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和海,
朝下看的眼睛。
目光追随着蚂蚁,
思想同它在沙滩上游戏。
海边的黑麦磨着自己的小刀。
蚂蚁爬着,悄悄远离了大海。
袒露的日子,涛声也重了。
by 马丁松
我喜欢无所事事没完没了的凝视世界,植物还行,动物就有点厌恶,我不想普度众生,只欢喜对喜欢的东西没完没了。可惜眼睛度数趋近了千度左右,再加上散光,凝视可能属于概念性的东西了。康拉德《黑暗的心》说的是非洲黑暗丛林和比丛林更黑暗的人心,肤色黑暗引起的黑暗,真是一语中的。人类总是对黑暗充满好奇,我从康拉德的书里看刚果河畔密不透风的森林,它们一不注意就从眼前迷离般消逝。索尔·贝娄冷眼观察社会的荒唐怪异,世界的危机,实际上都源自人类本身,这种议题非我所能啰嗦,他的阅读难度与康拉德差不多,后来我放下手头诸多打开的书籍,单靠语言营造的环境不疾不徐,康拉德也是非黑即白的视角,没有重生涅槃,贪婪的闯入者简单到了仅仅是光明和黑暗的斗争。
殖民者所属的文明和他们对岸的黑暗,世界对愚昧的征服,无一不是另一种碾压,但是从一开始我就挪开了对康拉德的全神贯注,阅读的兴趣被他绵长悠远魔法森林的暗黑描述所打断,与温达杰《英国病人》产生了迥异的跳跃。我甚至被自己内心的混乱不堪吓唬住了,没有勇气继续阅读骄横的白人与奄奄一息的黑人劳工的对峙,当然,在如此一本殖民主义、种族主义、野蛮和文明碰撞的意识流小说中,阅读者的位置常常被放在最偏远毫不起眼的地方,有可能小说家自己就不会准备好现成的人物顺序故事的结局,而要我们耐心地在黑暗中穿行,努力辨识。剩下的便是马洛为什么要寻找库尔茨的问题了,康拉德本人的意愿,就是让我们自己去寻找类似的答案,据此改编的《现代启示录》,回到了如何克服恐惧的初始。
末了还是逐渐洞悉了康拉德意图,被寻找的库尔茨来到刚果腹地,开始了魔鬼凶狠残忍贪得无厌的掠夺,黑暗之心既是森林的暗无天日,也是黑奴之心,大概同时更是从文明世界到来的如库尔茨之类进行掠夺杀戮的黑暗之心。在康拉德的小说《诺斯特罗莫》中,矿业大亨霍尔罗伊德宣称,“无论世界是否喜欢,我们都会经营这个世界的生意。”不过彼时的刚果是比利时的殖民地,利奥波德二世的私家花园,对象牙掠夺从来没有停止过,黑奴是无论生死不计成本的苦力。我欢喜各种材质的菩提珠子,唯独不碰诸如象牙等的动物材质。有次定远市场,他们从四川比邻藏传佛教的地域,收来了人类自己骨头做得骷髅手串,霎时触动了自己的暗黑心理,久久抑郁,不能释怀,人类是多么虚伪啊,包括某些宗教,欲望纵横交错着对世界的征服。
不过康拉德遁入无边无际的黑暗中寻找的库尔茨,一直在强调”我的未婚妻、我的象牙、我的贸易、我的河流......”,就像马洛为什么会踏上这段旅程,充满了写作者谜一样的谎言,目睹杀戮死亡的马洛把库尔茨带离了黑暗魔幻的土地,而他所提到的“未婚妻”,实际上是位弃妇,原本神一般的库尔茨遗言“可怕、可怕”,应该所指黑暗森林和野性的女人所包涵的悔恨厌倦无能为力,与马洛最后见到的英伦女人无关,不过是康拉德的悲悯之心让库尔茨的未婚妻有点虚假的寄托。作为小说重新返回人物以及阅读者的内心深处,伍尔夫也用同样类似意识流方法,进行过差不多的思索,随之被才华弄疯了。文明可笑的程度,从对世界的征服,基本不属于什么正大光明的事情,掠夺自始至终。
马龙白兰度的库尔兹,暴风中心的暴君,森林之王,恐惧的源头,是黑暗的人心。书中的库尔兹一再出现在人们的言传,直到三分之二时,马洛目睹了死亡、疯狂、和一个个被悬置阴森幽暗的叛乱者头颅,才与病重的库尔兹相遇。若是想到欧洲的繁荣,可能溯源于无数片黑暗荒芜的土地,不免有些悲哀。除了康拉德文学语言的短语修饰, 黑暗深处到底有什么?类似但丁在神曲·地狱篇的起始,便坦诚了自己内心的恐惧,文明对荒芜貌似文明的攫取,野蛮和教养,谁和谁,都统归于欲望的起起落落。马洛的旅程被黑暗驱动亦真亦幻,其实在小说之外深深地被我恐惧着,像一个粘稠不安的梦境,周而复始,晦涩静默虚无,算是生命的本质。
- The End -
一个文艺大叔的个人呓语
读书、看电影
用心灵旅行
长按指纹3秒“识别二维码”关注
【微信公众号:zhl172901515】
或许除了设计、摄影、生活中的小确幸,我们什么都可以聊
古今多少事,皆付笑谈中
晋人王质入山打柴,观人下棋,局终发现手中斧柄已烂...山中一日,世上千年...只恐烂柯人到,怕光阴、不与世间同。