋芒,每次运动战得手以后便主动撤出阵地,而刘湘此时完全看不出徐向前的计谋,刘湘就像是一个生意人,他觉得自己到手的地盘越来越多,就证明自己在屡屡获胜。

刘湘没有发现的是,他的部队正在被徐向前一步步蚕食,但是刘湘的麾下也不全是糊涂蛋,邓锡侯心里对徐向前的战术有所警惕,但是他虽然感觉到不对劲,却又说不出哪里不对。

我军主力一直在撤退,战斗持续了十多天,徐向前让出了川北地区三分之二的地区,这些地区在很大程度上牵制住了刘湘的部队,因为刘湘没获得一地,必须分兵驻守,徐向前仔细盘算后发现,这些地盘分了刘湘至少6万的兵力,加上之前的各场战斗,我军又歼灭了敌人一万有余,徐向前预感到真正的战机就要来临了。

战场上的撤退也是讲究门道的,既不能退得太过火,也不能延误速度,最重要的一点是究竟退到哪里算是终点。徐向前给出的答案是万源地区,之后的反击战,徐向前准备在万源地区发起。

为什么选择万源这个地方作为反击战的跳板呢?原因有两个,一个是万源的地理位置特殊,如果我军守不住万源,那么就会被彻底逼出川北地区。另一个原因是徐向前在我军退到万源的时候,找到了真正的战机。

刘湘趾高气扬,下令其第五路军和第六路军前往万源汇合,在此和我军决战,就在刘邦俊率领川军第23军往万源赶的时候,徐向前下令部队发起反击。

刘湘的各部队之间的缝隙在长期行军中拉开得很大,像王陵基的第21军甚至处于前部很突出的位置,和其他敌人的部队完全失去了联系。

这样一来我军以优势兵力迂回穿插,挨个歼灭敌人一部,一场声势浩大额反击战打响了。川军的各部队以为我军已经无力反击,这突如其来的反击战将他们打懵了。

徐向前元帅的照片

后续的战斗持续了十几天,我军成功赢得了最后的胜利,此战在徐向前的指挥下,歼灭刘湘麾下8万人。

此战的胜利让徐向前率领的红四方面军在川北站稳了脚跟,后来的局势变成刘湘率部和我军对峙,他不敢再发动进攻了。刘湘后来对自己的部下郭勋祺说道:“以后不到万不得已,千万不要和红军打仗!”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